|
星光诗校四期班 绝句 第九课
第五节 意境
一、意境的概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律绝创作中的意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绝句创作中的意境。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意境”这个词。一首诗很好,就说:“这首诗很有意境。”一幅画很好,就说:“这幅画很有意境。但是尽管大家都在用这个词,对于究竟什么是意境,很多人并没有搞得很清楚。星光诗校四期班绝句 第九课
学术界讨论意境的论文和专著相当多。大家对“意境”的理解和解释并不一致。但多数人的解释并不准确。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的一个范畴。唐朝的王昌龄最先提出了意境的概念。他把诗分为三种境界: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积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界,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是依照诗歌表现的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即物、情、意三种不同的对象。这里初步提出了意境概念,自然是一个创举。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则把意境从情、景、事的角度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它是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上来划分的。
有我之境是人站在客观景物之外,去观察客观景物,并赋予客观景物以情感色彩,这里人与客观景物之间,是双重关系。如李商隐的《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零落是自然规律,作者从自身去观照梅花,好象梅花的零落是在与自己作对,从对梅花的憎恨之情中,可以很分明的体验到个人的情感。在这里,个人站在局外而观察梅花“长作去年花”这种自然景物,并没有置身其中。
无我之境是单纯对客观景物的再现,并将个人融入其中,
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里对客观景物的描摹,很难看出作者的情感指向,人成了自然的一分子,物我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也就是说,有我之境可以使人很分明地体验到情感的存在,而且情感的指向是很明确的;无我之境却很难使人体验到情感的存在与指向,对物我的区分又带有哲思的成分。
这种着眼于物我之间关系的对境界的划分是很抽象的,很显然是一种基于哲学上的划分,代表了一种心灵上的追求和人生境界,但这两种境界却难以使人对之加以区分,也未深入本质部分。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
诗的意境又是建立在心灵对客观世界的感触的基础上的。客观世界包含了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两大部分,这样,意境的涵义就是:在对客观世界感触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使人们意会到情感、伦理道德、哲理存在于其中的不同的审美空间和境界。
在不同的意境中,情感是内在于每一种意境之中的,那种单纯抒发个人情感而达到的境界称为情感境界,或情境;
那种在情感因素之外,因蕴涵了伦理道德因素而达到的境界称为道德境界;
那种在情感因素之外蕴涵了哲理因素而达到的境界称为哲理境界。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阐述一下这三种境界:
1、情感境界:
情感的抒发一般都是建立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的,对自然景观作诗化描述的同时,个人的情感也就融入其中了。情境体现的是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是单纯抒发个人感情的一种境界。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很显然,这是对自然景物的诗性再现,在前面六句的景物描述之后,归结个人思乡之情上,使个人情感弥漫于一个辽阔的时空之中,给人的印象非常之深。
这是一种寥廓苍茫的情感境界。
情感境界的构成,一为自然景物要素,一为情感要素。在这里,自然景物成了情感的依托,情感也成为自然景物的对象。
自然中的山川风物,各种景物为心灵观照时,都成了人的情感的寄托的物象。而个人的情感抒发在寄托于外物之时,要比直接的倾诉更易激发人们的心灵产生同感。
当把某种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诗性描述并从中流露出来时,便可使人在留意于自然景物之时,很轻易地感受到情感的存在。
在感觉到情感存在之时,心灵就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当我们愉悦,或凄凉,奔放,或忧伤时,以诗的语言表现并借助于客观的真实的景物来释放这些情感时。其实这情感就已经融入其中了。这也就是艺术中“真”的基础。(至于表现方式,那是另一回事)
通过真实情感的再现,心灵就得以沉浸于情感境界中,并从中感受到真情的存在。在美的情感境界中,个人的心灵自然就受到了真情的美的抚慰。这也是情感境界的迷人之处。
2、道德境界:
在以往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还融入了道德品格于其中的作品。在将个人的道德品格融入诗中之时,无疑,这首诗歌就具有了道德上的意义。
如:杜甫的《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由对妇人困苦生活的同情而念及国家的忧患,是诗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道德情操的自然流露。这首诗的感人之处,正是由于融入其间的忧国忧民的道德因素。
道德境界的开拓,主要在于将伦理道德因素有机融入其中。伦理道德因素的融入却正是对个人道德品格的映射。只有在诗人的道德品质有了较高的水平之时,才能将道德因素有机融入诗中,从而使一首诗具有较高的道德境界。
具有道德境界的诗歌,涵盖了对个人行为、人际关系民生和国家状况的关注等的认识。当这些认识化作一种主观上的认识。并把这种意识化作个人信念并融入到作品中时,就形成了道德价值作品。
如《诗经•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是对那种不知礼节,缺乏文明的当政者的一种讽刺。在讽刺之时,从而也对个人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对个人行为的认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所以就很容易为大众认可,因而也使这首诗具有了道德境界。
而《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憩。”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召伯是一个体恤百姓、为民排忧解难的人。从道德的角度说明了体恤百姓疾苦正是一个为官者要做到的。从对召伯的怀念中,体现了人们对良好的官民关系的要求。
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道德评判。而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现实的关注之时,正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3、哲理境界
人的生存不只体现在物质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方面。因为人是能思索的,而且人的思索要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超越于物质生活之上。在谋取生存的同时,还要去认识处于其中的宇宙以及自身同宇宙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这种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所形成的知识就是哲理。
在诗中完全可以将对人自身和宇宙的认识表达出来。当一个人能将自己同宇宙融为一体的时候,他的心境无疑是很高的。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处于宏观宇宙之中的人对自我的观照。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吧。这种物我混然之境界,正蕴涵了某种哲理:当人人都能够与自然、宇宙和谐相处之时,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哲理境界包含这 对人生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 对人与宇宙关系的认识
如《日出入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既有诗人的宇宙观,又有对自然规律的理性认识。这里面也包含了诗人对终极存在的形而上的思索。
人是处于宇宙中的人,当一个人对世俗的生活有了彻悟之后,就会有超越世俗的出世之想。所谓的放浪形骸,寄身于天地之间,乃是一种人与天地合参的至境。诗人往往能以有限之人生,面对无限之宇宙,寻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既然万物是遵循着永恒的规律而运行的,作为宇宙中一分子的人,也应顺应自然之理,心怀宇宙,明白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达到物我两忘之境。体现于诗中,便是与自然的交融。
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这里,诗人自身与自然以及自然中的物象是融为一体的,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理想化了。
它绝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重要的是对个人同自然关系以及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认识。因为有哲理融入其中,才使人们觉得耐人寻味。在对人与宇宙的关系中,有时又蕴涵了对生命本源的思索的。这里面反映了生命回归自然的和追求终极自由的向往,是至高的艺术境界。
一首诗的境界之高下,是和人自身对社会、人生和宇宙的认识水平相关联的,当个人的认识水平有素提高的时候,才有可能使自己作品的境界获得提升。
而三种不同的境界也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感染着人的心灵。情境通过真情的抒发激动人的心灵,道德境界通过道德因素的融入左右人的心灵,哲理境界通过对人生和宇宙的认识升华人的心灵。三种境界是层层递进的,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次上改善和提升人们的心灵,因而,人们在体验不同境界的诗歌时,也同时使自己更加完美起来。
以上通过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关于意境的内容,这些分析大家不妨仔细参考研磨,再找些优秀作品来进行比较分析。那么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也可以借鉴一下这些理论知识,看怎么样能更好的表现我们作品的意境。
二、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很多人都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这种解释大概是从清代开始的。清代有一位画论家布颜图,他就把“境界”规定为情景交融。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也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另一个概念,就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规定就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因此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情景交融。但是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绝句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 。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何为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如“月亮”是一种客观事物,但诗人把它写进诗词,用以表示皎洁、清冷、团聚、离散等情调,它就含有了诗人的情感意趣,就成为意象了。
又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等。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入大脑,加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表现诗人自愿隐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在诗词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篇中常常可以构成不同的意象。
如“柳”:朱淑真《送春》中“楼外垂柳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柳”是抒写春光易失的意象;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哀婉凄切,恋恋不舍的别离意象;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柳”是窈窕多姿的美女意象。可见意象是客观事物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作者的艺术创造。
意境则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
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而读诗要用形象思维,把握一个个意象,使语言文字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善于捕捉形象,领略意境,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
当我们读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图景:诗人告别好友之后,不忍遽然归去,却呆呆地伫立江边,看友人扬帆远去了,于是再登楼远眺,只见长江如带,一泄千里,友人之帆顺流而下,越去越远,渐渐消逝在蔚蓝色的天幕下,只见长江滚滚东流。通过这幅意味深长的图景,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孟浩然有多么深厚真挚的友情。其实,诗人看到的又何止是江水?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孟浩然的滚滚不尽的友情呢?
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要正确地把握这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业:
以送别为主题作七绝一首,题目自拟
不限韵,
要求运用最近两课的意象、意境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