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律诗的创作
第八节 律诗物象、意象和意境
同学们好,今天给大家介绍律诗的常用意象。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作者的意识与外界的物象相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透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观意象的传达,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见亲受一般,这种写作的技巧,又称之为意象的浮现。也就是说,文字才是最主要的,不管你的心想的多美好,但都是必须通过文字来实现。
一首优美的诗给人的意象,绝不是一种概念性的理论意识,而往往是一幅鲜明动人的,似乎令人可以触及的真人真物,所以雄辩说服式的句子不容易成为好诗。而诗是注重传神的表现与生气的跃动,所描写的文字愈具体愈真切,形象便愈凸出,所描绘的意象愈具活动力。在读者潜在的经验世界中唤起的共鸣便愈强烈。清代的论诗名家方东树,已有“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的主张。后来王国维也主张表现出真景物真感情,便“境界全出”,所说大致相类。大凡一首诗,能令意象逼真,栩栩欲动,玲珑透彻,一层不隔,就是一首有神韵的好诗。
怎样才能使写的文字具体而真切?怎样才能使描写的意象具有浮现出来的活动力呢?归纳分析前人的诗歌,大凡能化抽象为具体、变理论成图画、或将静态的平面图像表现成动态的动作演示:或尽量的加强色、声、香、味、触觉等的辅助描写,是图画形象变为立体生动,能引人去亲身经历诗中所写声光色泽逼真的世界:又或以修辞上“移就”的技巧使感官与印象错综移属:又或仗联想的接引,于瞬间完成“过脉”,使不同的意象意外的绾合或奇妙的换位:或将无限的心意全神贯注于细小的景物,给予最大的特写。使物象以崭新的姿态现形,或则特别夸张的物象的特征,使其穷形尽相,或则以悬殊的比例衬映物象,使其显豁呈露:又或则利用色彩学上的对比与混成,强烈刺激观众的视网。凡此种种方法,都能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作用,令意象清晰的浮现出来。下面我们把意象拆分,详细的介绍给大家。
一,物象:
物象就是指物体的具体形象。一般来说,诗词作品中的物象,就是指的实物的名称,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如树木中的柳、樟;草本植物中的荷、兰花、芦苇;禽类的乌鸦、鹰、鸡、鸭、鹅;兽类中的虎、狼、犬、兔;天上的风、云、雷、电、雨、雪、日、月;地面的山、河、湖、海;人工制造的桥、楼、绸缎、汽车、飞机等等。这些物体前面加上圆、方、长、短、弯、直等形容词以及青、绿、黄、红、紫、白等色彩词,就成了可感的具体形状了。再加上硬、柔、韧一类形容词,就可知某些物体的质地了。当然,我们之所以能从诗词作品中感知这些物体的具象,是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为基础的。
二,意象
什么是意象呢?简单说来,意象就是诗歌中用于抒情达意的有形物体,包括自然物与人造物。中国诗歌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为了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而对自然物和人造物所进行的情感内容的注入,这些被注入了情感内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被后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断地继承使用,于是便具有了情感蕴意的相对稳定性,这个具有相对稳定的情感蕴意的自然物或人造物就是意象。诗要讲究文字美,意境美。如果说文字是构成诗的骨架、外形,那么意就是诗的灵魂。
我们创作中选用的意象,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同一种物象可能成为具有不同情感蕴涵的意象,这是由于在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它被不断地赋予新的情感蕴涵。那我们便要注意了,用意象时要选取切题的含义,不能混杂。比如“鸿雁”,它既有书信的含义,又有“兄弟”的含义,由于鸿雁是结队而行,所以古人用它们来比喻兄弟,杜甫《月夜忆舍弟》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一雁”就是孤 雁,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他的兄弟们离散了,他只身来到秦州(今天水市),所以他用孤雁来起兴,表达对兄弟们的怀念。另外,“鸿雁”还具有“艰辛跋涉”的蕴意,这是因为鸿雁秋天南征,旅途十分辛苦,高适《别董大》说“千里黄云日色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里的“雁”作为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征途所遇艰难的关怀。
意象是一种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属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物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该词原为哲学概念。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
比如说,“马”是物象,“白马”是具象,“烈马”就是意象。为什么呢?因为一匹马的烈与不烈,是靠人的感觉加上大脑的判断来完成的。同样,“人”是物象,“黑人”是具象,“好人”与“坏人” 就是意象。又比如 :“山”和“水” 是物象,“青山绿水”是具象,“穷山恶水”就是意象了。物象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具体,比如“马”这是一个物象,它包括一切可以称作“马”的动物;而具象“白马”,就有了比较清晰的形象了;“烈马” 呢,它已经加上人的感觉和判断了。在一首诗里面,如果让“烈马”这个意象配上一位“将军”,那么这首诗在风格上就会显得比较大气,也有利于刻画“将军”高大威武的形象;如果让“烈马”这个意象配上一位牧民,那么这首诗便可能会具有粗犷的风格了;如果配上一个“侏儒”呢,那么这首诗很可能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了。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的,是经过作者经过思考、筛选才用进诗歌里面去的。所以选择恰当的意象进行表达,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诗词界,对于“意象”一词还有另外一种解说,那就是认为“意象”的概念是指作者写作构思时的意中之象。这就是说,一些物体本来根本就不存在的,比如“龙”、“凤凰”、“麒麟”,“神仙”、“阎王”、“孙悟空”等等,还有传说中的其它一些禽兽,把这些东西写进诗里边去了,就成了“意中之象”。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物体是有的,也许是这里原本有的,可是这位诗人去的时候却没见到。为了服务主题、营造意境的需要,诗人将它也写进去了,这也就成了“意中之象”。比如写我们芦溪武功山的诗词,有不少的人都将“白鹤”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原因就是武功山的主峰就叫白鹤峰。就我所知,武功山没有白鹤,至少是当代没有人在武功山见到过白鹤。如果我们读这些诗词时真以为某某诗人在武功山见到白鹤了,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再看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我们都很熟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围绕这首诗中的“乌啼”与“江枫”、“夜半钟声”,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乌鸦日落则寐,夜晚是不会啼的,月落霜起时已近天晓,乌鸦怎么会啼叫呢?有人认为枫树怕湿喜干,河边是不会生长枫树的;还有人认为唐代佛寺没有半夜敲钟的情况存在。其实,这也就涉及到了诗歌的意象问题。
诗人做诗词,往往靠联想,他会把一些眼前并不存在的形象写进诗中去,以提高作品的意境。我们假设张继夜泊江中时并没有看到江边有枫树,也并没有听到乌鸦啼叫,而且他也没有听到什么寒山寺的钟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创作中将这三样东西“借来” 写进他的《枫桥夜泊》诗里去。乌鸦夜啼会给人带来一种忧愁的情绪和恐怖感,我们民间不是常说“乌鸦啼叫没好事”吗?不是说谁说了不吉祥的话他就是“乌鸦嘴”吗?实际上“乌鸦夜啼”只是诗人渲染客旅愁绪的一个意象而已。至于说枫树不会生长在潮湿的河岸,这种推测是错误的。我们芦溪镇仁里村小街东侧的河边上就生长着一株比较大的枫树,我早几年特意去看过,这株枫树现在也还在。
三,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诗及其它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水平深层次的悟性。好的诗词都会有一种意境美,即意境高超、深远,使人读后感受到它的诗味浓郁、情意盎然;使人沉浸于其中,深思回味,浮想联翩。或者受到思想启示,沉湎于哲理性的思考。诗词如果缺乏这种意境美,便会浅露无味,或者是格调低下。
意境并不玄奥神秘,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生活形象或生活环境)的统一,是形与神、内情与外景的和谐完美的统一。用通俗简明的话来解释,“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或借境达理。我们写诗,要用凝练、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创造出既不同于生活原型,又形神兼备、包含着不尽之意、不尽之情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在这种艺术境界中,“意”并不是直接的倾露或抽象的论述,而是在画面中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知;“境”也不是纯客观的外形摄像,而是渗透着作者的思想见解和感情色彩。把感情含蓄在形象里,即意寓于境,境中见意,才能创造出意味隽永的艺术境界。
凡是好诗词都讲究意境。这是因为思想感情必须含蕴在具体的形象中。想要写好一首诗词,就不能不写景,而且必须讲究情景的交融统一,而这种统一应该是水乳般的交融。在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词里,这种情景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
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画作品时,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因情而造景;“画中有诗”是景中寓情。前者要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后者是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柳宗元的名诗《江雪》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它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描绘得非常生动,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甘于披蓑独钓;这正寄寓著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绪。柳宗元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远谪,这个画面正表明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气节。初读时也许觉得这只是一幅平淡的山水画,但是愈仔细体味,就愈宜得这首诗的意味隽永,意境深远。
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则是一首借境达理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充满理趣,说理的技巧十分高超。苏东坡通过在不同地点观看庐山所看到的景象不同一事,来说明对事物应从多角度去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哲理。当然这也是他游览庐山所获得的感悟。如果当时苏东坡不是通过借境达理来表现这一哲理,那可以肯定他的那首说理诗不会被人常常提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