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律诗的创作
第十节 取象
同学们好,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象、意象和意境,那我们来复习一下。物象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看到或想象的物体的具体形象。意象和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那么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两者的区别和关系。
一、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
汉典里的解释:
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简单地说就是:意象是指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意境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意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因此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的区别:意象就是寓“意”之“象”,也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而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生活反映在作品中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抽象的、要体悟的。“意”指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境”指作者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中的人、事、景、物。诗人在客观现实中产生的主观意象,叫做“意中之境”,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这就是“意境”。 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
其次他们的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也就是说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而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如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这个意象形成的,那么它就构成了本诗的独特意境。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诗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的细胞,是构成诗的具体元件。一首诗是由几个意象或意象群落组成的。但不管一首诗有多少意象,这些意象都只能指向同一的情思或感觉,这是意象的根本宗旨,如果违背了同一性这个规则,或者游离于意象群落之外的物象,就只能是物象而不是意象。而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江水”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我们学习写作和阅读诗词需要把意象还原为原来的客观事物,然后经过自己的个人感受和理解再带入到诗词中去。所以有人说阅读其实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就这一点而言是很正确的。同样的一首诗词给不同的人读,是有不同效果的。
古诗词中的意象很多,有很多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使用。为了恰当地表达既定的立意,就要选取适当的物象来正确达意,那么我们首先有必要认识一下古诗词中物象的内涵。
二、古诗词中积淀的物象内涵
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一些意象,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在我们平时的诗词阅读和创作中也是不无裨bì益的。
(一)树木类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把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挽留、离别、相思等情思。如李白在《劳劳亭》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的就是离情。从字面上理解,春风知道离别之苦,不让柳条发青。但为什么春风不让柳条发青,这就需要我们理解“柳条青”的情韵义。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青”使人想到离别,引人相思,令人断肠。如此看来,春风因为知道离别之苦,自然也就迟迟不让柳条发青,以免引起人们的相思之苦了。
再如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liáo,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
另外,“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因此有用来表达乡愁的,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张九龄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表达相思的,如唐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有表达春天的如贺知章的《咏柳》等。
当然柳还有表达很多其他意象的:比如表达韶华易逝的、爱情的、窈窕多姿风流多情美女形象的、邀宠献媚的小人形象的、倔强弱者形象的、朴实无华君子形象的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我们在这就不多讲了。
2、梧桐:梧桐高大挺拔,传说是凤凰栖身之处,所以诗人们往往赋予了梧桐高洁、孤直、虚心等等高尚品格与君子风度。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就以梧桐修竹喻人,称赞张燕公贤明的高尚品性。又如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诗人以孤桐衬托了作者年老志未衰,时刻为君民解忧的高洁品质。再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托物言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以此来暗喻自己美好的品格。
但是最值得一说的是梧桐常常和秋风秋雨组合在一起,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吹落叶,秋雨滴梧桐,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打在梧桐上,更感觉寒气逼人,肃杀无情。这样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诗人们常常用梧桐和秋的组合景象表达寂寥和愁苦的境遇,营造了一个极为悲凉凄惨的意境。
如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人登上高楼,看着院里的梧桐,在萧瑟的秋风中飘落,不禁感叹自己的亡国之愁,这种愁思是凄婉的、不可解脱的。在这首词里,词人把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亡国之愁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得有血有肉、有棱有角。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写自己的愁情像细雨滴落在梧桐叶上,那样绵长,那样幽深。正因为秋风吹落叶,细雨滴梧桐,李清照,一个国破家亡的老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忧愁,秋雨冰冷滴梧桐树,不寒而栗,其为我们所营造的凄冷意境,引起千百年来读者的共鸣,读者无不同情这个近千年前的老人。
再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又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