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每期作业] 《忆旧游》作业7-13点评

查看: 2007|回复: 0

[每期作业] 《忆旧游》作业7-13点评

[复制链接]

293

主题

2777

回帖

5万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4304

冠军组奖章端午节纪念奖初级变色龙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10-3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家中来客人,目前就坐在我边上,鉴于点评大事太过重要,只得边招呼客人边与大家互动,怠慢之处望各位海涵。
我约莫看了下本期的作业,进步是肯定有,虽然不大。但是有一点很值得称道,就是之于“忆旧游”词牌的领格、对偶、演绎,各位掌握的都不错。
长调慢词的要领无非以上三点,能有个基本的掌握,至少写出个形似是没有问题的了。

7.《忆旧游·秋游有感》
文/秋@韵
又金风送爽,新菊凝香,枫叶披霞。
沉醉秋光里,看行云流水,颦笑盈花。
抛开俗事千缕,思绪漫天涯。
任野色惊眸,渔舟唱晚,红日西斜。

休嗟,岁将老,纵袖底寒生,鬓角霜赊。
也诗心不殆,用笔书风月,梦拂琵琶。
更有绿柳芳草,牧笛逐蒹葭。
煮一盏香梌,穿唐经宋吟露华。


秋韵这首,还是依旧延续了她一贯清新的风格。深思置于浅解,浓情泼于淡彩,很好。至少来说,这样的作品,能使人不难读懂,虽然意蕴欠丰,但保留了一份词心难能可贵的朴素。希望秋韵这条路继续好好走下去。
这首词的谋篇和布局上,是简单的上景下情,虽未见清奇,但章法较条畅。只是几处炼字望酌:颦笑盈花、思绪漫天涯、鬓角霜赊。
另外,结句过于坐实且流俗,望酌。

8.《忆旧游·感秋》
文/踏雪无痕
问谁执利刃,削减垂杨,剃度繁花。
望远山平野,只西风一夜,吹破清嘉。
征雁横过南浦,寂寞岸平沙。
秋气酿新寒 ,捣衣声起,惊惹栖鸦。

嗟呀,自别后,虽季鹰之思,怎奈天涯。
西楼人独倚,念小桥流水,向晚人家。
东篱黄花刚好,香气透窗纱。
叹老叶归尘,乡心一片乡路斜。

踏雪这首,格调很高,即古韵浑厚,意境迭出。其中“张季鹰见莼鲈思乡”之典贯穿全首,并且不隔不绝,通透自然,很好。
另外,我身边的老王更是对“望远山平野,只西风一夜,吹破清嘉。”赞不绝口,连声赞叹颇有境界。
这首词,确实是难得的客思佳作。个中的情境周旋颇富感染力,特别下片格局的由大及小的收缩,更见作者匠心。
只一处遣词望须斟酌:剃度繁花。
剃度和繁华虽然可以组成一段空阔的意思,但是“剃度”为佛家术语,是个定语。因此用在此处反而质实。
@语过天晴 语过天晴提出的问题,很正确。
领格是上一下四句法,望酌。

9.《忆旧游》
文/海上生明月

忍塘前柳落,水上荷残,人向天涯。
正值西风起,冷一弯勾月,数侣鸣鸦。
早鸡不必催远,郎意恋黄花。
但此去经年,自珍驿路,莫念奴家。

日斜,掩门户,对深深庭院,难适闲暇。
最恨梁间燕,也空巢半敞,客地披霞。
期约明年寒食,插柳共檐牙。
至夜烛流红,西楼被雨寒复加。

好吧,咱们来看明月这首
说实话,明月这首词,给我的印象是,八个字: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虽然明月这首词,在达意方面还有待斟酌,但是至少一改平时诡谲晦涩的面目
明月这首忆旧游,让我读出几许清新娴雅来,并且带着几分灵动
如”郎意“"奴家”云云,根据这两个线索,我只能大概摸索出作者的意脉是分隔两地的情思云云。或然?诚然?
这其中真意怕是只有作者自己明白了。
但是,我还是想说,一首词,需要有命题,然后根据命题命意
一首词,光有好的演绎而没有命题,就像一部好电影,它的情节、立意以及影响力都能在当代首屈一指,可是,在“奥斯卡”奖将近送呈它面

前的时候,它却不知道自己这部电影叫啥名字!
言归正传,刚才说明月这首词比起以往来说,进步很大。但是几处问题还望斟酌,如:数侣鸣鸦、插柳共檐牙。
前者数词与名词生凑;后者常识逻辑有误,"插柳"是寒食风俗,檐牙是屋檐的一角,这两者没有可联系性。

10.《忆旧游·秋思》【周密格】
  文/夜雨

问闲云北雁,唳彻寒风,将落平沙。
夕照镶金山,看平林暮色,似染丹霞。
赤萸遍插时候,谁与醉黄花。
或冷月孤窗,斜凝瘦烛,一样凉茶。

当嗟。念归路,话水远山长,徒赚霜华。
也拟登高处,想千家欢乐,悲面难遮。
岭南似有新燕,飞入别人家。
正借酒消魂,依稀月落惊乱鸦。

夜雨这首作业,词牌和副标题都合格了,只是体例未按当初布置的统一,我不知该高兴还是惆怅。
高兴的是,学员肯自告奋勇填写没有可平可仄的体例,是对其自身的学习而言有着严谨的态度。
惆怅的是,如果人人像夜雨如此,那我又何从给诸位统一布置作业?
体例是小问题,咱们暂且可以忽略不计。
只要写得好,无论是啥体都行,这也是我的原则和底线。
纵观夜雨这首词,意脉应该是藉由深秋之愁端,而感叹“年华易逝“之愫,个中还有很多复杂的感情在内:功名、乡情、孤心等等,欲言难尽
既然我能读出作者隐约的意脉,就说明这首词在谋篇布局上,问题不大。
但是起拍的”问“字领,似与后文不协。另外,”一样凉茶“、”悲面难遮“两处炼字望酌。


11.《忆旧游:秋》文/小依
恰天空雁字,雨洗新凉,水涨平沙。
望远风楼畔,正银蟾空照,有泪难遮。
清宵剪灯犹恨,情意薄如纱。
也逝若浮云,终如空梦,淡作烟霞。

年年送君处,忆一棹轻帆,两处天涯。
更几番长夜,向谢桥南浦,误算归槎。
依稀往事多少,空换一声嗟。
望旧日滩头,凄凉满眼,都是芦花。

小依这首,应该是以秋为兴,来抒发离情别思云云。
演绎手法多赋笔,峭拔少见,却情感蕴藉。
其实这般手法,也属于大方家数,白衣卿相多善之。运用得当,秾语情语多见可爱,但不当的话,词意多浇薄。
比方说,第二拍,就急于逼出那些”泪“,这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挺而走奇险。
用主观的”泪“来作铺垫,只怕后文会承伤难避矣!以至于整首作品容易流于表面,而浇于狭心耳!
作词,最宜怨而不乱,哀而不伤,此首,虽情到深处,但于用情处,稍滥。望小依今后斟酌拿捏。


12.《忆旧游:秋》
文/★粉菱☆
正凉生秋夕,叶扣幽窗,风过檐牙。
孤灯陪孤客,觉行来不是,坐又寒些。
楼外玉箫谁弄,吹得月初斜。
伴寒露三分,一江秋水,两岸芦花。
天涯。
久漂泊,叹年年有泪,处处无家。
又听潮起落,算倦游踪迹,连累行槎。
遍写归心多少,无雁托寒鸦。
更满眼沧波,吴霜染得双鬓华。

首先,我边上的老王对于这首词,又发话了。
“伴寒露三分,一江秋水,两岸芦花。”——这一拍我边上的老王连声叫好。
清空、峭拔,数词的编排可谓极尽灵动之致,好。
那么咱们再来纵观全局。
粉菱这首词,意脉上而言,应该是秋兴客思。这个题材本是老生长谈。但是我在上学期也说过,旧题材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旧处拔新。

这个“新”,一方面是从立意、命题上动脑筋,另一方面就是出奇句、警句。粉菱这首,虽未多出奇,但时而警醒。
我还是那句话,好词不消多说。这首我只挑一个刺:久漂泊,叹年年有泪,处处无家。
过片只是整首的转折,不要把太多“情”的负担压在之上。否则容易下气不接上气,以至于整首气脉伤甚。

13.《忆旧游:秋》文/昙花
正天收遥雁,水激哀弦,树拥昏鸦。
霜阶侵秋色,又寒生砌竹,枯断黄花。
声里残蝉欲堕,枝影任横斜。
更散叶西风,听更微月,暗透窗纱。
愁些。
战长夜,是几杯冷酒,一盏香茶。
不敢深深醉,怕今宵有梦,梦里无他。
偏又似睡非睡,心绪杂如麻。
这寂寞清宵,孤灯照影愁对遮。

昙花这首词,是赋笔兼白描。
赋笔是直叙胸臆,白描是不着秾彩。
这两者一结合,只有一个“真”字。
柳永词,善赋笔,只是多秾彩,以艳词丽句搏人眼球。
古今把赋笔与白描有机结合的最好的,只有李清照一人而已。
因此说,赋笔加白描,是宋词创作中最难的手法。
基于此,咱们来看看昙花是如何体现的。
正天收遥雁,水激哀弦,树拥昏鸦——起拍一个“正”字,点出是眼前所见,三个意象组成一个群。之所以说这还属于“赋”笔的范畴,是因

为这三个意象之于作品的发端,不是起到“兴而比”的作用。更甚者,下文的一系列赘述,只是在极尽用情之能事,因此,发端有“比”或无“比”已经不重要了。
这些“情”散见于“侵”、“枯”、“断”、“残”、“愁”、“冷”、“杂”、“麻”、“寂寞”云云。
话说到此,这些作者的主观感情被我轻易找出来了,就说明这首词的词情稍微敷于表面。
另外,“战长夜,是几杯冷酒,一盏香茶。”——“战”字略险。
“几杯冷酒,一盏香茶”——对偶未见互文生意之致,或者说,这样的对偶,只是工对,却没有情趣。
好了,今晚就到这里吧,各位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21: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