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5|回复: 0

[每期作业] 沧浪风诗校第三期10月词作业【忆旧游】14-16首点评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074

回帖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5-11-2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风诗校第三期10月词作业【忆旧游】14-16首点评

                                                                      文/高天流云

    前两天我们讲过【忆旧游】清真格的一些格律要求,没听到的朋友可以去论坛浏览一下讲义。那么今天我们就此带过,继续看大家的作业:

14.《忆旧游》文/飞扬的樱

又云翻秋色,雁唳潇湘,堤冱烟霞。
接岸停舟处,是曾谙风景,细浪平沙。
当年照水肩并,明月映蒹葭。
恨竹马青梅,鸾俦凤侣,散落天涯。

嗟呀。
黯凝伫,厌孑影无聊,黄叶当花。
料故人依旧,正衣单形瘦,吟按《胡笳》?
袖底啼痕犹在,荏苒鬓霜华。
怕绮梦重逢,风寒浦溆凉月斜。

评:
    这首堪称好词!全篇以词牌入意,峭拔清朗,怀人之轻愁,愁而不怨,笔下拿捏极好。“袖底啼痕犹在,荏苒鬓霜华”句,笔势回环,愁生涟漪,抒意待尽时即一笔宕开,如此写愁,可谓深得摇曳之味。大赞!
    上片以景起,“又”字颇具深意,三组对仗工严,由远及近,叙意流畅,意象浑圆中隐有蕴藉,难得!
    后句的“接”字可深琢。“是曾谙风景,细浪平沙。”“是”乃虚字,在长调中,这种一字领两句或三句的情形,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以虚字作领,其后宜用对偶。这首的此处未用对仗,句意和声韵都稍稍见隔。但若用实字作领,情形则大不相同,如“看曾谙风景,细浪平沙。”个人一点解悟,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歇拍对仗很好,更着一“恨”字,稍稍收束前意,为过片转折蓄势。
    过片“嗟呀”二字则另起一境,转而抒意。这一转可谓潜移默化,煞是圆润,其功全在上片歇拍。“厌孑影无聊,黄叶当花。”好句!但后拍以句势来看,似觉问句不妥,不如“想故人依旧,正衣单形瘦,吟按《胡笳》。”

    (一葦老师:过片的“嗟呀”是个短韵,与后面“黯凝伫”能再融合起来就更完美了。)
    附议一苇老师。短韵常常用在转折处,故后意关联尤其重要,前后须一意圆融。此处读来,前情后意的确稍有间隔。

    结拍收篇,虽语势见平,然一个“怕”字,顿时蕴意无限。“绮梦”、“浦溆凉月”两组意象,皆以虚景延伸实境,收在幽深高远处,其意摇曳篇外,好笔法!求疵的话,“凉月”之意与上片“明月映蒹葭”意象有所重复,稍稍犯忌,好在相隔甚远,并不明显。
    此篇题旨鲜明、脉络清晰,描景抒意不即不离,关联不断,虽无阔大笔法引领情境跳跃,读来也非荡魂动魄,但方寸腾挪的细巧功夫却尤见精熟,且比兴深意蕴藉,读来亦是摇曳生姿,再赞一个!
    整体上看,这首虽有微瑕,但仍是瑕不掩瑜,个人推荐这首作品给大家。


15.《忆旧游*菊》文/笑而不语

问彩云扶月,何处凭栏,槛外黄花。
簇簇金镶玉,尽寒香冷蕊,缀满枝桠。
凌霜傲世高品,凝字欲来夸。
奈秀色堪怜,诗心未动,画意先赊。

神遐。正思忖,怎娇颜深浅,繁影横斜。
忽闻仙音起,是篱边妙曲,清婉琵琶。
谁亦倾心痴恋,秋圃几丛葩。
喜知己相逢,银辉水泻陶令家。

评:
    这首起拍未见对仗,可再酌。“问”作领字,感觉似乎下的早了,“问何处凭栏”倒是贴切,此字当再酌。
    其后状物多有细腻,然“凝字欲来夸”似觉凑韵,且“凝字”一词不知何解,指题字?似有生造。
    歇拍乃此篇亮点,句好字工,叙意很棒。但个人感觉,此拍之意容易让人理解为意欲作画,这就与上意“凝字欲来夸”生出矛盾,不若“奈秀色堪怜,诗心已动,画意先赊。”
    过片未见转折,只作了上片词意的景情延续。虽仍未脱离上意,好在其后代入情节“忽闻仙音起”,穿插进蒙太奇手法,多少能与上片形成一个对比,算是无意中得到一些补救,不错。
    但情节之后又加入第一视角的心里揣度“谁亦倾心痴恋,秋圃几丛葩”,典型现代散文笔法,只是用在古诗词这类叙意高度精炼的文体中,则显得过于累赘了。这首下片就是典型的例子,且直到末句“银辉水泻陶令家”,犹在遐想,收篇的概念已抛到九霄云外。
    通篇看,这首咏物词描摹细腻,善于运用情节来增加叙意的灵动,此乃长处,然通篇未循长调技法与写作要求,也无其他创新,这就值得商榷了。
    希望作者多下功夫研读古人作品,切实分清古诗词与现代文体的区别,专意精进,相信一定能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得到很大提高。
    最后我想说,有此文笔,学词不难。

  
16.《忆旧游·秋》文/幽谷居士

记星浮太液,月倚巫山,霜染仙葩。                 
把酒追遗梦,却东篱暗泣,北雁空嗟。
西风又翻红浪,枫影织丹纱。
似昔日朱颜,如今雪鬓,尽付尘蕸。

如花。
畏秋老,且桃溪渐远,绪乱陈麻。
不忍封鱼信,怕泪横鸳枕,情满胡笳。
心凉竟生新臆,何以绾韶华 。
恰十二阶前,暮云深处三两家。

评:
    此首法度整饬,下笔精工,风情摇曳,更时有珠玑,读来煞是精彩,不可不谓一首好词!
    但细读之下却有一种感觉,即景语比兴,元素过丰,虽移步换景应接不暇,然读后波澜未兴。何以谓此?
    长调之味,曰绵密,曰清空,曰峭拔,曰跌宕,等等等等,无论哪种,皆须一定空间荡漾其势,若意象过丰,充塞其中,犹似这首的上片,三句连用三组方位意象:东篱、北雁、西风,虽前两句有对偶之需,然换拍之后却犹未舍之,如此繁密的布局,词情何以荡漾?虽极尽精妙,亦徒费珠玉耳。
    今天借这样一首极见功力的词来谈这个问题,其实心有忐忑,很担心大家误解。只因这首词中恰有一些这类倾向,且惟有如此才能针对性地来说这个问题,所以还是讲了,希望作者能够理解。
    整体看,这首作品的谋篇布局、遣词叙意、起歇转结皆合法度,更无硬伤,能求疵处不多,故此不再赘述,这里就作为习作练笔的范本推荐给大家。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3 16: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