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他人之石] 对联中的诗词运用

查看: 2395|回复: 1

[他人之石] 对联中的诗词运用

[复制链接]

554

主题

3415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837

哨蜜主哨主哨2主哨3初级水王拈花拈花2拈花3拈花4舞会组织奖端午节纪念奖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版主首届舞会纪念章

发表于 2014-11-2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虞 于 2014-11-20 17:02 编辑

《对联中的诗词运用》


作者:玉面苦瓜
        对联和诗词,作为两种完全独立的文学形式,一直具有深厚的渊源,在格律、韵对仗、承转、创作手法、表达手法上,都具有极多的类似点。众所周知,诗起源于上古,至唐代发展到最盛;词起源于五代隋唐,盛于宋代;而对联在五代开始萌芽,到清朝发展到巅峰。可见对联无论是产生和发展,已经到其辉煌阶段,都不可避免地在诗词之后,而且对联这种特殊的文体,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没有明确的地位,没有系统的理论来支持和完善,其发展一直就受到了诗词的强烈影响,也就是很自然的现象了。
       对联从一产生开始,就与诗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体诗中律诗中的颔联、颈联要求对仗,这一点与对联的要求就是一致的,随着格律诗词的成熟,人们在颔联、颈联的对仗上更灵动、舒展,很多的诗句,单独陈列出来就是优秀的对联了。事实上很多地方就有以古人句为联的例子,例如江西赣州郁孤台,就是以苏东坡的诗句“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 作为门联的。
       江山留胜迹,名山大川,几乎都留下了诗人词客的踪迹,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已经成为各地名胜古迹的一部分,形成人文意义上的另一种景观。例如:崔颢的《黄鹤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赤壁怀古》,诗篇与名胜在文化内涵上互相提升和促进,已经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对应关系;所以在进行对联创作时,准确地引入诗词,不仅可以丰富对联的内涵,与所题署的地方景致集合得更自然严密。
       从对联中对诗词使用的具体分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作出具体的分析:
一、集句联:
       所谓集句联,就是将古人的不相关的诗句词句,集到一起成为联。首先,它必须是联,符合联的基本的格律、对仗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能够围绕在一个主题下,表达出连贯的、相关的意境;最高境界的集句,在于所引用的句子,在这个新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与原来的诗词中不同的意蕴,这才是真正的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试看以下的具体例子:
江西南昌百花洲集古诗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上联:白居易《琵琶行》;下联:王勃《滕王阁诗》
      上联切景,下联切情,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秋景图画,表达了一种冷静、悠闲自得的趣致。而没有保留多少原句所表达的肃杀、悲凉的景象。
彭玉麟集唐诗题泰山楼: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 上联: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下联: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杜甫《登楼》
        彭玉麟为湖南人,古称之为楚,所以“我本楚狂人”,以古人句入联,而言自身,正切其身份来历,五岳寻仙一句,这里也说的是作者本人,上联均作“有我”之语,自然流畅地表达了作者的登临之意,蓄势待发;下联首句,写泰山依然还是属于古代的鲁国,言外有颇有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万方多难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自身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在作者眼里就是万方多难了)。在这个看似随意凑成的联里,写人写事,怀古思今,而且不留痕迹,足见作者功力火候了。
题江苏南通文天祥祠:
遗恨几时平,万里风涛接瀛海
我来千载下,满城楼阁见青山
----  上联元好问《木兰花慢·游三台》、《七律·横波亭》;下联文天祥《沛歌》《禅关》
        文天祥耗一生精力于抗元的战斗中,但是至死未能成功,所以“遗恨”乃是切其本事,而所留下的遗恨至今未平,是喻其志之坚,节之韧,万里风涛一句,切南通所在地为港口,故有万里风涛,而且也暗喻,文天祥的遗恨,象风涛万里,到海无边;上联以虽然没有点明,但是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作者在面对祠堂时所感;下联“我来千载下”,直接以作“有我”之语,意思是一千年后,我来到此处,看到什么呢?满城楼阁依稀在目,但是还是无法遮住青山,这里的青山,可以喻之民族精神之魂。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直接集古人句为联,原句的意思。多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产生了新的意义,这就是集句能为我所用,达到了作我所想的目的。
二、直接引用:
题四川绵阳富乐阁:
楼阁冠青山,倚槛平添千古恨,
风云归故垒,出门一笑大江横。
------出门一笑大江横,出自黄庭坚诗句,上联首句直接写景,写楼阁居最山颠,气象自生;在这个留下了蜀国无数痕迹的土地上,凭栏远眺,一定会产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之恨;下联风云归故垒,是情景交融的笔法,历史的风云终归尘埃落定,而今人无需为这些历史的往事而感概,而需要更奋进的一种态度去面对现实,所以结句借用了黄庭坚的诗句作结,平添洒脱,气魄昂藏。
       这一句在对联话的名联中也有清人引用过。
李振钧题安庆府中江第一亭:
秋色满东南,笑赤壁以还,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 (《楹联新话》卷四)。大江流日夜,原句出自谢朓诗。上联首句秋色满东南,写安庆之景色,安庆位于长江下游,旧属江南省,因此称之于东南,也不为过;赤壁居于长江中游,若由安庆溯江而上,去赤壁不远,而赤壁正是苏东坡“与客泛舟”的地方。作者的联想空间极为开阔,给文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想象;下联借用谢朓的诗句,自然而然的表达了昨日不可留之意,然后联想到曾经在安庆游历的大诗人李白,结句化用了李白的诗句,委婉地表达了对前贤的追思,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憾。
谢威凤题兰州两湖会馆:
玉关柳色,陇上梅花,听凭羌笛吹来,雅调都成塞下曲;
汉口夕阳,洞庭秋水,想到渔歌队里,乡心倾尽掌中杯。
------ 汉口夕阳,洞庭秋水,显然出自刘长卿的七言律诗“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对联的作者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两句诗,稍加裁减,便成了湖北一省的代表性景物,可以作为对湖北的一种概括,事实上,会馆联经常采用这样的手法,撷取特殊的固定诗句,来代表故乡的形象。
三、化用其意:
也题梅花:
佳偶信难求,想林和靖何能,入孤山作廿年夫婿;
几生修得到?只李青莲有幸,携玉笛过五月江城。
----下联中化用了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但是不直接引用原句,也没有提到“梅花”,而是化用了这个诗句,将梅花藏在所要表达的主题后面,
   “几生修得到”也是化用宋朝诗人谢枋得的诗句“几生修得到梅花”,也是同样掩藏了“梅花”二字。明写梅花,偏不言梅花,而只是暗地紧扣,反而达到“欲盖弥彰”的效果。
贺国粹论坛三人同日生日:(站长、超版、斑竹)
此日也无奇,偏生几个霸才,可谓天公重抖擞
风云那可测?且看一时盛况,适逢际会莫踌躇
---- 很显然,上联化用了龚自珍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个人认为,化用更能有效地将古人的东西略加裁减后为我所用,而直接引用,很多时候面临着并不能完全合适的尴尬,而化用一旦成功,可以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脉络,贯穿于联句之中,使气脉更加连贯自然。
       诗词的使用,是建立在对诗词的大量记忆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否则,不合理的使用,不仅不会对对联形成帮助,反而会影响了自身的表达,旁生枝节,可谓得不尝失,其中的得失,须在创作中不断的体会,不断地提高,让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对联的结构和构思》玉面苦瓜
(草香根据“花家七公子”之苦“瓜老师讲课:对联的结构和构思”整理而来。)
一、对联构思的基本点,在于“有感而发”,不论写名山胜水,还是真情实感,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成了无病呻吟。
        感从何来?这是个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创作者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其一、认识的高度,对应于对联,就是立意,立意的高度,也就是对具体的人、事、物的理性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对联作品本身的高度;有了高度,就有了更深远的生发空间,下笔起来也就会更游刃有余。
        请看何绍基题四川省乐山凌云寺东坡读书楼联:
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江上此台高,此台我未见过,但是想象未必真的有多高,更多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之意吧,也是为作者的立意作出引导,“千载读书人几个”,正是体现其立意绝高的地方,试想,从北宋的苏轼苏辙开始,到清朝的何绍基,其间读书人有多少?但是在作者的眼里,一般的文人才子,算不上读书人,只有那些有大作为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读书人,立意高绝。以广州镇海楼为例: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一楼在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楼本身的雄伟气魄、周边的风景、或者类似的楼台建筑,作者这里起句就引入了历史感,看到了危楼的历史,看到了危楼万千劫,历史之楼,与眼前之楼,很好的重叠在一起了,这就开辟了更高、更远的空间;
        摘斗摩霄,目空今古,这两个分句,时间的跨度,空间的扩展,几字之间就勾勒了作品的立意,很有力的体现了作者认识的高度。
其二、学力,也就是知识的深广度,否则所感就很容易流于片面,难以引起共鸣,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很容易就可以临时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不可不用;构思某些类型的对联时,例如会馆联、风景名胜联,必须要对这个地方的风景特点、历史沿革、与名人的关联、诗词和历史或传说中的痕迹、与附近的名胜地比照,展开最广泛的联系,择取对自己有用的元素,才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梁章钜题福建长乐百一峰阁: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此联切其风景特点
   孟威题湖南岳阳楼:。
我本楚狂人,负来范相胸襟,两字独关天下景;
气蒸云梦泽,愿结吕仙伴侣,一樽长醉岳阳楼。
——此联切与历史名人以及传说的关联
   
    李棣华题广州镇海楼: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此联切其历史沿革以及历史名人的关联,此联立意也高绝。
   
    俞樾题台州东湖互信亭联:
好山好水,出东郭不半里而至;
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何如?
——此联切湖这个同类风景的关联。
    福建永定望瀑楼:
瀑从何来?人言较冀盘山,越天台,赣匡庐,其倒海翻江尤诡;
楼不在大!我愿携晋庾亮,齐谢朓,唐崔颢,为赋诗载酒之游。
——此联思维之发散性非一般人所能为,天马行空,有超越时空之感。
其三、敏感度。这个方面需要一些个人先天性的因素,也许要对思维后天的培训才可以形成。敏感,是对所写人、事、物,不从寻常的思路去考虑,而是在力求不落窠巢。
    吴恭亨题湖南省岳阳小乔墓:
铜雀算老瞒安乐窝,卖履晚无聊,一世雄尽,美人亦尽;
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上下联的起句,均非一般人所能想,所敢想。这就是作者视角的独特而灵敏的体现。
下面以我(指玉面苦瓜)自己的两联为例,对构思的思路做出具体的分析:
《题纳兰》:
天公到底厚苏辛,拘先生五百年,才教入世
妙手顿时翻格调,使我辈千秋后,不敢言词
        写纳兰,很难下笔,如果按照一般的挽联路数,写他活了31岁,写他一生深情,至死犹怀念结发妻子,写他的词的清新哀感顽艳都摆脱不出堆砌材料的嫌疑。在查阅纳兰的相关资料时,我看到了王国维是如此评价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的注有《人间词话》,对于历代词人的评价当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联想到了苏辛,这两个词坛并称的领袖人物,居然也被置于纳兰之下,就觉得可以从此着手了。
       但是如果只是说,后苏辛五百年而生之类的,就无法显示纳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特殊地位,联想到,他为什么不是生于宋朝呢?而是与苏辛相隔了约500年,如果是生于同代,是纳兰的荣幸还是不幸呢?答案是现成的,王国维说了的,所以才有了“天公到底厚苏辛,拘先生五百年,才教入世”的措辞。这个联的亮点就在于上联构思之奇。下联没有什么亮点。
《戏言黄鹤楼》:
楼亦高,名更高,不过是白云黄鹤,偶然到此,
眼所得,心难得,何妨将来者昔人,一概忘之!
        这个联,看似翻案的写法,实际上没有刻意的翻案,黄鹤楼在我的家乡的省会武汉,已经看过N次了,所以全然感觉不到什么玉笛梅花、白云黄鹤的美感,反而觉得楼所在之处,环境逼仄,灰尘满地,也无法鸟瞰三镇,源望龟蛇什么的,实在是有负盛名,后来才知道,黄鹤楼历经变迁,现在的黄鹤楼,连地址都不是原来的了。所以看似刻意翻案,实则也是以我之眼看境,角度完全不同了。
二、关于材料的组织
      首先我们要明白,材料是用来干什么的?材料是为你写联服务,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体现你想形成的文字风格,是你眼前的一大堆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有所取舍,正如修电视机,绝对用不上24磅大锤。
       当我们看到一个写成联的题目,首先就会按照自己的认识,为这个还没有写出来的联,定下一个与标的适合,也与自己创作习惯符合的风格类型,(关于对联的风格,可以参考一下《二十四诗品》)例如:五岳这样的名山,如果写的纤巧、缜密,就很难说是适合的选择;如果是某一个镇级地方的小塔、小楼阁,如果写的雄浑、劲健,也算不上合适的选择。文字是用来装饰山川风景名胜的,所以必须与你要装饰的地方相符合。所以材料的选择,要为你希望达到的文字风格服务。
1、裁和剪
        历史上有名的名胜古迹,其历史渊源都会很深,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你必须有所取舍,不可能把什么材料都用到,这就是看裁减材料的功夫了,首先确定自己的思路,选择能够为你的思路服务的材料,不能为你的主题服务的材料,坚决不要。不要怕因此有所缺失,表达不全,一幅联,两行而已,不可能象一篇旅游指南那样面面俱到。
       裁减的前提是:你先确定了,你要通过你的作品去说明什么。
清黄冀升题黄鹤楼:
杰阁试登临,想见跨鹤仙人,当年竟去;
雄才少匹敌,安得题诗崔颢,此地重来。
       此联没有多生枝节,只是从崔颢一诗作为切入点,跨鹤仙人,当年竟去,诗句中有所提;雄才少匹敌,也是因为李白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有所引申。没有多涉及。所以此联精巧而别致,不生枝节,联风干净利落。
2、疏和密
      材料准备充分后,就开始加工对联作品了。文字如同建筑,有它的空间要求,要注意气脉的疏和密,过疏则虚,过密则滞,要将已有的材料,进行疏密有间的分配于上下联以及不同的分句。
       这一点,我没有去找具体的联来说明,因为清联中,这样的联到处都是,成功的联、足以流传的联,都是在疏密方面十分成功的。俯拾即是
3、起和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起句是很重要的,至少引人注目,引导别人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有的联起句就直奔主题,凝练有力,为全联定下了一个基调,有的则是不动声色的铺陈,埋下伏笔,为后面要表达的东西作出铺垫。如:
杰阁试登临,想见跨鹤仙人,当年竟去;
雄才少匹敌,安得题诗崔颢,此地重来
——起句“杰阁试登临”不动声色,但是登临必有所见,有所感,后面的两句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结,相当于一种“结案陈词”,你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通常在结的时候,表达出来或者加强你的观点。
结的例子,就用我自己的一个联为例吧
荆州古城:
一城系蜀汉根基,借之失之,俱关天数,成败本难真放手,
千载承荆襄气象,下者望者,何止诗人?往来犹盼猛回头。
——上下联均是通过前面的铺陈来引导结论
这样去作结,笔调就不仅仅限于荆州古城这个地方了,而上升到了一个人生观的高度。
4、承和转
      承和转,在诗词中常用,其实对联也要求承和转。如果一个联,通篇都是一个调子,一个落点,一个节奏,那么这个联就不会有生命力,缺乏起伏,缺乏波澜。
      承,就是让你的下一分句、下联,很有来历,不是突兀而来的,而是有所继承的,是顺着前面的铺垫而来的。转,是通过表达方向的变更,来扩大空间,扩大信息量的;但是转,不是没有约束的,必须在可以接受的思路范围内,否则很容易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子了。
      承和转,相当于对整体文字空间的调剂手段,通过这个手段,使你的文字空间达到最大,也更紧密地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杰阁试登临,想见跨鹤仙人,当年竟去;
雄才少匹敌,安得题诗崔颢,此地重来。
——落笔写“杰阁试登临”。,后面承接就是自然而然了,如果想到玉笛梅花,反而不自然。上联写登临所感,下联思路放开,写李白,这就是转。但是以崔颢诗为生发点,转得自然而然,不带痕迹。
5、叙和议
      叙和议的把握,一直是所有进行对联创作的人的难点。叙为肉,议为骨,骨肉匀称才有美感。但是如何分配叙和议的比重和位置,没有什么定论。这个方面不妨作出一些大胆的尝试。
      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本无定法。
      只有叙,则显得堆砌,缺乏精气神,只有议,则显得空口说白话。
      叙和议,如同人之骨肉,不可分离,叙,是为了议提供支持的,而议,则是对叙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杰阁试登临,想见跨鹤仙人,当年竟去;
雄才少匹敌,安得题诗崔颢,此地重来。
——整个上联都是叙,不过叙里有一些余味,“当年竟去”,有作者本人的想法,近于议,可以作为议的铺垫;下联的内容,就是作者的议了,雄才少匹敌,此议公允而有力。
        我(指玉面苦瓜)要说的,说完了,多是一些个人体会,没有系统化过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8458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934

首届舞会纪念章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初级水王2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灌水员发帖先锋

发表于 2014-11-20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8: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