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52|回复: 1

[每期作业] 沧浪风诗词学校10月词班作业点评【秋思耗】(下)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074

回帖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6-11-22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风诗词学校10月词班作业点评【秋思耗】(下)


    本月作业的词牌是【秋思耗】,乃吴文英自度腔。大家都知道,梦窗为词多有珠玑,语势绵密却语义交错,乍读似艰瘦拗涩,更时有跳跃,然其聚散俯仰之间,却神气相抱,意脉宛在,若潜心揣摩,往往能见其圆融。故梦窗风格,绮丽深诡,攻讦者针砭到骨,推崇者模仿入神,其实皆执其一端,各有偏颇。客观论,梦窗词作为北宋词一个重要风格流派,其本身的学术研究价值是需要肯定的。

    【秋思耗】这个词牌,从词谱解析上看,也带有很多梦窗词的语法和声情特点。其短句结合入声韵所得到的恻怨拗怒的声情表现,被熨帖的句法安排和绵密的韵脚催发到了极致,再间以一到两个仄音字领格一组短句,并辅以适时对仗,将语势节奏演绎得顿挫抑扬,于消泮怨怒的同时又绮丽自生,细细品来,俄而似闻曲音,板眼错落生情,终得回肠荡气之妙。

    关于词牌就说到这里,下面看看大家的作业:

(十)
【秋思耗:本意】(词:小依)

枫动霓虹影。
趁夜风,秋意恍然如酩。
家乐福中,麦当劳里,情侣肩并。
任多少行人,不过称作甲乙丙。
有颗心、还在等。
纵物是情非,境迁时过,只是悄然偷去,一些憧憬。

还剩。相思未醒。
许愿瓶、写个名姓。
却无人领。
香菇蓝瘦,服输认命。
料电话QQ语音,呼也呼不应。
月色净、些许冷。
伴枕畔留声:《蒲公英的约定》。
静静循环再听。

评:
    这首写本意,然秋思未见,相思却是极尽铺衍。全篇读来,现代古典风格跳钻,雅词白话语义纷杂,即便忽视网络词汇的恶俗性,也是读来嘈嘈,殊无词味。此类格调,若为戏谑之语或可博人一乐,然端作词调则不伦不类。客观上讲,此篇虽说叙意平白如话,个别句子还带些散文诗式的小清新,但为词已伤尽雅正,几成败笔。在诗词这种承传千年的文体中,简单的将现代元素掺杂进去变乱其风格,绝非创新之道。学词需要定力,心不能浮躁,唯拟古有成之后,方能知何谓创新,再思如何创新。此篇若是为标新而作的刻意尝试,那么我个人认为,作者应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已偏离了学词正途,需要赶快回头。


(十一)
【秋思耗:本意】(词:☆粉菱★)

寒压蛩声碎。
独月华、空照剩山残水。
云断碧城,雾掺楼影,霜冷空翠。
觉摇曳秋光,渌波风起动岸苇。
响佩环、听欲坠。
料玉簟香残,采芳船到,检点旧时花谱,似人憔悴。

愁比。秋风早至。
任鬓边、悄换尘世。
楚头吴尾。
春风春雨,共谁诉起。
剩此夜销魂御沟,多少红叶里。
赚尽了、肠断字。
漫蹙老秋波,而今云脚雁底。
一纸鱼书怕寄。

评:
    这首宽押为仄韵。虽未能押入声,颇有些遗憾,但也符合作业要求。
    此篇首句单从遣句看,无疑是大好,且“寒压”二字尤为精妙,当赞!但以起拍定调来看,这般高冷蹙迫,易使后文失去不少回旋余地,建议谋篇若无十足把握,不宜如此弄险。
    第二拍承接较为流畅。其后景出凄清,顺势而为,情从景生,对句尤工。至歇拍四句,转而叙意,贵能一气呵成,气韵浑然,更兼“料”字传神,读来精彩,再赞!
    下片“愁比”一句韵脚可再酌。过片虽转而抒情,然笔意仍对上片有所流连,终未能宕开一境而拓展词意,算是一点缺憾。
    御沟题叶之用典,虽属熨帖,但似有费墨之嫌。自古名篇用典,往往只需几字,蕴意已在其中,若是整句整拍,那么用典就成了叙典、释典,读来气滞,滞而伤意,有损全篇布局。
    结拍很不错,一个“怕”字呼应了起拍的凄冷孤彻,很好的回环了词意,谋篇见功夫!
    整篇以仄韵声情而论,意象似稍嫌盈满,遣词用典应还可清瘦些。若以押入声韵来看,此倾向尤为明显,总是虚词运用有待进一步增强。我言清瘦指的是清空,而所谓清空,并非真空,盖虚中生实耳。既得其实义,又不着实相,故能微言大义,蕴藉自生,是为词之极旨。学词当明确这一点。


(十二)
【秋思耗:本意】(词:云锦江枫)

秋尽江南国。
晚景天、江草未凋形色。
千里画屏,玉峰晴翠,兰水澄碧。
正鸿雁归时,五湖烟水接羽翼。
鬓菊黄,伤露白。
看满地芦花,有谁同在。只是被风吹起,浪随萍迹。

羁客。飘然远逸。
对夕阳,过眼烟密。
拂心云湿。
高岩深树,悄生太息。
有翠菊东篱静姿,香冷还自惜。
去去意,终有识。
念七里严陵,清时幽石见得。
料也西风瑟瑟。

评:
    这首起句意象辽阔,一连四拍,写景豪壮,令雄词意味全然坐实,作业要求写词牌本意,至此已难转回。
    “鬓菊黄,伤露白”这一拍运用了对仗,非常不错。我个人认为,梦窗例词于此处也是用的对仗:映/梦窗、零/乱碧。虽一直都有以“零乱/碧”作解,而且也大意能通,但却失去了收带前意的作用,以致既不能承上又不能启下,作为非对偶句,单独叙意又未免有前后不搭的尴尬。
    此篇到此始见一个“伤”字,但若作为承上则风格跳转过大,是承接不住的,只能视为启下之句。于是歇拍乃顺其情势,笔出孤身萍迹之叹。总的说来,上片之豪壮与悲愁转换得较为生硬,读来见突兀,问题恐怕出在谋篇不够,起笔过于轻率了。另外,上片的两组四字句的对仗也未遵循词谱要求。
    过片的短韵稍事转折,很好承继了歇拍之意,不错。但其后三拍,叙意又开始令人费解,更有凑韵之嫌,可再酌。从“高岩深树”句开始,到“去去意,终有识”,这几拍貌似写景自况,但意象凌乱跳脱,更不知所寄何来。
    末两拍用典也令人疑惑,“严陵”在这里不知表达何意。用严子陵归隐以避富贵自诩或自勉的典故?然则为何要以“料也西风瑟瑟”作结?如此岂非尽覆前意而又自相矛盾?看来遣词达意还有待加强。
    整篇作品上片较为流畅,开篇定调虽有偏差,但叙意造景非常不错,可读。下片叙意凌乱或是功力未到,其实无妨,只要多读多写,假以时日自能有所提高。


(十三)
【秋思耗:本意】(词:才才~)

凉叶惊寒夕。
恰远风、吹送五湖归舶。
篷背听秋,玉绡凝泪,霜悄烟湿。
度疑影凌波,碧天空有夜月白。
古柳残、光景寂。
问别浦青丝,谢桥眉妩,此夜尚能禁起,几声残笛?

休觅。西泠讯息。
料断魂、已是悽恻。
几番潮汐。
流年如羽,剪成雁翮。
只十二云笺路遥,应也难到得。
念夙昔、伤远客。
听岸卷回波,声声都是旧忆。
暗拍江芦瑟瑟。

评:
    “问别浦青丝,谢桥眉妩,此夜尚能禁起,几声残笛?”好句!先赞个!
    这首起拍极稳,后两拍笔意绵密,构景熨帖,叙意从容,为后续多种写法同时做好铺垫,谋篇之老道由此可见。词中用典也是此篇亮点,真正做到寥寥几字,蕴意其中,可谓深谙用典之法。过片以“休觅”这样一个情感鲜明的词汇做转折,对下片无疑起到很好的提振作用。然结拍过平,耽于流连前意,而未能结出余味,却是个遗憾。
    全篇模仿梦窗风格还是比较到位的。意象虽丰,然皆能围绕主题贴切到位,遣词达意间,已有形散神聚的味道。尤其将绵密的意象用“问...尚能”“料...已是”“只...应也”等这样的虚词组合进行串缀,再加上一些语式变化,读来其情摇曳,清空乃生,细品尤见曲折。这一点可以说是在梦窗风格上做了一些增强,叙意的逻辑性也多了几分圆熟。
    很不错的一首词!


(十四)
【秋思耗:本意】(词:枫桥夜泊)

应怨西风迫,
渐露寒、新著黛山秋色。
风递菊香,水浮云影,霜压蛩迹。
叹经岁繁花,亦如烟一去寂寂。
雁阵横,愁绪织。
况暮霭乡炊,巷头慈唤,又乱几回心事。
怎堪听笛?

逢节。临风望极。
到约期、负了今夕,此情空掷。
茱萸难插,暂看竹荻。
纵孑影千山掠过,终向桑梓觅。
客路远,人陌陌。
更点点轻寒,旋来霜染鬓白。
冷对残阳独立。

评:
    起拍很好,达意精警,读来尤其鲜明,赞一个!
    可惜后拍未能很好的接续,若顺势借景抒意,无疑会立出新意,强似一句高亢之后没了下文,转而描景。
    其后一组四字句对仗甚工,达意流畅。第四拍句法可酌:“亦如烟一去寂寂”为322句法,词谱为223句法。或改“叹经岁繁花,落成烟霭去寂寂”?
    “况暮霭乡炊,巷头慈唤,又乱几回心事。”此拍甚妙!惟对仗稍欠工,或改“况暮里乡炊,巷头慈唤”?此处再酌。
    过片“逢节”二字质实了,若照此写去,极易将后文带入情节化的路子,将叙意变成叙事,此乃长调大忌。
    此篇后续读来,果然如此。画面转换与主观感受结合,叙事的情节性无谓增强,直到“更点点轻寒,旋来霜染鬓白。冷对残阳独立。”才戛然而止,结束在第一人称的画面上,这种蒙太奇效果虽也不失隽永,但对下片整体而言,却有失词味。
    这首的情形,从过片开始成为分水岭,上片很不错,而下片之伤,全在过片“逢节”两字上。所以谋篇中过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十五)
【秋思耗:千佛山重阳山会】(词:太极图)

盘道人如织。
乍染枫、趋蹈九阳风习。
山会沸喧,贾商鳞栉,香客云集。
看山货琳琅,枣红黄柿涎欲滴。
叫卖频、情致逸。
看曲海书山,彩棚猴戏。更喜露华金翠,画图秋色。

邀客。闲寻旧迹。
谒舜词、祭祀恩泽。
圣龛禅寂,经声缭绕,掌擎合十。
眺绝顶、高天碧云,犹胜飞彩墨。
众挚友、清韵激。
共索句斟词,猜谁先得妙笔。
又赋东篱玉魄。

评:
    这首主题与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若是考试和比赛,这样的情况一定是直接出局。所以请作者今后一定看清楚习作要求再下笔。
    以标题所示来看,此篇为记游之作。那么这个词牌是否适合写记游的题材呢?即便写,又应该如何写?这其实是一个很具又挑战性的尝试。记得当今曾有人以此牌的别名【画屏秋色】来题山水画的,读来音声之蹙迫与文字之雄阔,形成一道诡异的风景,那种怪诞的体验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说到这里我们再看这首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问题所在了,我也就点到为止。整篇来看,全是叙事性文字,起承转合更无从说起,基本上不符合作词之法,但词笔功底还是不错的。希望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读多揣摩,有此遣词基础,提高无疑会很快。


(十六)
【秋思耗:本意】(词:幽谷居士)

风近声犹涩。
但念时,烟雨暮临香陌。
寒冱老枫,影摇凋菊,鸿隐归迹。
叹秋尽寒流,映帘红烛合泪滴。
静夜长,天困寂。
便梦里芙蓉,画中丹桂,莫若故园瑶草,自成天色。

愁夕。孤身映壁。
再举觞,别绪难抑。
倩谁横笛,天涯传诉,旧年讯息。
却道是终南叠峦,何以期暂觌。
只唤起,春慢忆。
借酒欲凭栏,茫茫难解怅悒。
恍惚芭蕉暗泣。

评:
    起拍稳健。“但念时”这一拍达意不明,可酌。但后面一组对句工整,亦能扣题,很不错。
    “寒流”二字并非现代语义所谓寒潮,而是专指寒冷的流水,现代语义与古汉语的掺杂冲突,极易生出歧义。
    “天困寂”不解,是指天使人困寂?或是“添困寂”笔误?歇拍“天色”也令人困惑,大胆揣测应该是想写“国色”,因“国”字出律才凑了一个“天”字,当属凑律。
    过片承继上片,转折未成,却添得几分叙事意味,好在有“倩谁横笛”一句宕开,重归抒意。“何以期暂觌”遣词奥涩,更有凑韵之意。“春慢忆”不解,莫非“春漫忆”笔误?
    结拍抒意似可有可无,还需进一步斟酌。
    整篇作品写闲愁较多,殊少秋意,词味把握还是不错的,但遣词功底有待提高。填词唯有先达意精准,才能向凝练蕴藉升华。所以还是希望多读多揣摩,尽快提高语感,语感纯熟后,语境才能逐渐升华。


(十七)
【秋思耗:本意】(词:冷恬)

罗袖分香密。
况味澄,蜓过竹篱寻索。
番次点花,萼前金蝶,低舞斜日。
远山火烧云,似将天地两处隔。
便有人,愁复织。
纵榭月圆明,菊风清朗,管不住心头意,落花颜色。

堪忆。诗吟斗室。
烛剪间,月落窗白。
恨无双翼。
随君来去,大江南北。
昨夜砚凝花黯然,曾问春雨饰。
漏听断,无借得。
倦叶结霜花,沿阶谁与共拾。
目尽长廊紫陌。

评:
    这首两处平仄出律,请自行核对。
    起拍见雅,“密”字不稳,可酌。“蜓过竹篱寻索”,这类达意方式都过于质实,其实这句前四字表达已经到位,“寻索”二字已是赘笔。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达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古汉语能充分运用汉字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组合后相得益彰的、在表达含义上的无限放大作用,仅用寥寥数字甚至一个字便能传达复杂的感受或者道理,而诗家语、词家语是古汉语精炼所得,其作用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习惯现代汉语的这种表述方式,而且照搬到诗词写作中,首先就会出现质实和叙意繁琐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诗词学习根本无法入门。
    鉴于以上观点,这首词中有不少以现代语法入词的情形,如:“远山火烧云,似将天地两处隔”“管不住心头意”等等,这些都有待提高语感和语境后,再慢慢规范到词家语中来。而在此之前,读要重于写,这对学诗词之人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
    通观这首词,写秋日相思,意象丰盈,造景颇合雅意,惟意象之取用与镶嵌尚缺功底,多见堆砌,遣词之精准亦有待提高。这需要今后加强古人作品的研读与揣摩,惟浸润其中方能渐次开悟。


(十八)
【秋思耗】(词:飞扬的樱花)

寒柳西风侧。
殢暮斜,偏记短亭春色。
烟絮怯离,紫骝催发,萦损腰窄。
对金徵冰丝,别愁难诉暗掩抑。
渐草萋,愁远碧。
念北国秋寒,玉关风冽,但怅雁边云底。赚人空忆。

清夕。残听漏滴。
抚旧笺,搦管尘饰。
乱虫吟瑟。
幽幽魂梦,悄随月白。
纵逐遍山长水遥,千里凭凤翼。
奈远客,无省识。
乍醒又灯孤,情难循路到得。
怅隔天涯尚北。

评:
    这首写送别,系步韵梦窗之作,其风格竟也趋近梦窗,读来不失绵密,惟较梦窗词少两分曲折,多一分流畅。
    起句稳健,第二拍“殢暮斜,偏记短亭春色”交代饯别地点与时序。后面一组四字句对仗工整,遣词抒意皆好,只“烟絮”的回忆似有不妥。开篇两拍就转入回忆,铺垫未足难免有些急切。此处紫骝烟柳,萦损腰窄的意象,似部分化用周邦彦【兰陵王】的句意,只是时序相异,化来已是难尽其用。
    “对金徵冰丝,别愁难诉暗掩抑。”这拍总的来说也很棒,惟“掩抑”二字重义,似有费墨之嫌。其实梦窗原玉在这里多少也有些凑韵,那么这个冷僻的韵字就挖了一个坑,既然步韵就必须填坑,所以熨帖和完美就会很难,达意尽量精准吧。
    “念北国秋寒,玉关风冽,但怅雁边云底。赚人空忆。”上结大好,乃全篇最大亮点,实在很赞!倘若求疵,“但怅”二字有转折的意味,不如用“更怅”,这样其两句描景,后两句依景抒意,且四句一拍,流畅无碍。
    换头处别开一境,时序地点都做了跳转,转折很精彩,赞一个!其后抒意,遣词立意多有可圈点处,尤其“纵逐遍山长水遥,千里凭凤翼。奈远客,无省识。”这两拍各以“纵”、“奈”两字作领,一放一收,顷刻间蕴藉自生,其味已然在心。
    “乍醒又灯孤”不若“乍醒又孤灯”,孤独之味更无稍减,读来却见流畅。
    结拍“怅隔天涯尚北”既完全承接了上意,又很好的收束了全篇,可谓妙结!但这里的“尚”字欠妥贴,犹可酌。
    这首词的立意谋篇可谓到位,虚实安排融洽,达意凝炼流畅,全篇起、歇、转、结法度俨然,读来尤见气骨,惟个别处遣词待酌。总的来说瑕不掩瑜,不失为一首好词!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1219

回帖

34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8
发表于 2016-11-2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小依那篇,颇为有趣。耳目一新,惜哉文字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7: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