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什么是赏析 赏析是诗词学习、鉴赏的重要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面。赏析者,顾名思义,欣赏、解析,通过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欣赏,去深层次的体会其中的美,获得更加深入的美学体验。每个人赏析的方法不一样,我本人的习惯,其实应该叫“析赏”,先析后赏。也有诗友讲究纯粹的赏,只赏不析,认为诗不达诂,其实他内心也是有“析”的过程的,只是可能比较跳跃或者粗略,没有那么细致罢了。总之,不管过程如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一首诗词作品的分析,去更好的理解它,欣赏它,学习它,这就是赏析课的意义所在。我本人在论坛混了些年,经常点评作品,也比较喜欢写赏析文章,所以这一科目就由我来主讲。不算老师啦,大孩子带小孩子,先学带后学,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为什么说赏析那么重要呢?说得土一点:赏析就是能判断一首诗词作品的好歹,这个如同听话能听懂语意好歹,吃饭能吃出来味道咸淡,听唱歌能听出来水平高下一样,是你在诗词领域入门的一个前提。而且请注意,这个好歹的判断,首先就是针对自己作品的哦!
再比如大家到诗词论坛与诗友交流,看一首网友新作,是点赞还是拍砖(水军请自动跳过这段)?点赞点在哪里?拍砖拍在何处?一个精准、恰当的点评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与吸引,是一个成熟版块的标志。同时看看当代的诗人(甚至是同学、好友)的作品,好在哪里,足为己范;缺在哪里?足为己鉴。
读一首古代作品,差不多应该是好的,不然流传不下来。Ok,这个差不多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名作为什么是名作?好在哪里?有没有缺点?有的话缺点在哪里?瑕不掩瑜的作品太多,哪里是瑕,哪里是瑜?我们如何以扬弃的态度去学习古代名作? 光这么说可能有点太空洞了,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写的赏析文章,大家有个更直观的认识:啥叫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一首著名的登临诗,颔联是岳阳楼相关诗联里最牛的一个,没有之一,就是第一牛。这首诗是杜甫的晚年作品,诗句用笔对仗皆臻于化境。我们来一起品味一下。 (我赏析作品喜欢逐字逐句的解读,每句意思要弄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句没有要解释的地方,就是大白话一样的。杜甫的首联在这里用的是明点,就是在诗中透出“岳阳楼”三字,告诉你我写的是岳阳楼。这在许多教诗词的老师眼中是败笔,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一旦写明,后面就容易放松,出不来佳作了。但人家老杜怎么就可以呢?因为他后面有牛的。 开笔便点明是岳阳楼之后,下面怎么写便成了问题。差不多的会写楼如何高、如何宏伟、景色如何壮观等等。这么写一来容易落俗,二来容易水,就是特征不明确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看看老杜的颔联,对仗如何?大家看看,多么工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联合,吴地与楚地,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乾坤,也是联合式的连绵词,包含天与地,基本就是整个世界啦。东南,两个方位状语;日夜,两个时间状语。坼,浮,动词:坼,音彻,che第四声,裂开之意,这里说洞庭湖分开了吴楚两地;浮,一言洞庭之大,二言水势之盛。经得起细细拆分,好联! 看到这联大家就知道老杜自然与别人不同了吧。这里的颔联他虚开来写,人站在岳阳楼上看,看到的是什么?不是洞庭湖的水如何,而是吴楚大地,而是乾坤浩荡,眼界还能再大点么?实在没法再大了。如此宏大的联语放在颔联,承首联的岳阳楼是绝对对得起它了。而且前有铺垫后有承接,便不觉得突兀。老杜进行画面描述的是五个分镜头:先是人,再是楼,再是湖,再是吴楚,再是乾坤(可以给个地球的画面),镜头越拉越远,一级一级的,画面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小,放大得自然,那么相对缩小得也自然。于是以楼上人为中心,我们看到的是他置身无边宇宙的画面。既兼顾了楼,楼外湖,更强调了楼上人的视角。要知道,写景不是你胡吹大气就能大气的,心有多大,眼界才能大。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颈联从乾坤一下子跳回个体,跳回孤舟,大家并不难接受。因为你看到宏大的画面里那个小得不得了的人的时候,他的孱弱是不言而喻的。这时杜甫同学苦巴巴说“亲朋也不来个信,我又老又病的只有一条孤舟”的话,你会完全被他打动,被他的处境所感染。颔联的极大恰恰反衬了颈联的极小,情绪上形成一个蹦极。 再看颈联的对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亲戚朋友,联合;老病,衰老生病,联合。有对无。一字,偏正,数词加中心词;孤舟,偏正,数词加中心词。说实话老杜到对联学校当个老师也是杠杠的。。。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尾联字面依然没有需要特殊解释的字词。第七句轻轻一挽,戎马关山北,再一个回锋告诉我们伤感的原因,因为战乱还没有结束,所以亲朋才没法写信给我,所以我飘零江湖,老病孤舟。。。结句收束全篇,“凭轩”再具体的回到楼上。让作品首尾呼应,笔意圆融。 涕泪流,是以浓重的情绪收尾,这在登览类作品里也不多见。因为以情结比以景结要困难得多,老干体往往喜欢激昂的干叫喊,流于空洞。老杜却是真情,他的作品就是由于情绪的饱满,感情的浓烈,才能达到诗圣的水准。近代大家顾随先生评价杜甫作诗:“有十分力使上十二分”,真心是公允到位。 纵观全诗,首联以登楼为起,颔联以所见所思为承,颈联以强烈的对比由景及情作转,尾联以浓厚的情笔作结,层次清晰,次序井然。而且没有典,没有事,没有华丽的词藻,甚至没有难认的冷僻字,但这首作品就是这么雄浑大气的牛了一千多年,至今岳阳楼诗作中无以匹敌。 最后把话说回来, 学老杜要学什么?学“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么?这个我们学不了,既没那才气亦无这等胸襟,但我们可以学习这种严谨的笔法。学他步步铺垫,字字工整,环环相扣,心思缜密。从而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好作品。 刚开讲,先不布置作业啦,大家轻松点,快乐的学习!
201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