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7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五,唐不次韻,是有同題。盛唐三大家嘉州、右丞、少陵同題賈至早朝大明宮,千古傳為佳話。次韻詩易寫難工,至有宋以為能事。古人以詩言志,情寓其中,流出胸臆,自有風動瀾回之妙。後人輒欲摹擬,不合乎理,則滯於物,雖極意翻新,終難出其範疇。昔者傅毅《七激》、張衡《七辯》、馬融《七廣》、曹植《七啟》、王粲《七釋》、張協《七命》,皆仿枚乘《七發》,猶未能方駕前修。今之為詩者,秋興尖叉汗漫成風,豈有度越數公者哉。中唐四大家劉夢得,元微之,韋楚客,白樂天同題西塞山,夢得詩先成,樂天覽之曰:“四人共探驪龍,君已得珠,馀皆鱗爪矣”,遂罷唱。可見詩家之謹嚴。翻其公案云云,是為談資,非為不可,要之,各言其志,別開機杼,不求似而似之可也。畢竟萬象無主,白雲、青山、明月、幽蘭,豈由大曆才子所獨占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