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合格的律诗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在评价一首律诗的时候,大致要有哪几个原则呢?有四个标准:一要工整,二要贯通,三要自然,四要典雅。
工整——工整主要是指对仗的工整,律诗中间有两对儿,这是律诗的最重要标志,没有了这对仗的两联,这诗就不是律诗。虽然有什么偷春体、蜂腰体之类的变体,顶多是美其名曰,勉强的。律诗对仗是要求工对的,字、义、音都要对才成,有难度,但这难度恰恰是对律诗形式美的尊重与保证。诗固然要表情达意,“意”一向被放在第一位,古语也说“不因辞害意”,说在形式损害了内容的情况下,放弃形式,以保证情感表达的精准。但不工整,就是不完美,没什么好犟的——古人流传下来的、不工整或者拗了的作品,往往多是名家之作且多奇句妙句,确实是上佳之作,这才是这个作品流传千年的原因,它成为名篇,并不是因为它不工整,而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思想。更何况这类作品比例是很低的。通常咱们诗友的水平,离这些前辈大师不知道差了多远,若在学习过程中连工整都做不到,又遑论流传千古?
贯通——起承转合必须井然有序,主题鲜明,层次分明,气韵贯通,不能“隔”,不能凑,否则意散了,字句再美也没用。这是形式合格之后,对主题表达层次的要求。通常律诗四联各自担负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当然可能会有承在第二句,也有转在第七句的,但总是要有这个关节点,而且要转接顺畅才行。这个标准不高却也着实不低,作品写完了自己出声读几遍,顺溜了再发出来,有疙瘩的地方就要进行调整、梳理。我注意到有的诗友非常善于改诗,可能是他自己写的时候感觉还是不清楚,但我给他指出问题后,能迅速修改作品,把这些疙瘩捋顺了,这也相当不容易。“顺”,这个看似很简单的要求其实并不容易达到。
自然——行文抒情要自然流畅,固然要讲究立意、造句、炼字什么的,但也不能为了对仗就生拉硬对,搞得字面是工了,却失去了自然之韵。所有这些修辞手段,都是要为情感服务的,这个情感应该是自然的真实的(即使是不真实的,你要写,就得写得像真的一样才成,不然就干脆别写)。这就对文字、情感的表达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时我会评价某作品不是“写诗”而是“造诗”,这便是此作失于自然,或者是情感表达不真实,显得矫情;或者造景、造境不自然,流于斧凿;或者怀古时就着甲地说乙地人、丙地事,往一堆儿强拉;还有咏物时为了言志而莫名其妙的拔高,把不属于物的属性强加给它。。。如此种种,都会给人以“不自然”之感,那么即使对仗工整、词藻华丽、层次俨然,也很难说是好作品,会让人读着就觉得不舒服的。
典雅——再说一遍,我们的格律诗是以文言文为基础的诗歌,现在的什么“金鱼体”大家可以玩,但请不要用它来交作业。律诗的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文言文的掌握能力,或者说明一个人的古文修养。所以律诗在完成内容与形式的要求之外,还要求典雅,行文要古典,符合古文的行文习惯、字法要求等等;用词要雅致,美是必须的,诗歌是一种美的艺术,展示美、歌颂美是我们的目标。这条可能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还太高了些,但这是一个优秀诗人所必须能做到的。所谓功夫在诗外,格律诗的功夫不是诗,而在古文上。有空就看《古文观止》吧,从先秦到明清,历代大家的美文将滋养你的心神,让你有一颗典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