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4·24 整理人:雪在飘 才才
本期作业的要求是以“落花香满衣”为题面调寄词牌。简单来说,就是叙述题面,虽然遏制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但至少可以让作者有个框架纲领来谋篇布局,这样的话,往往通篇的文本结构不容易凌乱。
所谓“愁苦之词易巧,欢愉之辞难工”,这学期的实操重点,就在于后者,习劳欢愉之辞,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境界,也容易提升人格的境界。基于本期作业的标准,我浏览童鞋们的所有作业,原则上来说,只有少数人合格。
好吧,先来看第一首
【一】《玉楼春》文\寒昕
薄云又借东风计, 如梦飞花难着地。
楚云湘女恨离愁, 长道来年今日意。
试探谁管春残事, 可否粘身不费泪。
无需寻盏笑摇头, 岁岁观花心里醉。
【淼焱老师评】
这首词的格调与字面,倒是有点近似歌行,只是短了点,气还是挺足的。
薄云又借东风计, 如梦飞花难着地——第一拍的“借东风计”的“计”字,似乎有点拖沓,后句的“飞花难着地”,前缀以“梦里”,倒是有几分烟水迷离之致。
楚云湘女恨离愁, 长道来年今日意——我说它像歌行,看这一拍尤甚。欲承上文的“梦”脉络,本来是一笔虚写,但运典痕迹过重,反倒似赋笔质实,后文的“长道”更是坐实了意思,读来有失况味。
可否粘身不费泪——“不费泪”首先“不”字于体例是出律了,其次这句话本身有待推敲。
无需寻盏笑摇头, 岁岁观花心里醉——结拍承的尚属给力,但是结句“心里醉”略嫌平平。
这首词给我的感觉是,有心写出那段“落花香满衣”的意思,并且字里行间都能找出线索,但词毕竟是含蓄为上策,在炼字炼意上,要注意收放有度。
【二】《卜算子》文/幽谷居士
月下杏花羞,帘外梨花俏。
为睹仙姿懒画眉,却被莺儿笑。
欲走又回头,怕惹群芳恼。
一任残红落满身,只把痴心表。
【淼焱老师评】
月下杏花羞,帘外梨花俏——起拍两朵花,有点啰嗦。
如果是以景起兴,则一拍两句的景语最好隔的远一点。
为睹仙姿懒画眉,却被莺儿笑——为睹仙姿,这仙姿又为何出来?是不是宾语缺乏铺垫呢。
如果此仙姿指的是上面的花,那么在演绎上,好像缺乏挪腾,感觉紧凑凑没什么灵动。
欲走又回头,怕惹群芳恼。一任残红落满身,只把痴心表。——幸好结拍还是扣住了题面,但是有点泛泛,像流水从上到下,哗啦啦,倒满了一潭。
【三】《喝火令》文/语过天晴
燕剪胭脂雨,莺啼缱绻春。
薄衣轻履沁香氲。
犹记浣花溪畔,纤手掬清芬。
渌水曾留影,青芜渐掩痕。
几番惆怅立黄昏。
又见波横,又见月如银。
又见柳腰舞,露冷望风尘。
【淼焱老师评】
首先,这首词在体例上,“又见柳腰舞”这里应该缺了一个字,又见柳腰低舞?
这首喝火令在谋篇上,倒是有点特色。第三句“薄衣轻履沁香氲”就破题了。
“犹记浣花溪畔,纤手掬清芬。”——这一层是一笔虚写。上片寥寥几句就见开合,这很值得表扬。
“几番惆怅立黄昏”是一合,虽然与前文的挪腾不是太大,只不过时间上的转变,但是这一句引出的后文还算步步紧跟。
缺点也正在于后面跟的太紧,“又见波横,又见月如银。
又见柳腰低舞,露冷望风尘”——这一系列的“又见”,只不过是前文“燕莺”、“渌水”、“青芜”云云的衍伸而已。如此的景语陈列,可以让作品生色,但是词意之蕴藉,恐怕寥寥,我的建议是,三个叠字句领起的可以带点情语,以增添作品之真味。
【四】《南歌子》文/夜雨
东风迎旧燕,
桃花吹满头。
谁家年少闭双眸。
纵是湿了衣袖、也停留。
野径铺层锦,
香衣结上愁。
依稀软语梦中羞。
饮尽这壶好酒、谢桥游。
【淼焱老师评】
这首词有点北宋味道,读来铿锵疏宕,流畅轻快。
东风迎旧燕,桃花吹满头——“燕”其实飞回来的,都是旧的,不用过分修饰。
谁家年少闭双眸。 纵是湿了衣袖、也停留——这几句其实挺带感的。只是”年少闭双眸“,又是为何?这在语言逻辑上有待推敲呢。
“野径铺层锦, 香衣结上愁——“层锦”应是对“上愁”,只是“上愁”的话有点生造。
其实不用”旧“字,换个其他典雅一点字来修饰,或可灵动一些。旧燕,有点质实。
依稀软语梦中羞。饮尽这壶好酒、谢桥游——这几句也真心很带感的,就是这“梦中羞”似乎前后都有些无援哈。
饮尽这壶好酒、谢桥游——这个长句在炼字上还可斟酌。
总的来说,夜雨这首词还是比较切合“落花香满衣”这一题面的。至少看得出才蕴意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桃花吹满头湿了衣袖、也停留。
【五】《忆秦娥:一帘幽梦》 文/梦醒时分
今非昨,一帘幽梦清寒锁。清寒锁,几分春意,又随心堕。
醉将俗事浮尘裹,凄风冷雨季交错,季交错,飞红满地,柳烟摇落!
【淼焱老师评】
这首词的题面是“一帘幽梦”,于作业要求而言,有点出格,我就说几处炼字的问题吧。
又随心堕——“心”是个泛泛的意象,它不具体,所以往往寄托于上,多是局促狭隘,很难让人有联想或共勉。
就像很多人喜欢用心语、心曲、心颜云云,古人写词一般不会这么用。
醉将俗事浮尘裹——这句的裹字,太险了,可以改改。
凄风冷雨季交错——这句其实在全文中是最吃紧的,其最大的作用是后三字的叠句要显出回环跌宕之致,因此在用字上力求干净利落而于情境不隔。季交错,希望你再斟酌下。
【六】《唐多令:落花香满衣》 文/我本执着
春色过东墙,空余一段香。
问花魂、又在何方。
追忆纱轻明月下,凭栏望、影犹长。
绿径独徜徉,闲情指上量。
那清风、吹入罗裳。
拟向江南寻绣景,襟袖上、蝶飞翔。
【淼焱老师评】
这首词也挺带感的,节奏上十分爽朗利索。
这首词也很近北宋风格,情感的线索十分清晰,景物的编排十分晓畅。
春色过东墙,空余一段香——后句非常好,既补足了前句的意思,又留出了很大的空间,为后文的叙意作铺垫。
上片极其顺溜,一气旋下,几无嚼齿,“凭栏望、影犹长”“长”字用的很警。
绿径独徜徉,闲情指上量——后句“量”字非常好,把虚无的情感量化,是词境跃动的关键。只是前句的“徜徉”可以斟酌下,相对后句,力道弱了些。
那清风、吹入罗裳——那字可酌,并不是因为口语化,而是“那”是个语气助词,于前文缺少勾连。
襟袖上、蝶飞翔——“飞翔”要好好推敲,一是流俗,二是用在结句味道不足。
总的来说,“我本执着”这首词,应该是今天全场最符合要求的一首了。
【七】《踏莎行:落花香满衣》文/秋@韵
弯月初眠,晨风又扰。
残红满地春光老。
青枝抚遍复凄然,双眸泪隐谁人晓。
花事无凭,花期怎料。
幽情乱绪心头绕。
无言且把落英埋,不教馥郁来时少
【淼焱老师评】
秋韵这首,其他比方炼字谋篇什么的,我不多说。就说这首词的格调,太过低沉,于表,有失题面的要求,于里,有失词的意、境还有心。
残红满地春光老:残、老,暮气太重。以至于词的发端声情折损大半。
双眸泪隐谁人晓:此为哀而伤,怨欲乱。
乱绪云云:实在引人感叹,但对于读者来说,仅此共鸣而已。本学期的重点在于修心,我给大家出“落花香满衣”这个题目,就是为了想让大家从悲愁中搜索欢愉,从失望中发觉希望。这更可以看作是一项人生课题,需要各位用你那颗词心去好好思索的。
【八】《木兰花慢:落花香满衣》文/粉菱
问几番风讯,吹尽了旧时鲜。
数楼畔花飞,枝头香落,衣上春残。
可怜剩脂断粉,向青川点点散朱殷。
深碧愁添碎锦,东君漫设离筵。
寒漪轻激梦无端。
绮影坠虚栏。
任柳外亭长,笛中梦短,都咐啼鹃。
望得春来春去,奈天涯不见故人船。
往事如花瓣瓣,余情似水涓涓。
【淼焱老师评】
用长调来演绎“落花香满衣”的意境,可谓是相当合适的。
粉菱这首的结构,应是以散文化入词,也就是即景即情,行文运意,围绕题面展开,这需要老手才能为之。
“问几番风讯,吹尽了旧时鲜”发端抒情,“尽”字是全篇词眼
接下来的“数花飞香落、衣上春残”、及至下片的“不见故人船”云云,都是围绕这个“尽”字展开。
“尽”的是“花落往事”,“余”的是一些难以道出之情。
这首词通篇的谋篇非常得当,只是结句的“余情”有失清空之致。因为通篇的演绎,不乏“情”之体现,结句不妨淡笔或虚笔带过为佳。
【九】《调寄喝火令》文/琴声雅韵
缓缓歌声里,悠悠岁月深。
玉音牵动那时心。
丝韵织成幽梦,飞梦可堪寻。
杏雨曾侵树,梨云欲染襟。
夜深思绪总难禁。
忆也风轻,忆也月深沉。
忆也两情相悦,一笛寄芳音。
【淼焱老师评】
琴韵这首词写的非常优雅婉转
是听着歌写的吗?我就说,这应该是听着歌写的,有点到哪是哪的感觉。但是不能否认,这首词的语感相较琴韵之前的作品要来的强一些这首词对于题面来说,是隐隐切合,因为含蓄的很深。
也许知音能读懂但是对于非知音来说,要理解这首词恐怕有点困难因为你的三个“忆起”,在前文的铺垫很是不足。虽然隐隐可见比兴,比如缓缓、悠悠、岁月深、梨云等等的线索,只是在情感上,渲染的还不够。
特别演绎到“两情相悦”,此处最是突兀。建议你在“丝韵织成幽梦,飞梦可堪寻”这一拍仔细推敲改改。把你想表达的中心意思,以两句隐括。
你看,黄庭坚的那首,上结拍的两句是,“烟水十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如果他的上结不这么抒情,那么下文的一连串“晓也”根本没人能懂对不?
【十】《蝶恋花:落花香满衣》文/云锦江枫
一片红云飘岭树。
水上风来,远送芳菲缕。
四面只闻莺乱语。
青衿单薄独来去。
昨夜轻雷池上雨。
满地梨花,隐没来时路。
试问穿帘沾袖絮。
韶光坠影归何处。
【淼焱老师评】这首蝶恋花也是很见北宋风格特别是“水上风来,远送芳菲缕”这一拍,很见出风骨;“四面只闻莺乱语。青衿单薄独来去”前句还算工稳,后句的“单薄”、“独来去”在炼字炼意上可酌。
过片的“昨夜轻雷池上雨",我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历来借句的规则所谓借句,就是借句中的情、境或意。但最上乘的不是借,而是彻彻底底的把原句中的你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偷过来,变成你自己的,术语叫做”化句“。离我们较近的纳兰性德最擅此道,各位课外可以多多了解。
再回过头来看这句“昨夜轻雷池上雨”,实际上这句嵌在整首,于意于境于情,都十分合理,只不过欧阳修的原句太深入人心了。我们不用去管他,自己借着舒服就行。
满地梨花,隐没来时路这句承前文“雨”的意脉,夜雨未干,梨雪又落,这其实是个很凄美的意境试问穿帘沾袖絮。
韶光坠影归何处:后句结的十分精彩,“坠影”很见功底。只是前句“沾袖絮”炼字可酌。
另外,起句的“飘岭树”也可推敲。
总的来说,云锦江枫的这首词,还是比较切合题面的,相对我本执着那首,还要含蓄一点,如果在声情与节奏的表现上更能跌宕铿锵些就更好了
【十一】虞美人(寄调落花香满袖)文/如玉
晚风吹送花如雨,漂泊知何处。也曾潇洒立南枝,执手相看春色、上罗衣。
韶华一梦悠悠远,今共谁消遣。黄昏时候怕登楼,料是寒鸦啼遍,似清秋。
【淼焱老师评】
虞美人不好写,要我说起来比《清平乐》还要难些。清平乐是上下两片换韵,这个虞美人是一拍一韵,一韵一转,越转越深而且每句的韵不同,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使人读起来嚼齿不连贯。
如玉这首,在谋篇上看得出比较小心谨慎,上片便抒情到位,“也曾潇洒立南枝,执手相看春色、上罗衣”这一拍加上发端,实际上整首词的意、境、情已经演绎到位了。
好吧,再勉强接上一点,“韶华一梦悠悠远,今共谁消遣”中,“今共”云云还是承接的比较稳妥的,幸亏有了这“共谁消遣”一问,不然后文实在很难接上气来了。可是,后文却承了一拍于情境都隔太远的“似清秋”云云,实在可惜建议结拍还是立足于眼前景物,重囊轻解或可提升不少格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