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7|回复: 1

[三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三期基础班第十五讲(绝句的语法和表现手法)——讲师:山野茶客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4

回帖

5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7
发表于 2014-11-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和大家说说绝句的语法和表现手法
一、语法
诗是语言的艺术,一般情况下是要遵循语法的规律的。但诗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因受到格律的制约,如字数、平仄、押韵等,所以在语法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倒装。就是为了平仄与押韵的要求,将符合语法要求的词、成份及句子通过后语前置的方法,这就是倒装。主要有:
        (1)词的倒装。有些词,根据平仄和押韵的需要,对其前后顺序进行颠倒。如:天地、东西、千万、斗牛、古今、往来等,这样的颠倒并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如杜甫的《出郭相访》:“还往莫辞遥”,这是为了平仄的要求倒装;贾岛《戏赠友人》:“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这种倒装,既是平仄的要求,也是押韵的要求。 (2)成份的倒装。即把句子成份按语法应在后面的,放到前面了。 其一,主谓倒装。如魏征《述怀》:“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应为“古木寒鸟鸣,空山夜猿啼”。 其二,主宾倒装。即宾语前置。如祖咏《望蓟门》:“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第一句应为“积雪生万里寒光”。其三,补语提前。如:“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按正常的语序,应是:“风折笋绿垂,雨肥梅红绽”,这里的“绿垂”与“红绽”都是补语。(3)句子倒装。有的是半句倒装,有的是整句倒装。如张仲素《春闺思》:“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应是:“昨夜梦渔阳,提笼忘采叶”,因为昨夜梦到了渔阳,以至于在今晨仍然在想着梦中的情景,而忘了采叶。再如孔仲平的《寄内诗》: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按一般的顺序应是: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虽然这样写诗意上也流畅,但显得过于平直,没有韵味。而将两联转过来,意味就大不相同。这样的句式,我在有些同学的作业贴里也有过同样的建议的。
2、成份的省略  绝句的语言要特别精炼,它的每一句都有字数的限制,且要符合声韵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够精简的字词,要尽量精简省略。(1)省虚词。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与“入”字后都省略了“于”;“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在“蔓”与“花”字后各省去一个“因”字,“弱”与“轻”字后各省去一个“而”字;“南山晴有雪,东陌雾无尘”,“山”与“陌”之后各省一个“虽”,“晴”与“雾”后各省一个“而”字。
(2)省实词。如明谢榛的《秋闺曲》:“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这“倚楼人”后面省去了“捎书”类似的文字;王夫之《补落花诗》:“尽情扑翅欺蝴蝶,塞耳当头叫子规”,这“欺”后面省去了“人的”。
(3)省平行语。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枝”后省了一个“传”字,应该是“桃叶传情竹枝传怨”;同理,“西涧流水东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其实应为:“西涧流水东涧流水,南山云起北山起云”。
(4)省人名、地名、书名等。当然这里能简省的都是有名的。如:“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玉关”就是“玉门关”,省了一个“门”字,但人们仍然能明白;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指的是“王导”与“谢安”,大家都明白的。
3、互文
诗中有些字词本应合在一起用的,但有时却因字数、平仄等限制,而被省略了,有点类似于“省平行语”,但这种省是前面省了后面有的,后面省了前面有的,互相表意,所以叫互文。如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全句意思应该是:“万壑树参天、响杜鹃,千山树参天、响杜鹃”,前句省略了“响杜鹃”,后句省了“树参天”;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应是:“东园载酒醉,西园载酒醉”,“东园载酒”后省了“醉”字,“西园”后省了“载酒”。
二、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此理解,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文。
1、赋。赋法,即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叙事伯,直写景物。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唐以前的人们,赋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含蓄,赋少也。
如项羽的《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一首表现英雄末路、敷陈其事的悲歌,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用在绝句中的赋法唐以后不多,但也有很多名篇。
如李清照的《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其实就是对项羽自杀乌江写实,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看法。
再如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交结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
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揭露金钱对人心的侵蚀,势利对社会的污染。通篇议论,纯用赋法。
再如一位网友的《山居》:  
                曲涧泉流满,轻岚石卧深。
                晚风随意处,曾有数声琴。
直接描写山居的景物与相关联的事物,让人感觉其中之美。而且此诗不仅状物,还能做到由风声传琴声,改变前两句直接状物的写法,做到起伏、曲折,给人以美感。
2、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
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一,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
再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
其二,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如文天祥《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
再如唐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本诗是朱庆余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给张水部(即张藉)所写的一首诗。以新妇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张征求意见。通篇都是都是以比体写成。
张藉接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的大意是说朱庆作像一位采莲的姑娘,长得漂亮,歌喉又好,别看那些姑娘穿得很华美,但不值得人们看重,她们怎么能抵得上这位采莲姑娘,她那美妙的歌喉,一支轻歌就可以值上万金啊。从而打消了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朱庆余的诗写得妙,张藉的答诗也是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千古佳话。  
  其三,借喻。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
如林岫的《母牛叹》:  
                洋奶原来国货装,国人崇外助奸商。
                犊儿换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
以“太郎”来比喻外国的事物。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这里借汉时的匈奴,指与唐交战的外族;魏绛为春秋晋国大夫,借指友人魏大。
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其中的迁客指的贾谊,贾谊以年少才华横溢名闻于朝野,遭到权臣之嫉,被贬长沙。这里,李白就是以贾谊比喻自己,借贾谊说自己。这在唐时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以说汉喻唐,如《长恨歌》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是汉皇,但其实就是借指唐玄宗。2)比拟。这是一种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如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是把物比作人。把春雨后的花草拟人化,芍药会有情含泪,蔷薇会无力卧枝,把它们写活了。 再如李纲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是把人比作物。把自己比作病牛。再如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
                去风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这是以物比作另一物。诗中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其原因是什么,则让读者自己想象。
(3)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这也是一种绝句中常用的方法。有横比与竖比之分。
如袁牧《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是一种横比,以不同人之间相比,用唐玄宗、杨贵妃长生殿别离与平常百姓别离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了作者重视和同情普通民众的思想感情。
又如肖永义《答友人》:
                旧梦随风散作文,文章秋水待浮尘。  
                十年窗下三千纸,不及歌坛一曲新。
这也是一种横比。诗人用十年艰苦所写的诗文,与歌坛上歌星的一支新曲作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如李清照的《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情似往时。
这是纵比,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拿十五年前的事与现在相比,时过境迁,今昔不同,对比鲜明。崔护的《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拿去年与今年相比,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3、兴。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1)兴者起也。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全诗或段落开始,先说些同要说有事物无直接关系,或没有明显联系的话,但却有启示的作用,引导下文。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面两句起兴,写少女不知道愁是什么,高高兴兴上得楼来,这本来都是与“闺怨”无关的,可是上楼后忽然看到杨柳了,想到折柳而别,送“夫婿觅封侯”是错误的,如今自己独守空房,由此产生了怨。再如某网友的《莫愁湖上泛舟》:
                轻泛卢家少妇舟,一池碧水润如油。
                其中多少离人泪,底事湖名唤莫愁?
此诗前两句写景,似乎与愁无关。可是从第三句开始,写由前面的景物,想到了泛舟离别,因而此湖叫莫愁(当然事实上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叫莫愁湖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里给的是一种感慨)。  
(2)兴而比也。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诗经的开篇第一首《关雎》就是一个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开篇写水鸟相爱,联系到男女相爱,以水鸟相爱来比喻男女相爱。兴与比都有之。在绝句中这种写法也是比较普遍的。如《爱莲说•似水》:
                似水韶华似水流,人间风雨本无由。
                君当归去侬当醉,从此潇湘不尽秋。
前两句既是兴起,写枯荷流水,又是比喻人情似水而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117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1-6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20: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