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4|回复: 1

[三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三期基础班第十二讲(起承转合详解)——讲师:亚伯阳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4

回帖

5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7
发表于 2014-11-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逍遥狂 于 2014-11-5 18:52 编辑

  起要平直
   “又叫起调、发端、起句、起手。我们通常把绝句的第一句,称之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于截然分开,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首要任务是宣示主题,其次则是为全诗定调。
    起句,常用的写作手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
       如王勃的【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题为【九日】,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
        又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题为【虢国夫人】,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
     2、暗起-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
       如于谦之【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题为【咏石灰】,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又如黄巢【菊】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为【菊】,并不不直接道出,只是暗中点出题意。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一般是借景起的比较多
          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
     又如韩翃之【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先以景陪衬,引出主题。
     4、景起,借景物起句,应用比较多。或即景生情,境界阔大;或刻画气氛,用做烘托。
      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又如: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再如: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这里需要讲下,诗的起句,未必是第一句,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起句有时候可以是两句。
先景后情,情景相生。那么这个景一般就是在刻画情景来烘托氛围。
    以上几种起句的方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往往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是我们起句的目的之一。尤其是绝句,绝句篇幅短小,要在起句的时候就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
     5、反起不从题目正面写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如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6、引起,引起是说以眼前的景物,即景生情。
         如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这个和前面的景起略有不同。这种是即景生情。
    7、兴起,兴起—--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有两种表现形式。如李频之【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8、起句发端突兀
      这类手法,多用精警之句来打动读者。
比如子建的 一首诗的开头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这句的意思是说太阳下山,本身意思没什么,此类手法多是把作者的强烈感情溶入到大家常见的平常景色当中,来抓住读者,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起句的方法,如用问句起问,承句或者承转合都在回答,还有很多起句的方式,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很难给这些起句的方式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归纳。正所谓文无定法。
    诗的开头,是统领全篇的。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凤头之说。我们介绍过的方式有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法,都力求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绝句的篇幅很短,须珍惜文字,总的说来,第一句就应切题。切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名之为直切,第二种名之为意切
   李白就是一个长于采用直切切题法写诗的大诗人。如
   《峨眉山月歌》:起句为峨眉山月半轮秋
   《望天门山》:起句为天门中断楚江开
   《早发白帝城》:起句为朝辞白帝彩云间
    这种将诗题中的关键词语直接嵌入绝句第一句之中的切题方法,就叫直切,也就是我们讲过的明起。有的诗家称这种方法为承题、为点题,叫法虽不同,其旨却是同一的。
    所谓意切,即在诗的起首一句中,见不到标题中的任何一个词语,但其语意却是切合诗主题。诗人有意隐隐地将题意融化在诗句之中。
王建《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请小姑尝。   
  王之涣《登颧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使用的也是意切起句手法。常用的意切起句法以下面三种为常见:   
    1、起兴法。
      所谓起兴,就是先咏他物,借物寓情,触景生情,以引起所咏之词。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筑关防边,汉守关备边,这是古代汉民族的日常历史任务。因守关,曾产生过很多很多可歌可泣的边塞诗歌。《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别离也。诗以秦时塞月,汉时边关起兴,既切题,又能引人产生联想,细细咀嚼,耐人寻味;历来被视为最美最好的起兴诗句。     
    绝句因篇幅短小,用起兴手法开头的并不多见。长篇叙事诗,长篇抒情诗则多用此法开篇。著名的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就是用起兴法开篇的一个成功范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诗人用孔雀不忍离去,导引出弃妇刘兰芝的悲剧。
    2、写物写景,烘托气氛法。
       绝句以写景写物为开头,较为常见。如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不仅起句写景,承句也写景。以随风飘零无定的杨花和悲痛啼血的子规起兴,来渲染浓厚的感伤气氛,以寄寓作者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与李白送王昌龄诗,其起句手法,当属同一机杼。
     3、用疑问起句。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即题设问,下得飘忽突兀,振起全篇,暗点诗人对时序暗换,秋季突来的惊悸与悲哀。(李梦生语)
    诗的起首一句,如何写,方法很多,如何运用,须具匠心,应即情即景,灵活剪裁,既要平直,但又不堕平庸。

     
二、承要舂(chong)
     写作诗词与写文章一样,开头既毕,就应立即围绕主题展示题材,造像造境。绝句的是集中展示题材的关键部位,须认真对待。
    何谓舂容?舂容就是文辞引物连类,穷尽变化,宫商相应,金石和谐,雍容畅达;所展示的题材,所应刻画的形象,具备独特的典型性,分量重,劲头足,像美意浓,意境融彻,既生动逼真,又最能传神达意。
    岑参有一首叫《逢入京使》的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读这首诗就让我们回到了公元749年,看到岑参远赴西域任职,他告别长安城中的妻儿父母,驱马踏上漫漫征途。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路上,遇上了一位老相识,立马交谈,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要托他捎封家信回去。《逢入京使》这首诗可谓是岑参当时实际情况的真实纪录。   
    诗的第一句写眼前实景。故园是指远在长安城中自己的家,东望,指长安在西域之东,路漫漫是指道路没有尽头,尘土飞扬。
    岑参远谪边关,道路艰辛劳累,东望故园,思亲思乡之情急切深沉。急切深沉到什么程度?诗人不用很深很苦想念得快要死了这些抽象字眼;而把一组眼在流泪,双袖在滴泪的镜头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典型情节,典型场景;用典型场景,用典型生活细节做诗句,这就是舂容
    所以,绝句的,力度要大,味道要浓。展示的题材要丰富、生动、典型;所描绘的形象要丰满、完整、高大;所造的意境要深、要美、要融彻。
    古代诗人对决不轻忽,因为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
   介绍承接的几种写法:
     1、并列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内容并列。
     如唐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句写朱雀桥的草花,次句并列写乌衣巷夕阳,有对仗的美感。
     2、因果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内容有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的关系。
     如唐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首句写女主人驱赶讨人喜欢的黄莺,这是为何?次句承接首句写打起黄莺儿的原因:因为你在树上啼叫会惊醒我的美梦。
     3、连贯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是先后连贯关系。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二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首句写故人向西告别黄鹤楼,次句则承接写然后去扬州。
4、递进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意思更进一层,是递进关系。
   如唐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首句写诗人被贬岭南,在空间上隔绝家乡;次句进一步承接写时间上也隔绝,杳无音讯,加强了诗人遭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乡亲人的不尽思念。
      5、比兴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是比兴关系。
   如宋朝林升《题临安邸》一、二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首句写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次句承接写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金人夺取汴京以后,南宋君臣只好从北方迁都到杭州避难),在西湖上仍唱歌、跳舞,到何时才会停止?他们正如楼外楼一样,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还是唱歌、跳舞!用了比兴手法去承接,强烈地讽刺了无能的南宋政府。诗人的爱国情操颇深!
    此外,还有其它承接开头的写法大家以后自己留意一下,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诗的承接,应注意与题目相关合,并紧接起句的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如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题为【瑶瑟怨】,其主旨在一字。诗中却无字,而从梦不成叙起,用反起之法,承句紧接起句,用碧天夜云衬映出梦不成意态,语意方能连贯。说明承句要和起句紧挨着,不能跨度太大,要是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例外,比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所以承句如何写,要和作者的布局及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关。绝句的承接,还是上面那句话:要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如果说,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都在起句上了。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承句,就可以写的浑厚,雄壮,气势磅礴。总之,大家要记住,承句,顾名思义,就是承接起句,要承接的紧凑。作为起句的进一步描写,笔墨多是为主题情感渲染氛围,一般多是以写景为主。
    我们上面讲过并列式承接、因果式承接、连贯式承接、递进式承接、比兴式承接。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反接法。反接法,采用与上联(或上句)相反的意思来突出主题。如王维的《鹿柴》,首句说空山不见人,次句却说但闻人语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
三、转要变化
    绝句的第三句与第二句,是用来展示题材,塑造形象,刻画意境的。如果说第二句所刻画的形象是平面图象的话,行文至第三句时,就必须变换角度,采用全息摄影术,刻画出三维的立体图象。如果第二句写外貌,第三句应转为写精神;如果第二句既写了外貌又写了精神,那么第三句就应转为写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如果第二句写的是静态,那么第三句就应转为写动态……总之,要以主旨为中心,或转换角度,或转换场景,或转换意绪,或转换气氛,或转换……我们来看一首绝句:
     司空曙《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以淡泊闲雅的语句描绘江村情事,风韵天然。全诗扣定不系船三个字。
    起句点出夜钓归来,懒系渔船。次句承上说明地点、时间与人的心情,补充不系船的原因。
   三、四句转换角度,宕开一笔,不继写钓鱼人的活动,而写不系之船,以纵使领第三句,写风吹不系之船;而后再翻过一层,以只在相呼应,另辟一景,写第四句,说船不一定会被风吹走,即使吹走了,也只在芦花浅水边,无须为船而担心。
    如果说,诗的第二句提供的是一幅渔人夜归图;那么第三句则是渔船被风吹向芦花浅水边的画面。两幅图画都是江村生活的典型写照,它们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但不雷同,不重合,这就叫转要变化
    在此还须指出,江村月落正堪眠所提供的是由动入静的生活画面,纵然一夜风吹去则是由静到动的场景,两组镜头之间有一个跳跃,既有情感跳跃,也有情节跳跃,场景转换。这个跳跃或转换不能太近,不能近到没有距离,不能近到没有区别,但也不能太远,远到离题千里。这种情节的跳跃,场景的转换,也属转要变化的范畴。
    这首诗,这样勾勒,起承转合机巧自然,流转圆润,在曲折变化中,诗意不断深化。   
    很多诗评家认为绝句的第三句往往是一首诗的转捩点,这个转捩包括诗意诗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转捩,大家明白是怎么意思不?它本是流体力学名词,表征一种流动现象,转捩,即从层流到湍流的过渡。诗意体现在题材上,诗法体现在宕开一笔……翻过一层……另辟一径方面。
刘克庄《莺梭》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全诗通过对黄莺的吟咏,抒写热闹春光,生动逼真,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句,写春天里黄鹂在树丛中飞来飞去,将黄莺比作莺梭"
    第二句,将黄莺的鸣叫之声比喻成织布机声。头两句为直写。        
    第四句,向莺梭发问,洛阳如锦春光,须多少精力,多少时间方可织造而成。此句为想象。
    千百年来,人们都赞扬这首诗第三句的转捩,为第四句的水到渠成,架桥铺路,巧夺天工,不见痕迹。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教》中说,绝句之法,婉转变化之功全在第三句。苦于此处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真可谓中肯之谈。
   “转要变化,就是要起用新题材,塑造新形象、新意境。但这个,要围绕主题,要在起承基础之上,既要承前,还要启后,为结尾一句蓄势,作铺垫。
    转句是把你看到的景物由内心消化后,再组织一个非常得体的语言来说明,是你对景物的见解或者期望。这就是一个从景语转化为诗歌的,称转折,也叫发展,即把诗意推进一步,引向深入,来个突起,把诗境推到高峰。所以,转句也是最难写的,既不能转的太急,也不能转的太慢。转急了就会出现起承转合之间的断裂,转的慢了,就像没有转,平铺直叙了,大家知道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不管什么体裁的作品,都不能平铺直叙,要跌宕起伏。所以转句要的开,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或由此及彼。或由物及人。但要注意的是,既要荡的开,合句也要收的回。
     
    1、实虚转折。即第三句不顺承次句写实景,转折写虚。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句描绘夕照山实景;次句承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之景;第三句不再写实景,转为思索写虚:欲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吗?第四句收尾:应该不断攀登,迈上更高一层楼。暗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三、四句遂构成千古名句!
    2、抑扬转折。即一、二句已成奔涌铺陈之势,第三句略作顿挫,形成节奏起伏变化,为第四句蓄足复扬之力。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作者遇赦归途中。前两句诗意奔涌直泻;第三句转折写岸边景物,先抑一笔旁景;尾句复扬,表现了诗人脱去劫后的轻松心情。
    3、因果转折。第三句不顺起承句续写,而侧重与第四句构成因果关系。
      如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渲染了送别的气氛。第三句转折另写劝酒辞:请君一定干了这杯酒吧;第四句道出原因:西出阳关后就难遇到这么知心的朋友了!中国古时的酒文化里也包含着忧伤、惆怅、鼓励和劝慰,一切尽在酒杯中。
    4、景人(或物)转折。第三句不顺起承句写景,而是折向写人(或物),为第四句铺垫。
      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一、二句咏山及原野,已到奇寒季节。第三句转折写一披蓑衣、戴斗笠的老者形象,为第四句蓄势。于是,在孤寒天底下,树立一个忘掉一切,专心垂钓的孤高清傲、凛然不屈的渔翁形象,令人敬仰!
    又如刘禹锡《乌衣巷》的三、四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句、次句写了桥边花草和巷口夕阳之景后,第三句转折写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物):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现在飞燕去哪?第四句写燕子随便飞入了普通百姓家。燕子作为历史见证者,强调了今日的居民不同于往昔,暗示了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5、进一层转法。推进一层,又叫做层层递进,是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但必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而第三句即从“潜入夜”进一层着笔,转为以不觉中感知,也就是进一层转法。
    6、退一步转法。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却下”二字既能呼应上文之“生白露、侵罗袜”,又能照顾下文“玲珑望秋月”句,退一步的转法,也有起句和承句写过去时刻,转句回到现在的。大家可以尝试着应用。
    7、反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例如唐代贾至的一首诗: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借用东风、忽言有愁,与上文之意完全相反,即为反转法。
    8、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例如
  种桃道士知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知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两句写景,第三句结合题目的转法,但是这个没有扩大范围,只是结合。还有的就是扩大了范围,
    此外,还有第三句转折写地点、发议论、写事情、用典故等等,不在此一一举例了。
    总之,转句是主观意识上的衔接承句。转句是从承句转折来的。承句的景便是引发转句续情的重要条件。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片林子,那么转句就是林子上空的一层云彩。它是来自于景语却超出景语的一层意识。有了这层意识,我们何愁不会给读者一个思维力的空间呢?初学者,往往在转句中发生断裂。大家要掌握并合理运用这些写作手法,做到学以致用。
四、合要有味
    起承转合的合句就是合一篇的终结之意。要根据开始确立的中心思想,来确定结句以什么为主。可以以自己为主,可以以景为主,也可以以情为主。总之,“诗言志”,合句收场可以是对上文景与情的收场,也可以对上文的情再作延伸,就是语言尽了,但是由语言所制造出来的意境未尽,让读者读完全篇后,会根据个人的情况往更深处感悟。是情景抒发到一个极致后的感悟。其实,合句就是合题,就是包容,包容起来了才是一个整体。如果诗的题目是全诗画面的一个标注,那么合句就如同标注的立意体现。
    合句不要拖泥带水,要紧接转句,干净利落。这就要求,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句的意境上。以一字或两字接转句,使其连接、不断裂,要以意为上。可以明示,也可暗示,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不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也就是说,诗歌的“合”,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明确主旨,拓出远神,感染读者,抒发情怀,勾起读者遐想等收结全诗。正如宋朝洪迈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明人谢榛也说:“结句当如敲钟,清音有余。”
    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也就是解决议论文中“怎么办”的问题。但又必须与文章开头形成照应,正反两方面论证后,文章结尾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重申文章的论点,这样既可照应开头使结构完整,又可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最后根据情况或提出解决的方法,或发出号召,或作劝勉等。
   结尾,有以下几种方式:
1、抒情收尾。即通过抒情议论,升华意境。
          如杜牧《赠别》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此诗抒情的结句,是点睛之笔。读者不难想象,那彻夜淌滴的烛泪,不正是男女主人因离别而在伤心流泪吗?蜡烛尚能“替人垂泪”,离人之悲,更何以堪!意境深远,韵味绕梁。
    还有比较出名的一首:
      题鹤林寺僧舍 [唐]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2、以景收尾。即以景结情的写法,往往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洞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诗是以景结情的佳作。结句季节是春天,时间为夜晚,地点是郊外渡口,行人及船夫皆无,空空的渡船只剩悠然、漠然了。掩卷之余,读者仍能感悟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矛盾心情:选择出仕,自己有志改革却力不从心;选择归隐,不正像水急时的野渡横舟吗?景中含着扰人的忧思。
     又如:《黄鹤楼闻笛》唐 李白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再看一首: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设问收尾。即以发问、反问作结。问得巧,发人深省!
       如李白的《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此诗通过结句的明知故问,诗意拓展了:写出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不仅美在蛾眉,更美在一片等待中产生哀怨的苦涩、纯真的相思之情。巧妙一问,还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美人怨恨的原因是什么?是单相思?还是男子另有春花月?……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矣。
4、根据题目收尾
    根据题目收尾一般有三个方式:
    A、就题目收尾诗,一般是指命题诗的扣题。
    B、从题收尾  也就说根据题目我们写出的某些情感或思想来收尾。
    C、就题目用虚笔来收尾。
    比如老杜的画鹰
    结尾是“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意思是说鹰从画上下来去搏击凡鸟,来衬托画鹰的人的高超画艺。
    诗歌的结尾,除上述四种常见外,还有陈述式: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还有对比式:如李白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对仗式:如柳中庸的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还有用议论来结尾的等等。   
    综上,一是“以景结”: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二是“以情结”:即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是“以理结”: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如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卒章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村居苦寒》的结句:“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由人及己,表达了内疚之情。《轻肥》的结句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四是“以问句结”。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
    结尾应如何去“合”,笔法很多。这里用景、情语收尾要注意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但最终离不开一个原则:合,必使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回味无穷。总之,起句和结句。要做到一点就是“起的自然,结的深远”,首尾相映。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起承转合这种章法布局是绝句最常用的写作手法。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起承转合是为文章服务的。它们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总之,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这个指的是出人意料,有新意等等。当我们表述的题材蕴含事物的发展顺序、情感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时,一般采用起承转合法。也就是说: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歌创作中的“起承转合”是很重要,但是,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就象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的:“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117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1-6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9: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