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8月25日品宋斋《前贤作品研习》【忆王孙】谢安棋墅 作者:张炎 主讲:才才
今天跟各位师兄师姐们分享一篇不是很出名但是本人却超级喜爱的词:
《忆王孙:谢安棋墅》【宋·张炎】
争棋赌墅意欣然。心似游丝扬碧天。
只为当时一著玄。笑苻坚。百万军声屐齿前。
(一)简介:
先介绍一下张炎:张炎(1248-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晚年归隐杭州,靠在四明书肆卖卜维持生计,落拓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再介绍一下词中的主人公----谢安。汉赵的刘濯率军攻长安,俘晋孝愍帝,西晋灭亡,汉赵雄踞中国北方,公元317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
前秦,别称苻秦。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历六主,共四十四年。氐族苻健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
当时苻坚兵力强盛,战场上颇有忧患,诸位将领相继败退。谢安派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随机应变和敌军交战,常打胜仗。后来苻坚率军号称百万,在肥水驻扎,京城震惊恐慌。于是任命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玄进房间问他计策,谢安神色平和,毫不慌张,回答说:“我心里已经有谋划了。”接着就没声音了。
谢玄不敢再说,就让张玄再去请教。谢安于是就下令坐车外出去了山间别墅,召集亲朋好友,以别墅为注和张玄下围棋。谢安平时棋艺不如张玄,这天由于张玄心中害怕,就和他下了个棋逢敌手,还不能取胜。谢安于是就外出游玩,到了夜里才回来,指挥授意各个将领,各自担当职责。
谢玄在前线打败苻坚后,有驿站传送的战报送达,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看完信,就拿了放在床上,毫无欣喜之色,像刚才一样继续下棋。客人问他,他缓缓地回答说:“小子们打败了敌人而已。”下完以后,回到房间,心里太过高兴,过门槛的时候把木屐齿都弄折了都不知道。这老小子耍酷就到了这样的程度。
(二)《忆王孙:谢安棋墅》赏析:
我第一次认识张炎这个人,就是在古韵流芳诗社,第一次知道他的词是《八声甘州:记玉关》。看过之后,又看了他其他的一些词,觉得写的很棒,语感相当好以外,感情上相对淡漠,似乎总也走不进他的世界一样。直到有一次,高天流云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些《忆王孙》作品,在众多作品中,我一眼就把这首词挑了出来,至今仍爱不释手。
这首《忆王孙》就是以这个背景来立意的。这首《忆王孙:谢安棋墅》似乎是张炎的唯一的一首《忆王孙》,才才找遍了网上,也没有这首词的赏析供参考,那么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了,有不足之处,还希望老师及各位师兄师姐批评。
【争棋赌墅意欣然】:
起拍直接把镜头拉回历史,主人公是谢安,一个“欣然”将谢安的镇定刻画的十分到位,这种表情上自然,略带积极的恬静,悠然自得的气场,让人对谢安由衷地感服。同时也成就了一个典故词---赌墅。“赌墅”的典故就是始于东晋的谢安,形容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心似游丝扬碧天】:
各位看官看完第一句,有些可能会说,故作镇静吧?下句张炎给出了答案:“心若游丝扬碧天”。
这里的“游丝”,是指飘荡在半空中的,断掉的蜘蛛丝。就是要说明一点:轻,无负担。光有轻还不够,下面的“扬碧天”更是把这种状态向上推了一层:这么轻的一个蜘蛛丝,在蓝色的天空中游走,感觉到了一种毫无挂碍,任其悠游的空旷感。天之浩荡,蛛丝之渺小,形成的巨大反差是很有杀伤力的,一个“扬”字,又是柔中见刚。“心似游丝扬碧天”刻画谢安的心理状态字字精准,了得!
【只为当时一著玄】:
作者从这一拍开始,转为抒情。这一句既“承上”(只为当时),又“启下”(笑苻坚)。“一著玄”这三个字将“战事如棋”契合的精妙无隙。当时前秦兵多将广,东晋实力不敌,不就正是好比棋行绝路么?一招赢回全局,笔在棋中,意在棋外。一个“玄”字,传奇已经成就……
【笑苻坚。百万军声屐齿前】:
结拍可以用“超级、无敌、爽”来形容。谢安回到房间,高兴得过门槛时把木屐齿都弄折了都不知道。百万军声何其壮大?断屐之声是无法与之相比的。正是这两种声音的对比,将全篇收住了,任何事物的对比,都会产生效果。结句一样用两种声音的对比,造成了强烈的震撼,让人感到了谢安战术的强大和心理的强大。
和“萋萋芳草忆王孙”和“冷红叶叶下塘秋”相比,张炎的这首《忆王孙》容量极大,飘逸灵动。没有“零落江南”的萧索,没有“雨打梨花”的哀怨,有的是从容镇定的气场和一著倾局的飘逸。
如果三篇让我选的话,此篇无论在谋篇,笔法,视角上,张炎的这首《谢安棋墅》都占有明显优势,好似核舟一般,虽小却值得把玩,品味。
(三)结尾顺便介绍一下张炎的人物成就:
他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
其一生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张炎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其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文学史上,与姜夔并称“姜张”,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张炎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写的《词源》,在词的形式研上,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分。其论词的最高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清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