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3|回复: 0

[讲义资料] 沧浪风诗校第七期词班赏析课:【踏莎行】词牌溯源

[复制链接]

6

主题

32

回帖

1306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06
发表于 2018-7-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风诗校第七期词班赏析课:【踏莎行】词牌溯源

                                                                文:高天流云

    关于【踏莎行】这个词牌的来龙去脉,《御定词谱》中未见相关考证,而是将晏殊这首词作为创调正格: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在杨慎的《词品》中,指出其调名取自唐代韩翊的诗“踏莎行草过春溪”一句,但诗的作者或有误考,《全唐诗》中唯有陈羽的一首《过栎阳山谿》有此句,或许这就是【踏莎行】词牌名的由来:

    众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溪。
    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

    从近现代各种考证资料看,【踏莎行】是寇准自度曲这点是一致的,那么《御定词谱》中指老宴为创调正格,或许又是来源于某个被词谱编纂者看好的善本,其实这类情形对于四库版著述而言已是屡见不鲜了。既然《御定词谱》不提供相关考证依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其他资料。

    《宋史》载,寇准(961-1023)字平仲,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公元980中进士,公元994年任参知政事,深得太宗赏识,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侵宋,寇准力主与战,并促使真宗渡黄河亲征,在战争获得局部优势情况下,乘机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为真宗刚刚即位后的中原时局带来了几十年的稳定。但不久之后便被主和派宰相王钦若排挤遭到贬谪,晚年再度被起用并封莱国公,但很快又遭到大臣丁谓等挟隙报复,远贬道州﹑雷州,公元1023年病死于雷州任上,谥号忠愍。

    事情就发生在寇准贬居道州的某个暮春时节,有天寇准在庭院中摆宴约朋友共赏满园芳草,席间突然想起几句唐人的诗:“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于是当场制新曲一首并填词,将曲调命名为《踏莎行》,即刻教府中乐工演唱。这里所谓制新曲并填词,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自度曲,非工曲及精音律者不能为之,而寇准的音乐修养极高,其制曲创调的作品更不在少,这在《御定词谱》中多有收录。据《湘山野录》对这件事的记载:“莱公(寇准)早春季节宴请客人,自撰乐府词,命乐工演唱。”而寇准这首新调咏唱的正是暮春时节莎草离披,踏青寻芳之事: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关于这个词牌的来历,还有另一个稍稍八卦些的版本,与一位歌妓有关。说的是寇准被贬为道州司马后,又因得罪上司再度贬为雷州司户参军,从宰相到一个小参事,这个经历着实让他意志消沉,好在家底殷实,便整天沉迷于诗酒歌舞之中。据说他当时迷上一种曾流行于前唐的叫“柘枝舞”的西域舞蹈,这种舞蹈传至宋代已经发展成为几十人跳的广场舞,不仅场面宏大、气势非凡,而且动作热烈疾速。于是在初春的一个上午,寇准携小妾茜桃去踏春,正好看到一片青草地上很多人在跳“柘枝舞”,一时技痒难耐,拉着小妾下了场子。寇准时称“拓枝癫”,其痴迷程度自不必说,不仅舞风辣眼,舞技更不白给。当跳到兴起时,忽听到一阵清悦铃响,这是一位姑娘手腕上的金铃在摇动,人也如风一般旋转着,而舞到紧要处,身如飞雪般轻盈,舞袖翻飞似花瓣绽放,且眼波流转,曼妙含情,接下来一万余字的心理活动就可以省略了。。。总之寇大人与这位女神激烈对舞之后,鼓声骤停,赢得满堂喝彩,老大人神魂飘飘,一高兴就赏下了一匹丝绢作花红。一匹丝绢!这在北宋当时的市价可是一两纹银啊!出身贫苦的小妾茜桃心里不悦了:平民家的女子辛苦织一年的布也只能赚到这么多,而歌妓们晃臀扭腰、娇莺一啭就轻松到手,这钱花的忒不值!于是写了《呈寇公》二首规劝之:

    其一: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其二:
    风动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苦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据说寇准看了,不以为然的和了一首: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尊前听艳歌。

    小妾茜桃读了之后很生气,转身就走了。寇准本是个脾气刚烈的人,被小妾放了鸽子当然不爽,不过转念又想,踏青本为取乐,何必把自己搞得不快呢?看着眼前的溪水芳甸,他忽然想起唐人“踏莎行草过春溪”的句子来,于是制曲填词,自唱自乐,从此便有了【踏莎行】这个词牌: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很奇怪于这首普遍认定是创调之作的词,却在《御定词谱》中完全没有记载,就连陈亮甚至名不见经传的曾觌的作品都作为【踏莎行】仅有的两个变体收录在例词中,其原因实在是无从知晓。而【踏莎行】这个词牌后来又出现各种沿革与变奏:

    贺铸词有“谁调清管度新声,有人高卧平阳坞”句,易名为《平阳兴》;又词有“不辞寸断九回肠,殷勤更唱江南曲”句,易名为《江南曲》;又词有“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更名为《芳心苦》;又词有“兰桡明夜芳洲泊”句,更名为《芳洲泊》;又词有“紫箫闲捻度新声”句,更名为《度新声》;又词有“微云度汉思牛女”,易名为《思牛女》;又词有“年年有子惜馀春”句,易名为《惜馀春》。看来贺梅子不惟擅写【青玉案】,【踏莎行】更是酷爱。
    另赵长卿有词名为《柳长春》,按律即【踏莎行】。曹冠也有两首词名为《喜朝天》,依谱即是【踏莎行】。

    【踏莎行】的词牌来历就讲到这里,布置一下本月词赏析作业:

    请大家自选一首宋人【踏莎行】作品进行赏析,作品时间可以随作者跨代,如宋人在宋末元初作品亦可。希望大家赏析的时候,能从多角度入手,将作品的深度与作者情怀紧密关联起来,放到历史、文化与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一个全面细致的解读。最后交作业期限为6月28日24:00,由词班班长负责收集整理,公开赏析课将安排在下个月初,请大家抓紧时间。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6: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