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1|回复: 0

[讲义资料] 沧浪风诗词学校第七期综合班作业【眼儿媚•暮春】7-12首点评

[复制链接]

6

主题

32

回帖

1306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06
发表于 2018-7-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风诗词学校第七期综合班作业【眼儿媚•暮春】7-12首点评

                                                                                                                             文:高天流云

7、【眼儿媚•暮春】

红褪芳消惜春残,信步绕林园。
绿阴苒苒,青梅小小,霞晚嫣然。

发稀帯减今回首,何处忆当年?
垂丝堤上,飞花影里,心底诗笺。

评:
    这首立意好,以自然暮春意象引出下片人生暮年之思,上景下情结构分明,转折承接很是自然,章法脉络清晰,唯一弱处在于遣词的精准与语感的熟络。
    如“霞晚嫣然”、“发稀帯减”等,达意或能读懂,语感则偏生涩,非词家语路数,读来少有词味。
    关于这类遣词问题,还有“信步绕林园”之平白直硬、“心底诗笺”的现代范儿,都跟词家语整体风格相左。若写作始终徘徊在这个阶段不能再上一层,则虽有胸臆,手中亦无好句,终还是写不出好词。这又再一次证明加大研读量才是精进突破的关键。



8、【眼儿媚•暮春】

飞絮撩人落花天,斜雨洒郊田。
身临野暮,心怀意绪,耳绕啼鹃。

吟梅赏雪仍如昨,转瞬又春闲。
无人村渡,一堤老柳,两鬓吹棉。

评:
    全篇写景,下片远胜上片。
    起句费墨,飞絮、落花取其一即可。后句“郊田”也属赘笔,或用“郊天”?“野暮”、“耳绕啼鹃”系生造,“心怀意绪”凑句更兼费墨。上片鼎足对仗很是艰难,其实无需勉强,相邻两句对偶即可。
    下片延续写景,过片“仍”、“又”两个虚字用的不错,使转折之意顿生,而结拍最好,画面感鲜明,点赞!
    关于结拍的意象,“吹棉”与上片的“飞絮”、“落花”重义,严格说已算硬伤,此乃美中不足之处,且“老柳”对“吹棉”亦乏工稳,整体还可再酌。
    全篇章法可循,下片能事转折,结也出了彩,已然成功一半。继续加油!



9、【眼儿媚•暮春】

瑶草葱葱柳生烟,鸥鹜一汀闲。
暖阳一片,清风一缕,匀入繁弦。

谁知风雨百千指,偏打小栏杆。
平沙万点,落红无数,萍碎难圆。

评:
    平仄请自查。下片“百千指”不甚明白,若作拟喻,似有失熨帖。
    全篇描景,运笔布局深谙章法,语感语境圆熟,很好的一首小令,惟欠缺一个鲜明立意。
    这首铺述得法,读来也美,却总感觉难以留下很深的印象。一首好的小令当有意脉可循,而以一个鲜活警醒的立意来引领读者的观想与揣度,是作品从入眼到入心的唯一界限。



10、【眼儿媚•暮春】

花事依稀草绵绵。南陌絮如烟。
啼鹃别岸,清箫楼阁,心绪栏杆。

东风一序春波远,那日送行船。
眼前泪眼,手中纤手,山外青山。

评:
    下片“一序”费解,何不用“一去”?这首依然上景下情,稳健的谋篇路数。
    全篇重点是以景喻情,遣词立意皆属上佳,意境尤能浑圆,先点个赞!
    结拍应该是想尝试出新,可惜虽出了新意,却没能达到效果。
    用这种叠字叠意的句式收篇,在意象与遣词的选择运用上有着较高的要求。这首结拍所使用的三种意象都偏于质实,前两个意象过于粘连,难以宕开,以致第三个“青山”的意象相对跳跃过大,令整拍的叙意一刹扯散,与整篇词意的绵密风格形成了反差。
    其实这类结法需要意象间的层层递进和虚实交错,不仅能宕得开,还需要每个意象间的次第关联作为收束,此即刘熙载所谓“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故这里虽为一拍之用,也须符合我们前期讲过的叙意三原则:蕴藉、虚实、收放。



11、【眼儿媚•暮春】

无奈东君意回銮,又是小楼前。
乱风逐絮,飞红向晚,过雨生寒

青梅曾撚同文酒,别去已三年。
芸窗独倚,锦筝闲却,紫燕空还。

评:
    下片“撚”可用熟字。
    这首小令同样依照上景下情布局来写,遣词凝练流畅,意境清圆,起句、转折和收篇章法俨然,结拍尤好,其怀人之思深蕴,余味隽永,意在篇外。
    虽结拍对仗稍欠工,终是瑕不掩瑜,先赞再推荐!



12.【眼儿媚•暮春】

幽径斜风柳依依,兼有落红飞。
青山晚照,丛林啼鸟,羌笛声微。

他乡一梦经年去,又睹尽芳菲。
三更伏案,五更寒影,万里清辉。

评:
    这首不是综合班作业,应该是大班漏评了转给我的,顺便评一下吧。
    起拍“兼有”二字赘笔。小令叙意,字字玑珠,不应受现代语法影响。
    “羌笛”突兀不实,本篇极尽江南春意的描述,明显不是边塞风格,且此拍对仗问题也不小,再酌。
    “又睹尽芳菲”这种现代语法要注意了,词家语应该这样用:“又睹芳菲尽”。
    下片对仗尚可,惟上景下情结构没能构建好。过片虽由写景转入抒情,但后文“三更伏案,五更寒影,万里清辉”却叙意不明。若单纯写景,则无端插进三句,前后不搭,更难作收篇之用;若以景融情,又乏意脉贯穿,读来不知所谓。这种情形应该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所致。
    整篇来看,作者似有真情欲寄,却涩于表达,看来今后会有一段打基础的路要走。建议多研读和赏析古人作品,结合平时理论课与每期作业练笔,达意能力将逐步加强,而持之以恒就会不断提高,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7: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