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社课 点评老师:陈逸卿
01.雁阵 作者:蝴蝶庄生 霜风由北近,雁字正南飞。 披月潭留影,拟人云作衣。 寒深情不减,夜倦羽相围。 羡有成群乐,衡阳一并归。 点评:中二联精警,五律魂魄在焉。 02.雁阵 作者:景之 江头天欲暮,枝杪叶初黄。 孤浦生秋水,云长横夕阳。 风沉新羽弱,影落旧关凉。 唳竭声声慢,唯余心上怆。 点评:中二联有神。风沉新羽弱,影落旧关凉。大好。结亦动情。 03.雁阵 作者:上官婉清 叶落西风紧,云空大雁还。 两行長复短,一字写犹删。 前路不辞远,归心未许闲。 此番捎信去,何日近乡关。 点评:云空大雁还犯题,“两行長复短,一字写犹删。”句虽新而少意。倘改为“人字大难删”便意足矣。前路不辞远,归心未许闲。后句好,不辞远本雁之常态,不写亦罢。 04.雁阵 作者:汪章和 展翅云天上,含辛觅自由。 前行同奋力,相顾绝忧愁。 不怕征程远,担心恶箭留。 今能鸿愿结,人字望中收。 点评:诗句弊多议论,同奋力绝忧愁不怕远,竟全盘说出,便无意境。人意参与太多雁亦会郁闷的。 05.雁阵——暨《2017年赞比亚华人华侨国庆、中秋晚会》 作者:紫梦 万水何曾隔,千山群策梭。 披霜人字写,成阵愿为和。 多少衡阳梦,几场烟雨歌。 图强凭振翅,奋发送蹉跎。 点评:加副标题会妨碍意境之生成。群策梭太隔,以下便难于回归雁阵了。
06.雁阵 作者:雨夏清风 守望梓堪怜,流年未种田。 轻车袍泽尚,巧手见坤乾。 四野悲秋色,荷塘枯倾眠。 云端鸿影远,偶作至天边。 点评:开篇当入雁阵。守望梓堪怜,流年未种田。轻车袍泽尚,巧手见坤乾。离题远矣。梓堪怜,枯倾眠句不明。 07.雁阵 作者:一朵云 放眼长堤外,层波逐落霞。 舟行风瑟瑟,雁过影斜斜。 欲寄乡书去,但消游子嗟。 半江烟雨色,何事惹蒹葭? 点评:雁过犯题。意境清寒,而雁阵亦当描摹并给力。切题为诗之最要。 08.雁阵 作者:邱长友 露湿江南柳,蝉鸣落叶枝。 胡天霜降后,星月雁飞时。 怕见惊慌影,相呼意恐迟。 杀机充满地,不敢恋仙芝。 点评:怕见惊慌影,相呼意恐迟。杀机充满地,不敢恋仙芝。 语义太重而失温柔敦厚。前后意境迥异,露湿江南柳,蝉鸣落叶枝亦为闲笔。 09.雁阵 作者:姜树国 一字冲霄汉,人行荡矢风。 憩身江渚上,振翼彩云中。 来往循时序,枯荣有志恒。 胸怀仁义礼,智信傲长空。 点评:冲霄汉与振翼意重。憩身,有志,胸怀,智信都非写雁,太人性化亦非关雁也。即便雁拟五常之德。 注:雁有拟人之处,具“五常”之德;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 10.雁阵 作者:日_月 西风千里路,穹顶雁成行。 别意征人远,伤心一字长。 排空秋落寞,清唳月苍凉。 惊起平沙夜,群群非故乡。 点评:意境苍莽,合为雁阵也。颔联当对仗,群群非故乡意不甚明了。
11.雁阵 作者:清贫乐 (之一) 塞北高寒地,秋霜满目黄。 莽原驰烈马,郊野牧群羊。 雪降燕然树,风吹荷藕塘。 仰头看大雁,列阵去衡阳。 点评:可开篇入题。
(之二) 湖边秋瑟瑟,沿岸雨溟溟。 客栈船将到,鸣蛙鼓未停。 枫亭黄叶树,天幕墨丹青。 雁去衡阳路,凄声细耳听。
点评:意境凌乱,蛙与黄叶树不当在同一时空。
(之三) 朝辞结苇滩,列阵远高寒。 同为迎春鸟,谁怜候雁鸾。 雄心飞险路,展翅越山峦。 秋到衡阳好,翌年仰脖看。 点评:仰脖看,候雁鸾不可入诗,诗自关雅赡。 12.雁阵 作者:蟾宫醉客 队形虽有变,方向必牢遵。 自律求完美,成规达至臻。 为情甘舍命,知礼懂抽身。 二字书明训,天高只一人。 点评:求完美,甘舍命,知礼,雁乎?人乎? 13.雁阵 作者:晨风 秋高心共赴,嘹唳向天横。 去国三千里,思南九陌行。 风中堪比翼,云上正零丁。 征影排空过,炎凉避一程。
点评:意境开阖,寓意幽微。三千里九陌行,堪比翼正零丁对仗未工。 14.雁阵 作者:水边沙外 大漠西风至,寒沙朝夕移。 日鸣愁野阔,夜宿恨云垂。 生计若无累,命途胡不知。 当思衡水返,列列复参差。
点评:愁野阔已非雁之精神。生计若无累,命途胡不知,转句突兀。 15.雁阵 作者:天涯客车 一 辽天来万里,结队正南翔。 云气薄堪翼,斗星阑入荒。 已然临楚地,倏尔过衡阳。 贶得三秋意,何当一啸狂。 点评:云气斗星对句未稳。临楚地过衡阳,地理可宕开好。
二 君向朔方望,征鸿万里翔。 寒云拥关塞,霜气入冥荒。 趱行无日夕,迢递过潇湘。 天秋一为唳,高下亦疏狂。
点评:五律开篇尾字用仄好,不必入韵。寒云拥关塞,霜气入冥荒。好。
16.雁阵 作者:吟魂 比翼三千里,匆匆为底忙。 西风鸣瀚海,霔雨阻高冈。 形影同寒热,菰芦半翠苍。 人间究离合,感此迫中肠。
点评:或有寄托,然诗当以雁阵贯于终始。霔雨阻高冈,亦非雁也。形影同寒热自好,菰芦半翠苍则有些勉强。且有失对仗。结句信知有寄意也。
17.雁阵 作者:三味堂主人 一字写蓝天,南征顺自然。 风高无倦意,霜重不知眠。 戏水鸳鸯逐,流霞朝暮迁。 欲投千里外,衾冷有谁怜?
点评:五律首不入韵便能陡峭起来。中二联与雁阵颇远,切题最要。 18.雁阵 作者:心淡薄冰 一 抖擞向云际,寒秋逐寂风。 千程观水碧,万里荡霞红。 未惧山川远,何曾意愿空。 心怀仙境地,夜夜眷无穷。 点评:向云际,山川远意重复。千程万里对仗太近。眷字无来由。
二 列阵飞千里,巡航过九重。 深秋声遣唤,远岭意相从。 月下纤纤影,溪间寂寂风。 何妨凄雨碍,归意一心同。 点评:中二联好,凄雨碍生涩。
三 抖落寒风去,红尘影结双。 思家寻绮梦,展翅越清江。 敢挑山程远,还随岚雾涳。 柔情千里伴,霜雨一肩扛。 点评:柔情千里伴,霜雨一肩扛。非雁也。 四 凭任狂风啸,天呈一字奇。 相逢寻梦处,义结返乡时。 莫怨寒霜降,且由萧雨欺。 从来天路远,未顾险情随。 点评:凭任狂风啸,天呈一字奇。相逢寻梦处,义结返乡时。 好。萧雨生涩。结句语义与前一联意重。
五 一字千峰过,深秋万里飞。 迎霞穿碧水,越岭逐清晖。 未恐天涯远,犹思故土微。 悠悠舒白羽,默默影相依。 点评:颈联费词。雁本不辞远也。
六 抖翅长空越,穿云似水鱼。 霞飞携艳日,月起落荒庐。 一吻红尘定,双交白羽梳。 天遥浑不觉,风雨又何如。 点评:似穿鱼,一吻,小巧而无意味。雁阵本非此也。
七 寂寂晴空阔,潇潇劲影铺。 光明穿陌岭,星暗卧蒲芦。 纵使风尘漫,亦将心愿趋。 天遥程未改,一字过荒芜。 点评:一字过荒芜。此首好此一句。
八 浩宇随风咧,长歌振羽齐。 穿云烟色舞,望月草丛栖。 路远须恒志,情高拥彩霓。 山程虽险峻,往返未曾迷。 点评:此首可删。随风咧何其拙也。 19.雁阵 作者:海上生明月 不叫也凄凉,苍空字一行。 年年征汉塞,日日望衡阳。 去意迎寒积,归情嫌夜长。 西风筵晓月,零我一身霜。 点评:开句太随意,以下尚好。筵字小巧当换。年年日日对简单而乏味。 20.雁阵 作者:水月清华 寒秋霜叶落,荒野雪鸿惊。 瘦影浓云伴,劳形薄雾征。 南归波渺渺,北望泪盈盈。 愁苦无人解,风中不住鸣。
点评:开篇好。北望泪盈盈,人乎?雁乎?无端也。
21.雁阵 作者:谢郎 问尔飘零客,南归何所望? 呼儿逾塞漠,携侣过潇湘。 连阵天都隘,并飞羽迹长。 衡阳终有梦,或许是吾乡。 点评:连阵天都隘,并飞羽迹长。最好。此句当在颔联。转句过渡到人之思乡,这样给结句铺垫始足。呼儿拟人犹过焉。 22.雁阵 作者:洗心斋主人 排空横雁字,劲羽向衡阳。 分晓朔云冷,行程阵列长。 远征栖渚泽,小憇逐花光。 谁道传书客? 牵情是北乡。 点评:首句当避雁,中二联犹好。结亦有意味。 23.雁阵 作者:湘上散人 吹雪朔风烈,排云人字来。 行能循次第,唳莫辨欣哀。 北海余泥爪,汾河遗土堆。 长征誰解意,岂独为莓苔? 点评:开句好。唳莫辨欣哀。汾河遗土堆隔。长征誰解意,岂独为莓苔?此结意好,而落到莓苔莫如落到菰米。莓苔并不十分关乎雁也。 24.雁阵 作者:赤岸柳 何须动金鼓,过雁自成行。 日落飞云冷,风高一字长。 哽鸣留缱绻,瘦影入苍茫。 知汝向衡岳,忧心在北方。 点评:开句好。哽鸣一词生涩。缱绻与雁亦非现成。结颇有寄意。 25.雁阵 作者:雪芬飞 天际列成行,同心聚一堂。 半山枫叶醉,八月桂花香。 雾里归心切,吟边雨夜长。 秋风收不尽,一梦到衡阳。 点评:天际列成行,同心聚一堂。半山枫叶醉,八月桂花香。与雁阵远。雾里归心切,吟边雨夜长。秋风收不尽,一梦到衡阳。尚好。全诗意境为一整体方好。
26.雁阵 作者:桃熟流丹 列队穿云表,施施人字长。 无心于渚岸,有梦在衡阳。 瀚海没天际,秋飙冷面庞。 任凭风雨急,我自向前方。 点评:前四句好,转句突兀,冷面庞与我之出现,使雁阵整体意境被隔断。诗之寄意应在乎微茫之间也。 27. 雁阵 作者:傲啸客 南征写天幕,队列入青空。 排阵肖人字,战霜迎冷风。 有粮田亩垄,不语弋人弓。 渡远唯思北,图南却向东。 点评:天幕青空二词意重。“排阵肖人字,战霜迎冷风。”此为已然,无需写。有粮田亩垄,不语弋人弓亦无关雁阵。渡远唯思北,可也,图南却向东似亦无端。 28.雁阵 作者:莫大 秋凉今夜起,雁阵已成形。 织赋横天宇,成书栖水汀。 领头身健硕,断后影娉婷。 梦里衡阳远,朝朝不得宁。 点评:织赋不解,成书下蓼汀可也。结落到朝朝不得宁格局已小。 29.雁阵 作者:一苇 雁阵天空上,蹁跹高复低。 一行离瀚海,万里薄云霓。 声共秋风远,影同衡岳齐。 衔来双锦字,月满小楼西。 点评:中二联颇好,切题而关情。结以双锦字出,更见玲珑之意。首联当排宕而出,所谓蓄势也。而雁阵天空上,犯题亦费词。蹁跹高复低,写雁阵亦显弱也。 30.雁阵 作者:安全东 不堪飘泊苦,岁岁呖声干。 月色三分老,秋风两翼寒。 衔芦当避缴,列阵固多残。 为问衡阳役,心情浩已澜。 点评:中二联意境清寒幽邈。而首句怜雁之情先出,有碍于拓展意境。境为整体,一以贯之。结有为问衡阳役句,情之参与便已足够。而心情浩已澜句乃为直抒胸臆,虽为一法,未若作答前句。为问衡阳役,经行几倒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