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雅赏析作业
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⑶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⑷怎生得黑:怎么熬到天黑。
⑸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⑹了得:包容得了。
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期间赵明诚又不幸病故。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学习体会: 此词是作者李清照后期制作的,面对万物萧索凄清的景色,作者在百感之中发出内心的感叹,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由外境及内心,层层递进。若有所失,若有所寻而又无所寻得悲凉心境,被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十四个叠字,富于音乐美,抑扬顿挫,声调悲怆,气韵流动,朗朗上口,无疑增加了词的感染力。
同时作者那亡国之恨,沦落之苦,孀居之悲让人生愁的心境,也不是直接去说明的,而是用人体的五种感官意识去表达的(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 如:淡酒. 黄花堆积.乍暖还寒.雁过也.怎生得黑.点点滴滴等秋天意境层层铺开,通过它们来喧染气氛, ,衬托心情, 虚实相结合,描写愁苦之怀, 细腻传神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感情世界。最后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发人深思,让读者心灵的也受到了震撼,无疑更增添了词的感染力。
正因为作者运用妙词的叠用写法,同时结合秋景一片萧瑟的景象,加之悲凉情感的喧泄,一气呵成,而成就了一篇古代诗词史上旷世之作。词家言长 ,词讲词家语,词讲词味。这词与诗的写法区别所在,也許就在这儿。
(因学生文化水平低,国学知识薄弱,只是说些肤浅的认识,更谈不上是赏析,让大家见笑了。说得不当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