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57|回复: 0

[讲义资料] 沧浪风诗校词班五月第二次作业点评(下)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074

回帖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7-6-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风诗校词班五月第二次作业点评(下)


12、【釆桑子.逛街】文/浪漫花园

闲来无事商场走,这里溜溜。那里溜溜,闹市疏街到处游。
时装总是迷人眼,爱上无由。一并兼收,八百千儿买个悠。

评:
    “溜”字落韵。
    写“逛街”这类大众题材,需要有一些较为鲜活细腻的视角,这首却没能出什么新意思,寄托也谈不上。
    上片白句开篇,俗白风格一直延续到上结,“溜”字容易给人形象不堪的联想。使用俚语需要极深厚的雅词功底,不能简单的非雅即俗,走所谓的俚词路线。  
    歇拍“疏街”二字,似满篇俗句忽现一雅,即被“到处游”一记老拳打落尘埃。
    过片俗化了唐人诗意,而“一并兼收”也不伦不类,不如“一并都收”,至少将俗白坚持到底。结句“八百千儿”,将“千儿八百”倒过来用,说明口语也开始被生造,而“悠”字明显凑韵。
    小令题为《逛街》,若从闲适心情上作文章,取一两个趣味鲜明的意象场景进行构意和寄寓,谋篇就应该大有可为。但这首只写买衣服这一个场景,且表达上怎么看都是有钱任性的挥金快感。如果这也算作业要求的“写一件快乐的事物”,填词恐怕从此无格调可言了。
    自古俚词与谑词,其实是词人在深厚雅词造诣上的一种风格嬗变或者偶尔的演绎,目的是用活泼风趣的语言效果来表达某些特定的情感元素,如陶然天真的人性追求,或对时事的针砭讽刺等等,其实是以“俗”在演绎“雅”。而初学者达不到这种情怀境界与写意能力,也强行这么用,自然容易流于肤浅、轻佻甚至粗俗,所以一定要慎重。



13、【鹧鸪天.中奖】文/水边沙外  

墨镜遮颜皂雨衣,电台询访任人知。作骚犹为钱千万,弄巧还惊脑呆痴。
人在世,事无奇,三姑六舅步先移,门环惊醒黄梁梦,一券忙中已过期。

评:
    上片“呆”字出律,词中对句待工。
    起句描摹很细,但“皂雨衣”三字废墨,雨衣何需管皂白,“墨镜遮颜罩雨衣”岂不更好;“任人知”不明何意,是“怕人知”么?“作骚”乃骂街语,重酌;“弄巧还惊脑呆痴”,这其实更接近第一人称的叙意方式,似自况又似自污,若依前意统一为第三人称,可用“弄巧还嫌脑微痴”,也不至太粗俗。
    过片作论转折其意,情节也忽然一变,“门环惊醒黄梁梦”刹那间令虚实互换,很精警的笔法,而结句“一券忙中已过期”的收篇效果也不错。
    整篇虽浅白,蕴藉无多,几处遣词还待细琢,但格局尚稳,将财富之梦作了合适的情节演绎,尤其结拍点破虚实,将全篇沉闷一扫而光,可谓救篇之笔,赞一个!



14、【喝火令.初夏】文/龙的传人  

草色随春老,云霞逐日深。絮飞莺唱漫舒心。田野麦扬波浪,流水作歌吟。
彩蝶枝头舞,清风拂我襟。眼前幽处不须寻。莫怪烟消,莫怪雨丝侵。莫怪暑来春去,岁月有知音。

评:
    《喝火令》这类词牌基本可以算是中调,对于六七十个字的篇幅而言,若还是按照小令那样只重景语寄托,无疑将大量堆砌意象元素,读来便觉空泛。
    这首词笔不错,结拍也基本符合词牌体例之摊句法,可惜词意寄托不明。
    全篇描完众多景物之后,结句“岁月有知音”便劈空飞来,而待玩味时,篇章已尽,更无余韵,结句几成赘笔。此为不作铺垫之故也。另外,上片“莫怪”二字也前后不搭,读来煞是可疑。若是为收篇造势,又明显与结句不在一个调上,构意还须再琢。
    填词最重立意,即所谓谋篇第一。很多笔下生花、只比不兴的词,读来意象层层,却过目即忘,原因就在于表达空泛,缺乏鲜活人意,如同一具行走的华丽僵尸。既然词无意不活,那么一旦立意,叙意手法就当谋定而动。自古情语易写,景语难描,而小令多以景语为寄托,故小令之难犹胜中长调,其道理便在于此。
    这首语感流畅,读来清丽柔婉,但构意上全无脉络章法可循,即便有所寄,也不知来处。另外全篇都用小令写法,景语叠床架屋,却寄蕴未深,更少有情语铺衍。似此不以立意为骨架,意象堆叠再华丽,也无非空中楼阁,一旦篇尽,即刻崩塌。所谓过目即忘就是指这类词。拙见参考!



15、【浣溪沙.乘飞机】文/青心

铁翼横飞直上天,追风吐雾过层峦。霎时身在白云间。
俯首江如镶玉镜,凝神山似滚泥丸。想来我辈赛神仙。

评:
    “泥”字出律。
    这首格高意短,大气粗糙,属典型的青心体。
    起句见高拔,“横飞直上天”的意象却似幽浮之空间跳跃,反正空气动力学原理无法解释。个人觉得可以相信科学,改作“铁翼横空直上天”。二三句流畅,上结“霎时身在白云间”尤其不错。
    过片视角转换,“江如镶玉镜”又打破几何学桎梏,创造性引入空间折叠理论,抛开实证大胆创新,为传统诗词的意象运用揭开了崭新一页。但如果把“镶玉镜”改为“镶玉带”,是否会扼杀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心有惴惴焉。
    过片两句的立意皆得高阔之意,惟“凝神”二字感觉凑对,建议再酌。
    结句为全篇唯一煞笔,似凑无所凑,读来甚是无味,更谈不上收篇。建议全句重琢。
    但是整体看这首还是不错的,符合作业写欢词的风格要求,语感甚好,立意也稳,一旦打磨精细,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其实以词来写现代物象,出彩并不容易。为避免风格流于另类甚至怪诞,往往需要对传统诗词意象的外延进行适度扩展,使其在指代与蕴意上能充分满足现代物象的表达需求,在这一点上,这首词做的相当不错,至少没有把现代意象硬往里搬,也属难能可贵,赞一个!



16、【采桑子.初得菩提子】文/丝雨

菩提籽绿希为贵,奈裹层麻,玉面何查,求向红墙揭面纱。
轻撩一角秋波媚,催我心花,呼欲天涯,恨不飞身舞彩霞。

评:
    这首词标题与正文之间实在读不出什么关联。
    填词而言,适时适度的思路发散对一首好词的意象运用是很重要的,其蕴藉与婉约全赖于此。但发散出去的思路应当是风筝,无论放飞多远,线索总须牵在自己手上,最后要能收得回。而这首思路的发散,却看不到线索,似乎思路一去无回,也不管意象与主题是否关联、如何关联,反正一路写下去,抓住一个写一个,写到哪儿算哪儿,这并不是思路发散,只能算思路发射。通常不作谋篇,信笔而成,就是这种情形。
    此外,遣词有待准确。整篇比兴较为生涩,语义逻辑也乱,不易读懂,达意更多突兀跳跃。想来应该是初学,或者平时读词较少的缘故。建议今后重点加强对成篇的研读。



17、【少年游.老父八十三华诞】文/枫桥夜泊

良辰迎伴满庭欢,盈客笑频传。幼孙绕膝,锦堂萦乐,银发焕童颜。
琼卮漾蕴千秋寿,百盏畅犹闲。人与松老,意随云起,今日共年年。

评:
    先说遣词。“迎伴”、“漾蕴”属于堆砌造词,亦有废墨之嫌;“畅犹闲”达意欠精准;“意随云起”与前后意不搭;“今日共年年”的“共”字达意模糊。
    总的来看,这首词祥瑞萦绕、欢意无限,作为贺寿词,写成这样也很好了。通常应制的题材,立意章法都不作过多要求,但能应景,欢乐祥和即可。



18、【忆江南】(快意吴门咏三师:依次雪檐、一苇、高天流云)文/芦荻

石湖畔,疏影种花人。明月铺笺檐似雪,清风驭笔淼如神。南宋一缕魂。
唐风起,潮涌动诗怀。漫漫寒烟随浪去,翩翩一苇渡江来。花雨共春裁。
沧浪意,雁旅慕天云。妙语点开双蝶梦,箴言参破一枝春。书卷墨留真。

评:
    先代表本人与一苇、淼淼两位老师感谢芦荻诗友赠词。
    联章三首,虽前两首出律处不少,但笔下生花,极尽誉美之辞,着实受用哈,至少我自己觉得倍儿有面子。但是,这里绝非鼓励大家都照这样写。应制之作偶尔为之无伤大雅,多写则于学人无益。看词。
    第一首起拍以地名和相关典故起兴,暗喻所咏之人,可谓特点鲜明。很好的笔法!可惜后文流于泛意,“淼”字有些刻意附会,“南宋一缕魂”则显得过了,喻体欠妥,誉美未成已生惊悚之意。
    第二首除嵌入人名,全篇并未读出所咏对象的鲜明特点。“唐风”、“诗怀”看似沾边,但并非特有,也属泛意了。另外,“漫漫寒烟”欠妥帖,结句“裁”字也稍有凑韵。
    第三首意象运用颇为丰满,惟起拍两句并无关联,由“沧浪意”直接跳转至云天雁旅,读来甚是突兀,且“慕”字见凑。而双蝶梦(梁祝乎?)与一枝春(佛祖拈花乎?)两个典故,想来想去也没和自己联系上,或者是对本人期许?可惜点破情执与参透法执需要的是佛陀智慧哈,吾辈只能随喜赞美一下了。这首结句似乎没什么特定想表达的,只是顺着前意加上这么一句,凑了个“真”韵作结。
    整体而言,三首遣词流畅、对句工整,词笔还是不错的。鉴于遣词立意走的是应制路子,还是前面那句话,题材如此,不作更多要求。



19、【青玉案.丁酉年回老家过年】文/远方

烟花绽放东风软,流星雨,空中绚。辞旧迎新春满院。春联生彩,华灯明灿,一桌团圆饭。
觥筹交错心头暖,笑语声声乐无限。白叟黄童情缱绻。春来春去,山高水远,未负相亲愿。

评:
    上片“流”字出律,全篇对仗缺失。
    以景语开篇,“绚”字生硬,“明灿”废墨,但用其一即可。上结平白,蕴藉稍缺。
    小令过片通常以景情转换或者场景转换来拓展词境,但这首平铺而下,全无转折,布局已失灵动。下片“缱绻”多指缠绵之意,“白叟黄童情缱绻”读来甚觉怪异。
    全篇用描景叙事笔法,直到结拍才以抒情收篇,走的稳健路子。词虽无转折,蕴藉尤缺,几处遣词尚待精准,但整体叙意流畅,语感也不错,读来上口,点个赞!
    其实填词正该这样入手,先流畅其句,再深蕴其意,直至语义圆熟,最后渐得佳境。



20、【八声甘州·丁酉同学聚会】文/江枫

喜清和天气远来风,平湖漾轻云。问怀安河畔,观音洞口,竟是何人。一见隔窗执手,忍笑语频频。起舞劝君酒,共祝良辰。
且趁蓝莓初熟,采玲珑在手,紫玉濡唇。向花间鸿影,一瞥两心温。笑当时、子规声里,数落花,无语立黄昏。何须看、今同情处,正沐芳春。

评:
    【八声甘州】之谓八声,是指上下片八平韵,以同部之阴平、阳平韵字交替押韵,共用八个韵字,故称为八声。耆卿以八声为韵创此词牌,乃从【甘州】大曲中摘得此曲,以曲调谐以字音而成词牌。今人或有模仿,自是无可厚非,但须知其所以然。而至当代,曲谱佚失,已无可相谐之曲,若仍以四阴四阳为八声定制,则有过分拘泥之嫌。故本人以为,在弄清何谓“八声”的前提下,能以耆卿之八声法押韵自然最好,否则押同部平韵中的任意韵字亦无不可。
    这首词属于上述后一种情形,但句读领字、语法对仗皆合章法,看得出下笔前对词牌有过充分研究,值得赞赏!
    首句一字作领,写时序兼描景,开篇爽利,惟“远来风”三字稍凑,“漾”字犹可深琢。
    第二拍交代地点,“河畔”与前句“平湖”联系起来看,如言湖边河畔,地点表达有些模糊。“忍笑语频频”,“忍笑”之缘起全无交代,揣测又无头绪,若直描神态,只须“浅笑语频频”。歇拍“起舞”与“劝君酒”关联不明,更倒似读出一丝风尘味。
    下片别开一境,以采蓝莓作转折,情节忽变。“向花间鸿影,一瞥两心温”应指特定之人,而后面“笑当时”等句写回忆,更将此意坐实。“两心”所指何人?前后全无交代,读来却颇有暧昧之意。尽管下片故布疑阵似乎有所暗示,但“花间鸿影”所寄依然不明,或暧昧延续?
    结拍“何须看”三字,虚字未生实义,虚而无用,建议再酌。而“同情处”三字生造,更与今义混淆,何不用“情同处”?
    下片结语平淡,收于眼前,倒也不失稳妥,惟蕴藉稍缺,更未将前意之悬疑了结,读来空落无凭。
    整体看,遣句构意皆能流畅,语感甚好,格律准确。但叙事抒情上缺乏鲜明主线与逻辑关联,多头作意,因散而乱,以致人物关系模糊,寄托不明。



21、【诉衷情令.游园】文/花未

清秋云淡欲逾关,楼高难望山。斜阳暮草何处,院掩叶斑斑。
青地毯,小眉弯,拾金欢。寻常巷陌,人间深处,几树枫丹。

评:
    下片对句待工。
    这首仍然是遣词问题。篇中不乏生造与堆砌,意象凌乱缺乏关联,词义拼凑也较为严重,如“难望山”“叶斑斑”“金欢”“枫丹”等等。还有遣词拗口等一些音韵上的问题,如“欲逾”“院掩”等。
    其实全篇的大意基本上还是能够有所揣摩。虽然作者努力引用与堆造了一些雅词和清新幽静的意象,来构建心中希望表达的感受,可惜没能找到一个符合诗词美学要求的、合理的逻辑表达形式与感受方式。
    初学者在诗词语感全无的情况下写作,一般都会出现这种词不达意的情形。不必着急,随着将来读词量的增加,会渐渐对语感和语义的把握生出一些心得,相信会逐步改善的。



22、【采桑子.丙申喜得孙女】文/太极图

庭前翘首凝神伫,婴泣铿铿。婴泣铿铿,弄瓦之欢绕满庭。
嘟嘟樱嘴玲珑巧,笑靥萌萌。笑靥萌萌,入掌明珠送晚馨。

评:
    这首遣词问题与上面也有所相似,生造时有出现,如“铿铿”、“萌萌”、“弄瓦之欢”、“送晚馨”等。
    起句“庭前翘首凝神伫”读来费解,“翘首”是动,“凝神”为静,“伫”也是静,如果用这样堆凑的指令来运行电脑程序,怕是要宕机。或许作为一种激动和迫切的心情,时而翘首,时而凝神,这都是正常的,但在表达上就这么简单的堆在一起,连最基本的语法都不符合,达意就更加不知所谓了。
    至于“弄瓦”,原出自《诗经.小雅》,谓生男当“寝床弄璋”,生女则“寝地弄瓦”,这曾被鲁迅撰文狠狠喷过。古时得女称弄瓦,意为生女应当在家主织造,小时候只能放在地上给个纺砖玩,这与生男称为“寝床弄璋”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即便不将这种称谓作为性别歧视来看,至少也该与“欢”字沾不上丝毫关系。此外,“婴泣铿铿”这句读来也煞是怪异,但我不免忽发奇想,是否作者为了描写婴儿哭声响亮,才特意选了这个具有金属质感的象声词呢?看来也是情急凑韵哈。
    下片“萌萌”两字,不仅抛弃了文字古义,更突破现代语义范围,取了个网络流行语作形容词。如果照这样创新发展,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古典诗词就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寿终正寝。
    结拍“送晚馨”的“送”字,若按照古汉语理解应该是送走了,表达一种即时的行为结果,而现代语义却有陪伴渡过的意思,表达一种过程。这般古今词义混用,破坏了诗词的表达规范,常常带给读者理解上的困惑,恰如这首的结句,读完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常常说到的遣词问题,其实关系到构意、逻辑、意象、语法、词义、句势、语气、表达习惯等各个方面,只有在一定词学高度上对这些元素进行精准把握,才能做到遣词流畅、表达准确、比喻贴切,从而使语气语义精妙的定位到构意所需的效果与表达程度,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要达到这一高度,只能依靠大量的名篇阅读,不断强化词的语言感受,渐渐掌握各种语义的表达模式,对谋篇布局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总结。而不是习惯于没事聊聊天,涂几个鸦,碰到作业就凑一首交差,然后等着点评挨砖。长期习惯于这种所谓的学习,即便不是缘木求鱼,最起码也是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23、【采桑子.儿子获奖】文/风轻云淡

此生长恨身卑贱,多少风霜。多少风霜。万里寒窗娘断肠。
一朝春顾神州慕,梦唤儿郎。梦唤儿郎。一日千看泪满裳。

评:
    看题目应该是欢词,但正文读来却是悲风怒号,与作业要求背道而驰。
    单从写愁词来看,自古愁词讲究凄而不苦、哀而不怨,抒情重在蕴藉婉约,而这首却读来悲怨相续,句刀词箭,字字催逼,不仅蕴藉全无,情怀之凌厉更是可见一斑。此篇表达上已失词之法度。
    另外,过片“春顾神州慕”不知所谓,语义逻辑混乱,还须再酌。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6: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