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七夕”“百阙鹧鸪千张机,与君酬唱到川西”活动小结
为期一个月的迎“七夕”“百阙鹧鸪千张机,与君酬唱到川西”活动,到今天就圆满结束了,在这一个月里,大家挚情同享、欢乐与共,有“深红浅碧种诗怀”的绮丽,更有“云窗影瘦复重倚”的思念。今天,在这“风自徐徐情正酣”的“七夕”之夜,在这“夜空星灿炫长街”的银河两岸,我们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祈愿金针之巧心灵之巧莅临于身,我们更祈愿自然之爱和平之美诗词之美永驻人间。衷心的感谢各位诗友各位会员各位沧浪的同仁,感谢你们这一个月来对词版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不辞辛苦奉献出一曲曲至情至义的篇章,感谢你们所珍有的那一颗美丽而善良的心。让我们沐浴这玉露金风的清馨,举起手中的酒杯吧,但愿沉醉不愿醒。。。
一个月来,我徜徉在“与君一唱鹧鸪天”里,目睹着“沧浪风里千秋月”,遥想着“相逢总是不如初”,叹息着“边城冷月迎襟抱”,唯有“静坐云巅待晓风”。在“冰轮辗转流云处”,寻找“心灵走笔带疏狂”,期冀“诗心依旧寄天涯”,可惜“心生绮愿难圆满”“恨从花季未逢君”,只有“夜来别浦徘徊久”“惟期漂泊到瀛洲”了。 再见了,“堪怜一岁痴痴盼”的牛郎,再见了,“怨罢龙王恨玉皇”的织女,再见了,可以濯吾缨的沧浪。。。昨夕今夕“依栏明月来相照”“低飞鹤影渡横塘”,今夕明夕“从今不做多情客”“如来如去不如闲”。最后借用老师的词来作结:
采菊东篱觅小蹊。归田陶令我当追。把摇蒲扇驱蚊语,凭借荷风闻笛吹。
亭阁外,柳千枝。鸠眠莺伏正含怡。湖天一色平和夜,何处长吟七夕词?
十里秦淮十里秋。侵霜菊色正含羞。燕斜亭阁风三折,影落溪桥月一钩。
桃叶渡,柳梢头。六朝魂魄说来由。相思已驭云霞去,不许郎君再弄舟。
本次活动的最终总冠军就是: 亚伯阳——兰心
现将茶先生对他们的作品简评附上:
【迎七夕活动】亚伯阳、兰心唱酬第八、九两章简赏 茶先生
活动即将结束了,伯阳与兰心又端出了令人惊喜的佳肴。两位作品的特点已在前面评述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最后的收官之作,则让人又忍不住要说几句。
第一,造境之能。写词,无非是状景和造境。摹写实景谓之状景,而无实景虚构词境则为造境。很显然,这两章词作,无特定的现实环境,无可描摹,每一首的词境均是词人按内心情感虚拟的,但是却真切可感。而在词境设置中,又笔墨恣肆,所用意象不拘一格,纵横开阔,将各种元素化成意象,围绕情感主脉有序布局,避免了造境最容易出现的局促、狭窄的通病。不能不为之喝彩。
第二,貌离实合。第八章初一看,为咏物词,各种花成各种词,似乎与七夕毫不相干。但读下去,自会发现,各种花均围绕着末句“兰心”展开,花在这里成了情感符号——强化七夕情感的符号和载体。我们不必庸俗地、对号入座地把“兰心”仅仅视为现实中的兰心妹子,也许是,但我情愿把“兰心”看做词中的情感人物,就如诗经里的“伊人”,区别仅在于“兰心”比“伊人”更可感、更亲切。各种“花”——情感之花围绕着“兰心”从不同的侧面渐次展开,最终实现了七夕之夜情感之花的立体呈现,完成了有情人的情感价值定位。第九章,更是如此。如果说第八章还有“花为媒”的话,第九章则完全是没有显见的场景,各个词境互不相干,这是险招,很容易游离于活动主题之外。但是伯阳仍然以“兰心”为主线、以诗词交往为逻辑内容展开,把普遍意义上的七夕男女情感特定化,具体至诗词结缘的情感,更为可感、可信、真切。如此匠心,不能不叫人折服。
故,结合此前活动作品,欣然推举亚伯阳、兰心组合为本次活动总冠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