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鸛雀樓懷古
我獨矗立于黃河東岸,鸛雀名樓。
瞰浩茫茫無際,盡入千里平疇。
平疇盡處,渾不見秦驛險,晉關幽。
空見山勢馳驟如走馬,歷千年王權變滅歸逝流。
鳥飛不到東指處,堯封舜屬有殷懮。
華夏劫火千秋后,猶有遺跡一一為我留。
我來不見大河壯,空悲落日迄相嚮。
春風滿目不相識,化作煙波長滉漾。
我思不聞戰馬寒,割據當年勢漫漫。
壯士懮時秋風淚,江湖廟宇孰可安?
我夢不及盛唐遠,四海一家何蕭散。
不朽文章任吟嘔,亭臺處處皆歌管。
嗟矣哉,大雅百代孰傳承,今來勝跡幾人登。
閭巷盡聽下里曲,爭識大才王季凌。
我願百川同到海,歷盡滄桑文脈在。
同為盛世譜新詞,不衰斯文從此待。
懷古緬今費思量,中州莽莽道正長。
惟有名樓配名句,留與騷人說平章。
登鸛雀樓二首
一
巍峩百尺鎮蒲州,歷歷雲天一望収。
永濟毗連秦驛險,中條半倚晉關幽。
長河落日魚龍寂,古道西風鸛雀愁。
不信季凌情未老,請君同上最高樓。
二
望處駭然情未收,憶曾形勝壓中州。
四山垂拱日將昃,一閣高撐雲欲浮。
天意如星長北嚮,人心似水祗東流。
千年鸛雀如重返,知擬長留抑短遊?
訪南通狼山尋僊特特到狼山,萬里長江剩此灣。
孤嶂自橫雲作堞,眾峯環拱水當關。
南通滬浙海門外,東屏淮揚天塹間。
勝地由來宜駐足,紫瑯差可養吾顏。
雨中訪嗇園
煙吹仄徑散絲繁,一路蒼松到嗇園。
似此蘚苔滋毅塚,憶曾車馬滿高軒。
闔城茲日譽全節,空巷當時降半幡。
實業興邦多少事,尚餘功德在黎元。
由狼山步行至嗇園有得二首
一
狼山北望素雲浮,萬頃蒼煙汎綠洲。
欲問嗇園何處是,崇川半倚小洋樓。
二
劍山南麓小洋樓,風正飄搖雨正稠。
行到杉林青盡處,路人云是嗇公丘。
大秦嶺賦并序(花了三个小时写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
序:連日晦雨,俗事如注,曉來枯坐,忽念時已蒲月既望,適值“大秦嶺詩詞大賽”截稿日,遂自命以“大秦嶺賦”為韻,衍以成篇,雖突兀成文難免疏陋,然則讚美之辭皆出肺腑無疑。其辭曰:
巍巍乎源起昆侖而橫貫華夏,脊梁自限東西;
浩浩乎勢連嵩嶽而逈臨漢江,龍脈始呈廣大。
太白為其主干,終南是其洞天;
華山為其中樞,黃河是其襟帶。
奇峰峻石,數不完造化豐功;
流水清風,聽不盡天然爽籟。
李老君道以濟世,希夷妙旨何長;
王摩詰畫中藏詩,盛世彩章堪繪。
蓋聞此地根脈源長,七十二峪分甘陝;
帝王氣熾,一十三朝開周秦。
秦嶺之雄,千仞為小;
秦嶺之秀,百代同陳。
勢難登天,李青蓮之歌蜀道;
道冠福地,王重陽之創全真。
秦嶺之西,麥積山傲列四大石窟;
秦嶺之北,嘉陵江滋灌三省河津。
緣林而行,南夢溪物候正溫潤;
排雲而上,大別山空氣彌清新。
而或布道行醫,孫思邈之隱藥谷;
而或應時出世,姜子牙之釣渭濱。
自古風流,長安稱最;
至今旖旎,京洛為鄰。
八百里秦川,堪修國史;
五千年往事,可數家珍。
況乃茲地山靈水秀,為熊貓朱鹮之棲息地;
地險天長,乃黃河長江之分水嶺。
南北因其分野,五省藩籬豈虛名;
日星至此迂迴,三教文明咸留影。
兵家必爭之所,潼關天險難攀;
墨客徘徊之邦,驪山幽奇誰騁。
尤兼迷宮遍地,秦始皇偉略成空;
雁塔凌雲,唐玄奘禪心已冷。
更道不盡文景漢武,千秋功業究煙消;
貞觀開元,百代雄才只過境。
世道徒將風月稱,斯文孰與江山永。
嗟乎,平庸如我,登樓乏仲宣傳世之才;
壯志難申,臨閣無子安驚天之賦。
萬卷之書枉讀,原憲猶作蓬居;
三尺之劍未彈,馮諼應慚失路。
幽情徒在,安得費長房縮地之功;
勝地未臨,誰借樊梨花移山之具。
此時作序,空嘆尺幅難逾;
他日悠遊,惟願江山永固。
臨輟得句,聊為心聲;
千里之行,或在旦暮。
其句云:
巍巍秦嶺,鬼斧神工。
造福萬民,百代無窮。
秦嶺巍巍,烘爐之偉。
放眼世界,不知有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