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元量
供奉内宫历乱身,留燕客子耻遗民。
归南卜筑湖山隐,彭蠡匡庐哭有因。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汪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侍谢太后(理宗之后)和王昭仪(度宗之嫔),并与柴望、马廷鸾等有交往。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汪元量伴随三宫在北方生活了十三年,期间常出席元主举行的各种筵席,并以琴名于大都,受到元主特别恩遇。还授瀛国公赵显诗书,曾出仕翰林院,奉命降香。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后,太皇太后、王昭仪仙逝,瀛国公赵显入吐蕃学佛法,其母全太后入正智寺为尼,宋室王族分崩离析,汪元量上书太祖请求南归,至元二十五年(1288)终得黄冠归,自号水云子。南归后,他组诗社,过潇湘,入蜀川,访旧友,后于钱塘筑“湖山隐处”,自称“野水闲云一钓蓑”。据传他行踪飘忽,被时人称为“神仙”,终老山水。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二者共收诗 300多首,词20多首,《四库全书》即以鲍氏二本著录。今人孔凡礼自明代抄本《诗渊》及《永乐大典》残卷中辑得汪森本未收诗约100首,词20多首,与汪氏二本合为一编,题为《增订湖山类稿》,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