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9|回复: 0

[讲义资料] 沧浪风诗校中级词班讲义:【竹枝】词牌溯源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074

回帖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5-3-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枝】词牌溯源  

    大家知道,词发端于隋,兴起于唐,繁荣于宋,最初称之为曲、曲子词、近体乐府、琴趣,后又称为诗余、歌曲、长短句等等。因其属于和曲而歌的文体,所以每个词牌都有相应的曲谱,这样才是当时的一套完整的创作、演唱形式。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词,只是古代曲调的歌辞,绝大多数对应的曲谱佚散,已失其声。词家常所谓倚声填词,就是依照曲谱填词,说明前代词人填词不仅考虑词牌的句式平仄,还须考虑其曲谱的宫调声情是否适合自己所表达的情怀,即所谓择声抒意。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明白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自度词其实指的是先制曲后填词。词虽表意,但也须有声律乐章作为规范与载体,并非现在很多人所理解的编一些长短句,对个仗、押个韵等等就是自度词了。

    由于隋唐年间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的大量传入并流行,不仅与本土原有的清商乐体系渐渐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燕乐,甚至连致力于“中和”的汉地朝堂音乐,也受到这种域外音乐元素的猛烈冲击,从而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教习民间俗乐的官方音乐机构——教坊,且唐开元年间设立的宫中内教坊更是由皇帝亲自教习,这在历史上已经是空前绝后了。当时的民间燕乐曲调及其歌辞(即曲子词)被不断选入教坊进行改编,同时教坊又以燕乐风格为基础创作出大量的新曲调,这无疑为宋词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常说来,词牌的来源大致有四个地方:一是本土民歌,二是燕乐曲子词,三是教坊曲,四是精通音律的词人衔声制曲而成的自度词。我们今天就说说《御定词谱》中的第一个词牌——【竹枝】。

    【竹枝】这个词牌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个来源,最早曾是巴蜀一带的土风民歌,词牌名则取自歌中的和声。对于和声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和声可以有实际意义,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作为一种定式词汇而不代表任何意义的。直到今天的很多民歌里,还保留着这种领唱加上群声相和的演唱形式,尤其在很多劳动号子类民歌中,和声更是固定的词汇,这可能也从客观上起到统一劳动节奏、提升劳作效率的作用。如早年李双江演唱的《船工号子》,恰恰属于巴蜀民歌,歌中快板每一拍的拍尾有节奏出现的和声“嘿咗”,与【竹枝】中的和声形式对照起来简直如出一辙。

    大家知道,真正山野民歌是不带一丝华丽气的,古代民歌更是如此。那时的民歌不仅旋律简单,表达的情怀也是极为淳朴热烈的,而且往往集体参与演唱,这也是歌中出现“竹枝”、“女儿”这类和声句子的原因——使得歌唱形式最大限度适应群体劳作的环境。刘禹锡《竹枝词》序有云:“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这里“巴歈”也就是“巴渝”,为古乐府歌名。北齐《史记注》载:“渝水,獠人居。其人刚勇好舞,高祖募此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渝舞。”巴渝舞曲便由此而来。刘禹锡这段序,将他自己赴建平(今重庆巫山县)采风时遇见乡里联歌的场景描述的非常生动,而且对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也介绍得极为详尽,更表明了自己效法屈子作《九歌》而作《竹枝九章》的目的,而且“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最后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为改良当地民歌风气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其实这种文人对民间音乐与文学形式的雅化改良,从春秋乐府时期就开始了,但鉴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其作用很是有限。【竹枝】后来被人收入诗集词谱,如元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就大量收录了这类民歌,其中也包括我们大家熟悉的凉州词等等。

    刘禹锡之后,更多的文人参与到【竹枝】的创作中来,他们通过吸收与融会民歌精华,写出了大量民歌色彩浓厚的作品,如五代孙光宪的【竹枝】: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大家可以感受到这首作品中浓厚的民歌风情特点,比兴运用也是很生活化的,基本上原汁原味,抒情手法更是没有一丝文人气,极其淳朴自然。当然,当时也有借竹枝之名直接写拗体七言绝句的,虽也借用乡土风情作题材,但去掉了和声,遣词则更趋雅致,所表达的情怀也完全不同了,已经开始从民歌风格中分离出来,渐渐衍变为文人的专用诗体。如前面提到的刘禹锡《竹枝词》九章: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其实,刘禹锡另外还有一首传唱至今的《竹枝词》,其乡土风味却是浓郁了很多: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从以上列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竹枝词风格我们可以看出,孙光宪的作品无疑更符合【竹枝】的民歌原貌。那么我们说到【竹枝】这个词牌,应该看作是直接脱胎于民歌,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歌的声情特点。既然如此,我们在使用【竹枝】填词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词牌的来处,对选择的题材、表达的风格、抒发的情怀等等因素,必须要进行界定与取舍,而不是拿来随便写,最后出来一堆五花八门的风格,那样就失去这个词牌独立存在的意义了。其实每个词牌都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每个词牌名的背后都蕴藏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人文信息,所有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才共同决定了一个词牌适于表达的风格特色,更成就了每个词牌独一无二的文学价值。

    所以我们填词,不是只记住词牌名,再依照词谱要求的句式、对仗、平仄、韵脚就够了,倘若如此简单,词调也没有理由会流传千百年而不衰。虽然由于近代曲谱失传,以及五音十二律退出现代音乐主流,使得词牌即便标注宫调也无法直观判断其声情风格了,词坛废声重义的现状已成为无奈的事实,但我相信,从每个词牌来源的考证和词调例词的研读入手,还是能很大程度上把握住词牌风格特点的,不过这也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与精力对词牌进行深层发掘和考证,然而,这些正是我们学词要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最后,为了让大家对【竹枝】词牌的曲调声情有一些借鉴与了解,向大家推荐一首《竹枝词》琴歌,曲谱来自《增编梅庵琴谱》,由邵元复先生打谱,台湾著名琴歌家范李彬先生演唱,歌辞即是刘禹锡《竹枝词九章》第九首与他的另外一首《竹枝词》单诗。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9: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