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令
顾影长叹课敝庐,荆公雅重未分疏。
英年早逝悲天意,命世微言慨遂初。
分疏:亦作分疎 。辩白;诉说。 遂初:早先。
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北宋诗人、文学家。 十六七岁自立门户,在天长(今安徽)、高邮(今江苏)、江阴(今江苏)等地授徒为生。至和元年(1054),在高邮拜识王安石,受其赏识,此后成为至交。由于王安石的称誉,王令的诗歌始为人所知,尤其是在江淮一带,王令逐渐成了一个颇负盛名的诗人。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将其妻之堂妹嫁给他,次年他便在常州病逝,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其诗想象丰富,风格豪爽,气魄宏大。刘克庄称其诗"骨气老苍,识度高远"。《四库总目提要》评其诗:“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贺、孟郊之间。”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今存诗480余首诗,散文70余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