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8|回复: 4

[四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四期班2O15年第一讲律诗的对仗-讲师亚伯阳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3318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69

表演奖(铜)2表演奖(铜)最佳情侣(铜)最佳情侣(铜)2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最佳杀手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章​ 律诗的对仗

学习律诗,首先要接触的一个重要名词:对仗。今天开始我们用四课时的时间来一起探讨律诗的对仗。


第一节 对仗的定义及其作用


一、对仗的定义


什么是律诗的对仗?王力先生曾解释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王力先生把诗词中的对偶等同于对仗,可见这两者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现象。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下边我们就来讲究竟什么是“对偶”? 什么是“对仗”? 二者有什么区别?


1.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以及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了对偶句 。刘勰《文心雕龙》俪辞篇开宗明义即云:“造化赋形,肢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以人体之四肢来形容对偶之相称,最是确切不过。


2.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对仗、排偶。由于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所以说对仗本身也是一种骈偶,是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律诗中的对仗是有它的规则的,除了具有对偶的基本特点外,还要求:


①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②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3.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仗不仅有对偶的一般特点,而且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除了字数要相等,结构、词性要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之外,还要受到平仄、音韵的限制,也就是要符合格律要求,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因此可以说律诗中的“对仗”是在一般对偶基础上的更为严格的对偶,是在律诗命题内的对偶。


对仗与对偶之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chì修整,整治)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律诗严格要求其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在律诗中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我们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我们来举例说明: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即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只能说它是对偶。


再看: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同样符合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意思相关的要求,但平仄不相对,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日、而等字,所以这两个例子只符合对偶的要求,不符合对仗的要求,只是对偶句。


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平仄相对、音律和谐、同一结构位置没有重复使用的字或词,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像这样的对仗还有很多: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毛泽东《长征》诗中的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杜甫的《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为何律诗要对仗


为什么律诗要对仗呢?也就是说律诗中的对仗对于律诗来讲有什么作用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律诗本源来探讨。


首先,对仗是律诗在从上古神话--诗经--楚辞--汉赋--古体诗--骈文各种文体中发展而产生的,它保留了或者说传承了先前各种文学的艺术精华。


第二,对仗是律诗在产生形成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和坚持的基本要义之一。律诗产生形成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南朝齐永明年间,四声八病的提出,规定了律诗对仗的基本样式和音韵平仄要求。


2.唐贞观年间上官仪归纳前人对仗方式,提出"六对","八对"之说,规定了律诗对仗的基本类型。


3.武周时沈佺期、宋之问按律诗发展基础,加以琢磨,去粗存精,统一了律诗格式,于是律诗对仗形制确立。


从律诗形成三个重要节点看,从始到终都把对仗作为基本格式要求,而且对对仗的要求越来越严。所以有人认为律诗中的对仗是从律诗整体功能以及对仗在律诗中的特殊作用来考虑的。有人把对仗在律诗中的功能归纳了四点。


①命题功能。这是从律诗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②修辞功能。从辞藻到章句的凝练与锻造。


③演奏功能;协于音律,可以弹唱。


南齐永明间,自从周颙()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以后,讲究平仄便逐渐成为律诗的基本要求。其本意就是要求诗合音律。宫商角徵羽五音和谐。


④美学功能。形式上的对偶美、音乐上回环舒缓美,内容上的幽深高远美,三者结合,实现艺术上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总结一下:格律诗中使用对仗的表现手法,它能使诗词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在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在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在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使格律诗进一步实现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与内容上的高度完美统一。


下面的时间,大家一起品味下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主要品味一下老杜的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631

回帖

53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23
发表于 2015-1-3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631

回帖

53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23
发表于 2015-1-3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2

回帖

1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9
发表于 2015-1-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75

回帖

1253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3
发表于 2015-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22: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