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讲义资料] 基础理论:描摹第三

查看: 2614|回复: 7

[讲义资料] 基础理论:描摹第三

[复制链接]

31

主题

133

回帖

21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94
发表于 2014-12-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涯书卷客 于 2014-12-15 21:28 编辑

    我们说写诗填词,无论“言志”或是“缘情”,皆不能凭空而发,须有来由与寄托。托什么?入空山而闻响,景也;览墨梅而励志,物也;卷红旗而临战,事也。因此,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摹景状物言事。这些都需要描写的功夫,所以,今天就来简要说说描写咏叙之法。

    我们日常读到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总见各类描摹手法参差交互。如《口技》一文,表演者技艺精绝,以至于“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妙到什么程度呢?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口技模拟的声音,可谓惟妙惟肖。“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又“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大肆渲染便是正面描写,给了读者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从侧面写了听众的反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从起初尚能分辨真假,到后来不辨虚实,神随境走——宾客的形状虽止寥寥数语,却越加突出表演者的功力通神。这几处正侧结合,把一场口技表演写得形神兼备。

    同样的手法,在诗词中也常用到。
    其一,颂人。如《白马篇》中“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一段是正面描写投军破虏,建功立业。而“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一段,便是对少年侠客失志报国的侧面烘托。
    其二,状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其三,抒情。见李白《蜀道难》。此篇为送别而作,“使人听此凋朱颜”有别离之凄;又“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句,侧面烘托,更增伤别之情。
    其四,摹景。见《春江花月夜》。“皎皎空中孤月轮”,正画肖像;“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则用迂回之法,极言月光皎白。
    其五,叙事。开文曾说过的“红旗半卷出辕门”,便是叙事的侧面描写,烘托战事紧迫。又如“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轻着笔墨,便染尽战况惨烈。

    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说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最常用的表达技法,是其他所有描写技巧的基础。要知道,就算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般通篇衬托对比,于正面形象不着一字的写法,也是基于梅花的正面形象早已为大众所熟知的缘故才行得通。这就如打灯谜,谜底须是件日常物事方可猜中,不然就是有意难为人了。这一节望大家千万牢记。
    正面描写重在形象,美在神韵。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线条分明,轮廓宛然,更有苍茫古意,自荒烟落日之中扑面而来。
    再说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婉曲的,迂回的,如鲁迅先生所言“用了曲笔”,便是侧面描写的精髓了。
    侧面描写重在举类,美在心照。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香而知梅,语义已道尽。然则梅花洁白胜雪,暗香盈嗅的美好形象却长存心间。如此,未尽之意,更胜言语了。
    在具体的写作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不但丰富了表达技巧,也充分丰满了情节与形象。尤其在长篇作品中,应用得当,更有莫大帮助。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多加练习。

    当然,除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之外,表达技巧中还有一项,叫“背面衬托”。我们知道观察人物的时候,背面与侧面,是两个角度,写作中也是一样。所谓“背面”,指的是从相反的方向入手,最终指向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叫“背面敷粉,注此写彼”。它本是绘画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处理方法,就是在作画的绢面上涂一层铅粉,然后再作画,从而把画面衬托得更加清晰、鲜明。这种绘画手法被借用于文学创作,成为一种写作技巧。
    作为一种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俱优的技巧,“背面敷粉”的例子不胜枚举。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不写自己思乡,偏说妻子相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说离别,却说相聚。反托相思之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想必自己登高望乡,推己及人,而知兄弟如此。
    如此例证,比比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背、侧两个角度混淆。侧面虽避开正面,但依稀可见形貌。如《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写相思之情,一望而知。然则背面敷粉却全不见正面。犹如描黑而显白,乃是相反相成的手法。曾记得《红楼梦》里的菊花诗,湘云作“圃冷斜阳忆旧游”便是“背面敷粉”的经典。供菊之时,忆起“旧游”,这“供”便写得情景皆活了。

    说到这里,再次强调:无论什么技法,在具体写作应用中,要能够融会贯通,取用应当。切不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书卷客曰:夫咏叙之意,体三才而成章;摹状之法,化万物而联句。章者明世情之妍媸,句者局文采之动静。故笔墨珠玑,言辞骈俪,皆以正道为先,毋雍淫巧制胜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主题

3074

回帖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2-1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这对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平时的阅读赏析上大有裨益,将来大家就不会只说作品好了,慢慢就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说出个一二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8458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934

首届舞会纪念章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初级水王2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灌水员发帖先锋

发表于 2014-12-1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8458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934

首届舞会纪念章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初级水王2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灌水员发帖先锋

发表于 2014-12-1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8458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934

首届舞会纪念章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初级水王2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灌水员发帖先锋

发表于 2014-12-1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33

回帖

21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天流云 发表于 2014-12-15 23:35
讲的好!这对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平时的阅读赏析上大有裨益,将来大家就不会只说作品好了,慢慢就能运用 ...

高天兄看得准。基础理论正是为鉴赏准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33

回帖

21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40

回帖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发表于 2015-1-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受益.老师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9: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