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3|回复: 1

[三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三期基础班第二十讲(叠韵等)——讲师:风光依旧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4

回帖

5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7
发表于 2014-11-5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和大家谈谈我关于对叠韵、大小韵及重复字的思考
一、叠韵亦作“迭韵”。在不同的地方有三种概念:
(1).在诗句中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韵腹可以不同)。
如汉语中“光芒、飘摇、窈窕、栏杆、涕泗、贪婪、参差、逍遥、荡漾、彷徨、蜻蜓、酩酊”等等。
班长名中逍遥两字就是叠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
《南史•谢庄传》:“又王玄谟问谢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玄护为双声,碻磝为叠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
《南史•谢庄传》:“又王玄谟问谢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玄护为双声,碻磝为叠韵……’”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双声者,同音而不同韵也;叠韵者,同音而又同韵也……若侏儒、童蒙、崆峒、螳螂、滴沥,皆叠韵也。”
(2).指赋文中指重用前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迭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这里包含了步韵在内。
(3).在词中特指将本调再重叠一遍,即由小令叠为长调。
也就是将两片的词体,用原韵再叠加一次。如《梁州令叠韵》,一百字,就是将五十字的《梁州令》加倍叠成。
《梅花引》叠为《小梅花》,《接贤宾》叠为《集贤宾》,《忆故人》叠为<烛影摇红》等,都是原调的加倍。
若以现代语法划分,叠韵是连绵词的一种。
连绵词,就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分四类:
1、双声关系:如:慷慨、流利、吩咐、崎岖
2、迭韵关系:如:逍遥、徘徊、窈窕、连绵
3、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蜈蚣、胭脂、妯娌、玻璃。
4、同音重复:如:潺潺、浅浅、滟滟、脉脉
请大家注意,这里的“浅浅”应该读平声。是多音字。
在表示水流的声音时,读平声。
还有些连绵词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例如:辗转、缱绻、氤氲、玲珑。
双声:古人认为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反切”上字相同,构成双声。
反切,大家知道吧?
用两个字来表示某字的读音,取前字的声母,取后字的韵母。
那时候不是还没有汉语拼音吗?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
例如,《广韵》“冬,都宗切”,
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
其实是汉语拼音很类似的。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
其实是汉语拼音很类似的
汉语拼音似乎是五四后的产物?
在那之前,古人注音的方法就是反切。
叠韵,按照前人的说法,“反切”之下一字与所切之字相同,必为叠韵。
用现代语言解释,汉语拼音的韵母相同的两个字,就是叠韵。
在实际对仗的运用中,以双声对双声,叠韵对叠韵为最工,双声对叠韵次之,双声对非叠韵再次之。
结论:从上面的例子中也可看出,双声和叠韵都是语言中常见形式。所以在诗词中也能常常遇到。
二、关于重复字问题的思考
格律诗中,有文字“避同”之说,即避免同字重复。原本意思就是说要尽量去避免重复、啰嗦的话语。
刘勰《文心雕龙》“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目前,在许多论坛也流行律诗不得使用重复字的说法。
但是,是否在诗句中真不能使用重复字呢?我们先看看一些名诗名句,从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大家肯定耳熟能详。诗中“山、楼、外、州”四字重复过。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也是有很多的重复字词
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重复了两次,“人面”也重复了两次。李商隐 :刘郞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蓬山”一词重复使用。
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字、山字也重复。
杜甫的七律《江村》。
可以看出,格律诗中的“避同”,指的是非修辞性重复,不应包括修辞性重复。有人没弄清这两者的区别,用修辞性重复的例证来反驳“避同”之说,从而出现所指对象的错位现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8226;练字》中也曾已经明确地提出来:
“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
这后一句很少有人注意到。意思就是说,《诗经》和《楚辞》善于融会贯通,并不在意于重出、相犯的问题,近世则忌讳诗中出现同字。
当然,如果重字不得不要时,则是可以相犯的。按照刘勰的意思,“忌同”未尝不可,但也可以灵活对待,不必死拘规则。
格律诗中,常见的修辞性重复有三类情况:一类是叠字,一类是顶针,一类是复辞。
1、叠字,刚才介绍过。这种修辞格在传统诗歌中使用十分广泛,《诗经》中就有大量的叠字句。格律诗形成后,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都常常采用叠字来突出语言表达的音韵感和节奏感,强化摹状、抒情的效果。如“萧萧班马鸣”(李白),“飘飘何所似”(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鹭”(王维),“翦翦轻风阵阵寒”(王安石)等等
2、顶针 以顶针修辞格出现的文字重复,在格律诗中也算多见。顶针指的是上句末尾字、词与下句开头字、词相同,构成一种回环相扣的表达效果。
如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即顶针格的应用。他这首诗还是借韵的。
由于传统诗句高度简练,句式往往是经过压缩的,因而顶针这种辞格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就是将两字用于同句之内,同字相连,表面上看似叠字,实际上不是作为修辞格的叠字。
比如说,“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自是不归归不得”(崔涂)之类的句子的重字,按照阅读习惯表达就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3、复辞  在复辞这种修辞格中,重复的字、词不是相连的,而是被其他文字隔开来,它可以在同句中,也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
于是,格律诗中的复辞,有句内重复,也有句外重复。
常见的句内复辞有这样几种情况:
1)一、三字重复,如“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听水听风笑到家”(袁枚)。一枝一叶总关情……
2)一、五字重复,如“一枕新凉一扇风”(刘翰),“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唐寅)
3)二、五字重复,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闲爱孤云静爱山(杜牧)
4)二、六字重复,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杜牧 闲爱孤云静爱山  刘方平 北斗阑干南斗斜
5)三、六字重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四顾山光接水光、汀州无浪复无烟
6)四、七字重复,如“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瞥地红梢更绿梢”(王又曾)
7)一二两字与五六两字重复,如“紫薇花对紫薇郎”(白居易),“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
“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断续声随断续风”(赵嘏),“如此烟波如此夜”(舒位)等。
其中,重复的两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两个连绵字。
8)一、三、五字重复,如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还有女诗人何佩玉的“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禅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词里也有很多常见的含重复字的,这里暂不讨论。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就有“春、东”两字重复。
结论:在近体诗词中,一般认为,以不使用重复字词为佳。但以上使用重复字词的经典名诗名句实例表明:使用重复字词也是别有神韵的。因此,对近体诗词的学习与鉴赏,不要以是否使用重复字词做为评判标准,来衡量作品质量高低。
而应根据是否形成啰嗦、累赘为判断标准。更应以体味诗歌之神韵或境界为最佳方式,方可能逐渐达到诗歌鉴赏的较高境界。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117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1-6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23: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