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第三课 绝句,易学难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绝句的四个特点,其实,绝句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学难工。 说绝句易学,是从形式上说的;难工才是他的本质。 从形式上看,绝句的确是比较容易入门的 ,因为它: 1、用韵极少。 绝句仅仅四句二韵,首句入韵的也不过三个韵脚(况且首句还可以用邻韵)。用韵少,易记易掌握,口占即席之诗多为绝句。 有个词叫作“口占一绝”,百度一下它的意思就是,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吟诵而成,称为“口占”,一绝,是一首绝句。 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每5字或7字一句,每首诗为四句,按平仄格律写成。五字一句的为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为七言绝句。如果诗人是不起草稿,随口吟诵成的一首绝句,就叫作口占一绝。 苏东坡是“口占一绝”的高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他吃荔枝时随口吟成的绝句。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时。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当即口占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状。由于苏大才子这个广告的效应,老妪的环饼一直流传到今天。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名句,也出自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口占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兴奋之余口占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在场的苏东坡岂能放过这等趣事,随即调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元人徐再思的《无题》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直白如话,也一定是即景口占之作。 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也有一首《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同志的这首诗,立意深邃,感情激越,气势雄浑。头两句写离情,“壮别天涯未许愁”句中的“壮”字,写出了革命者的离别和英雄气概。 李大钊先生送挚友幼衡回国,天涯作别,各自一方,离愁别恨,难免发生。然而为了实现救国大计,创建“理想之中华”,则又觉得不应有任何的忧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中的“尽”字,将作者抛弃个人离愁别恨的革命豪情和 为实现革命理想矢志奋斗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着重写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憧憬。 “何当痛饮黄龙府”,是借用了当年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典故,“黄龙府”是金国的京城,岳飞为抗击金兵对部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这是用来喻指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大家痛饮祝捷,欢庆胜利。 “高筑神州风雨楼”句中的“风雨楼”,是“理想之中华”的代称,此处用兴建“风雨楼”来喻指“理想之中华”的创建和纪念革命成功。这首忧时伤民的诗章表现了大钊同志的革命壮志豪情,并以此相互勉励,以增强为革命理想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坚定对革命前途的胜利信心。 清朝末年,参加了同盟会的汪精卫因谋刺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也曾口占五言绝句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不用说才思敏捷的大家、书生,就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江湖艺人往往也都能信口吟他几句。 如:流传很广的一首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可能就是见景生情,信口吟来。 又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它原本就是一首纤夫拉纤时顺口唱出的号子。(他的原型:张哥哥,李哥哥,大家著力一齐拖。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九州)。 能够“口占”,适宜“口占”,多半就是因为绝句这种体裁简练,用韵极少。 2、直奔主题。 绝句仅仅只有四句话,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写情写景,咏史抒怀基本都是一目了然。我们看下面的例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思子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明月三五夜 唐•崔莺莺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宫女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甘棠馆二首(选一) 唐•刘禹锡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我们要好好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这些例诗) 绝句多数都是这样,一下笔就触及题旨,从不拐弯抹角。这可以说不单单是诗人的个人风格,实在是绝句的体裁使然。 3、不必运典。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但是,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所以诗词创作不宜多用。 宋朝江西诗派被人贬低的一个口实就是“掉书袋”,满篇是别人的话语,缺少自家新鲜活泼的语言,难免使诗词艺术性减色。 据说当代钟敬文先生就不提倡用典,他说:“靠着典故表现情思的作家,正像靠着拐杖走路的老人。”(《兰窗诗论集》)在创作古体诗词中,运用典故实有此需,惟绝句重在素描,不宜用典。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回忆一下,我们从小会背诵的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载的名篇,大多是毫无故实的寻常佳句。 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等等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这样的诗篇,不胜枚举,我们看看能够流传千古的佳作,何曾有一毫典故的功劳? 4、不求对仗。 对仗是很难掌握的,尤其是律诗的工对,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专门的训练学习,那是不可想象的。绝句呢,虽然可以用对仗,但从来就没有要求过必须对仗。 5、可口语入诗。 口语,《辞海》解释,指大众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口语,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童叟皆知。口语入诗,浑然天成,娓娓道来,琅琅上口,同样能创作出具有高雅诗韵,深远意境的佳作来。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写过一首绝句:“鸡叫一声蹶一蹶,鸡叫两声蹶两蹶。三声呼出扶桑日,扫尽残云和晓月。”一二句全是口头语,但与三四句组合起来,却是雅俗相融,浑然一体,就成了一首响遏行云、声振古今的好诗。 口语入诗,古已有之。元人房灏赞扬杜甫:“欲知子美高人处,只把寻常话入诗。”寻常话即口语也。 冯玉祥的“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句句口语,明白如话,一读就记住。 可是,现在有些诗友,为显示自己所谓的博学或过人的才思,故意在诗词创作上卖弄文才,追求奇巧险怪,在诗词写作上选韵觅险,用字生僻,遣辞别扭,造句深奥,引典法古,故意炫耀学问和作诗的本领,使人不得其解,读之乏味。 也有些吟友,在诗词创作中,误认为语言愈“陈”“愈”典雅,于是费尽心思复古,在故纸堆里找出处,把陈词滥调当时髦。 比如写百姓要用“黎庶,”写杨柳要用“霸岸”,写信函要用“雁字”,以“东皇”代东风,以“蟾魄”代月亮,以“帆影”“蒲轮”代轮船汽车等等。试想,一首诗每字每句都是古人牙缝里拾来的。虽然出处是有了,可诗人自己的话还有没有呢?其实,这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误区。写古体诗词,一味模仿古人,专门拾古人牙慧,这类诗词泛滥了,久而久之就成会成为“诗八股”。 口语入诗,曾有过争议。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重庆有过“飞机”一词能否入诗的争论,有人建议以“铁鸟”代之。据说章太炎有一次作诗,要用到“手枪”一词。这位大学问家嫌“手枪”太俗,不古色古香,恰平仄也欠合。于是绕室彷徨,绞了好多脑汁,最后想出“拳铳”二字来代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诗词语汇系统已不能完全承载时代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境界,写诗也要与时俱进。唯陈言之务去,有些诗词中习用的词语,过去已经用滥了,与当代生活不相符合的,完全失去了新鲜感,徒然增加理解的困难,力戒采用。 诗,应当积极撷取当代词语甚至流行口语入诗。这样,诗才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色彩,更容易进入读者的心扉。口语,是诗词的“活化剂”。 有首叫《花农》的诗:“数亩鲜花十里香,盆移架插更匆忙。‘明天正是情人节,吩咐全家上市场。’”作者利用通俗的口语,“明天正是情人节,吩咐全家上市场,”语言鲜活,而又符合平仄韵律,可谓“天衣无缝”。 还有首《故乡行》诗:“小桥流水几声蛙,两个顽童不着纱。借问凉茶何处买,我家地里有西瓜。”全诗意境清新,形象逼真、口语入诗,精当流畅,品其诗犹如酷暑天吃西瓜——舒心。 《乡邻》诗:“老巷新楼门对门,油盐柴火总难分。东家有酒西家醉,一树桃花两院春。”这首句句口语化,全诗通过对具体景物和形象的描摹,寓理于物象之中,把新型的邻里关系写绝了。 《君子兰》诗:“兰花朵朵叶儿鲜,身价一盘数万元。都是商人瞎炒作,君子从来不爱钱。” “君子从来不爱钱”,就是口语入诗,明白如话,童叟皆知,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 《纳晚凉》诗:“竹影摇风戏绿荷,浮云乱卷月婆娑。儿童围坐池塘堰,P K唐诗谁最多。”这是农村常见的夏季晚景,饭后无事,许多人都喜欢到水塘边,大树下,纳凉聊天,孩子们在一起比赛背唐诗。 《农家院》诗:“丝瓜梅豆幔篱墙,蜂蝶闻香各自忙。一只雏鸡突然叫:快来捉那砍头螂”。“一只雏鸡突然叫:快来捉那砍头螂。”简直就土得掉渣的口语、俗语。 现代语言、现代社会生活还没有完全融入诗词语言库里来。什么原因呢? 我想,一个原因是因为现代生活发展太快,诗人创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古代我们这个国家一直是农耕社会,像秦汉时期,是牛耕人种,到了唐宋时期,还是牛耕人种,没什么大的变化。“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唐朝时这样,到了宋朝还是这样。 而现在就不行了,今年是“田夫抛秧田妇接”,几年后就是插秧机,再过几年就可能是全自动插秧了。田夫只要坐在田边上,吃烧鸡喝啤酒,或者玩飞信,打游戏,机器就帮你把秧插好了。 变化太快了,这是一个原因。我们现在诗词语言仓库里面的零件,大部分是唐宋的零件。如果你只是一味的用这些零件去组装产品的话,那不是雅,是陈腐。 正是因为绝句有以上这些形式上的便利,所以,我们说绝句还是比较容易入门的。那为什么又说它难工呢? 在中国的古体诗词里面,绝句是最简短的,只有四句,学起来相对容易上手。但是,简短不等于简单。难也就难在它字数少(20或28字),要想说大话、唱高调、炫耀才学、卖弄词藻、铺排典故、大发议论都不行。这20个字(或28个字)就象20位(28位)贤人,每字都有一定的位置,都要发挥特别的作用,一个字也不能浪费。而且还要信息量越多越好。- 要写好绝句,必须情感深挚,兴会淋漓,神与境会,境从句显,景溢目前,意在言外,节短而韵长,语近而情遥,神味渊永,兴象玲珑,令人一唱三叹,低回想象于无穷。这才是绝句中的精品。 不用说神与境会,境从句显,以及其他的技巧技法,首先,它的结构形式变化就极其丰富。 人们常说的“起承转合”,只是绝句诸多结构形式的其中一种。诸如:递进式、并列式、两分式、混合式、回环式、问答式等等。所谓递进式,就是:一句一接,层层递进,一气贯通,整首一意。它又可以分为三种递法:一是直递;二是转递;三是跳递。 其次,融情入境,各有感慨。写绝句历来有这个法那个法,比如《渔阳绝句十二法》、《冯氏绝句56法》等,但最终还是无法之法。 同样的景致,一样的题目,各人有各人写法,各人有各人的观点。 如同是写乌江,李清照的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这是歌颂项羽的英雄气概,而不是对项羽人物形象的描写。但在读者面前,项羽的高大形象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同情中带着无穷的惋惜; 再看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他说你项羽带领了江东八百子弟,百战疲劳,军心涣散,即使人在,谁肯替你打仗?这简直就是批判甚至谴责了。 所以说,同一个项羽的形象,每个诗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都与自己有关,都是自己感情的反射,这叫做“融情入境”。当然,真正的好诗,是要以胸襟、识力、学问、阅历为基础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绝句难工。 这些知识,我们以后在学习绝句的写法时,还会详细论述,这儿只是想说明:“绝句,易学难工”。 作业: 题目:戏台;
体裁:五言或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用平水韵上平十一真或下平七阳;符合格律并自己注明平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