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作业点评:【浪淘沙令】次韵李煜
点评:淼焱
《浪淘沙 秋怨》 文/小草
窗外雨声潺,秋意阑珊,玉箫夜半泣声寒。
粉泪凝香愁靥现,何处言欢。
静夜久凭栏,望断云山,相思容易见时难。
秋风落叶断肠处,疼在心间。
点评如下:
小草这首词格律有四处出律,而且是在“秋风落叶断肠处”这同一句上。应该是写的比较急了。实际上这句话中语序颠倒下就妥了:“落叶秋风肠断处。”
再看词作的总体:窗外雨声潺,秋意阑珊,玉箫夜半泣声寒。——这个发端虽然模仿痕迹较重,但是不失词境。只是“泣”字下狠了。有点鬼萦魂绕的感觉。
粉泪凝香愁靥现——此句画面较强,但是描写太过滞实,有失词语境的雅丽。
过片转承得当,“相思容易见时难”的“容易”个人觉着很好,浓墨轻解,恨得词味。
结拍虽然我刚才做了小改动可以合律,但是不合常识,为什么呢?因为你发端是秋雨起兴,在雨夜,秋风纵然扫不起落叶的。这是一个常识问题,望自斟酌。
疼在心间,是一句情语,虽然于结处略显苍白,如果在前句能有个尚佳的接应,应该不失为一个好结。
《浪淘沙》 文/一缕清风
碧水伴花潺,树影阑珊。春光老去漏声寒。
碾碎相思熬酒醉,把盏寻欢。
小月入围阑,情落眉山。琴弦弹断曲成难。
拟把天宫年历换,春满人间。
点评如下:
一缕清风这首,不仅炼字炼句有了长足进步,且构思奇特,布局严谨。
碧水伴花潺,树影阑珊——流水落花,芳树斑驳,接咏“春光老去”,“清漏还寒”,补足伤春情绪。不过后句就有些无力了:碾碎相思熬酒醉,把盏寻欢。碾碎相思熬酒醉——此句略有凑句之嫌。“把盏寻欢”也颇感消极。因为起三句已经道尽伤感的情绪,如果再接着下滑,不免有煞词境。
过片挺好“小月入围阑,情落眉山”。唯觉“情落眉山”可以斟酌。
最出彩的就是结拍了:拟把天宫年历换,春满人间。这是一个奇特而浪漫的遐想。作者感伤春去花尽,并作一痴语,虽然天数不可违,但是这种绮愿,非到冥搜思量而不可为也!为诗词者,须有兼容并蓄的胸怀,更须有海阔天空的想象,所谓以无理之思,驭有理之文,清风这两句遂之。
《浪淘沙令 :梦游金山寺》 文/浅浅
又是雨潺潺,灯火阑珊,更声惊起夜微寒。
残菊短篱收蝶梦,旧事何欢?
莫道怕凭阑,浪卷河山,愁肠次第锁情难。
空指钱塘惊曲断,误入人间。
点评如下:
浅浅这首是写梦境的吗?这个通篇读来,像是白描。
又是雨潺潺,灯火阑珊,更声惊起夜微寒。——更深惊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梦已经醒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后文的“短篱收梦”似乎就是赘述了。其实述梦的词,完全可以随想随写。不需要说如何入睡,如何入梦,又如何惊起。发端直入主题,写神游金山寺所见,这样就很好。
莫道怕凭阑,浪卷河山,愁肠次第锁情难——既然已经惊起,那么这一段,可以理解成醒后所见了。另:“愁肠次第锁情难”,不太好理解。次第是渐次、逐渐的意思,愁肠逐渐难锁情?怎么理解也晦涩。
空指钱塘惊曲断,误入人间——是什么误入了人间呢?如果是想说“白蛇”,那你得稍微点一下,或者运以典故。
《浪淘沙令》文/羞涩
一曲雨魂潺,珠玉珊珊。绿苔石上渡春寒,
檐角岚烟浮过往,袅袅无欢。
花事莫攀阑,凌乱青山。兰言倚水绪飞难。
最恨相思愁断梦,又漫眉间
点评如下:
这首词应是伤春之作。线条还是挺清晰的。一曲雨魂潺,珠玉珊珊——这个发端应该是描写雨景的,“珠玉珊珊”很好,把景物描摹的很细致。只是,“一曲雨魂潺”,这个“雨魂”我有些不解。如果是指《雨魂》这个琴曲,有些中西合璧,不能这么用。而且“雨魂”潺,潺字做补语,似乎也不太妥当。宋词贵用词精准,词偏,则意移。历代名家因为有深厚的文学底蕴,遣词每不拘,即便是生造,也有生造之美。比如周密的“拥吟袖”“暮鞭寒”。
确实“兰言倚水绪飞难”,我没有看懂。且前言不搭后语,你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你是想在接近结尾的时候,创造一些警句的,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话说回来,如若不奇,毋宁平庸。
最恨相思愁断梦,又漫眉间——这两句的章法其实很稳健的。只是“最恨相思愁断梦”写的有些随意了。可以“最恨春风难解意,吹上眉间”。
《浪淘沙令:夏思》 文/素颜
虫息水声潺,夏意阑珊,清风入夜满襟寒。
独立溪头思远客,回首清欢。
早起又凭栏,放眼青山,一怀忧怨诉时难。
雁落鱼沉何处觅,愁锁心间。
点评如下:
这应该写的是初秋景象。起三句写的非常娴雅,动静皆宜。独立溪头思远客,回首清欢。——此“清欢”应该是往事的欢乐吧?可能是跟我写词习惯有关系,我总觉着“回首清欢”似有不妥。可以“独立溪头思往事,几许清欢。”
实际上,不必点明直接所思之人的。写词贵有藏有露,有虚有实。该露的时候,得露,比如抒发的感情,该藏的时候得藏,比如一些所指。如果一语全部道破,那之后就没什么悬念了不是。
早起又凭栏,放眼青山,一怀忧怨诉时难——这个晚上独立,早起凭栏,虽然时间上有跨度,但是衔接还算得当。
这首词从各方面来说,属于比较标准的,虽然不见出彩处,但不失为一首流畅的习作。
《浪淘沙令:悼谢樵》 文/寒霜傲菊
鲁甸雨潺潺,秋意阑珊,问君堰塞水可寒?
展翅鲲鹏今日去,洒泪怎欢。
父母且扶阑,梦断云山,别儿容易见儿难,
一片丹心铭樵志,华誉人间。
点评如下:
不论是写人写物写史,意境是基础,也是关键。衡量一首词的好坏,就看是否有意境,有意境则是好词,反之,则是次品。但是话又说回来,意境的构成,必须是景与情交融的结果,无论景像多美,体现不出情感来,也是枉然。
你这首词,于情感来说,是抒发到极致了。但是,像这种小令,不适合通篇抒情。
鲁甸雨潺潺,秋意阑珊——你是写实的,须符合眼前的时序。鲁甸地震是发生在夏末秋初,“秋意阑珊”那就是相当不妥了(秋意阑珊,是说深秋了)。展翅鲲鹏今日去,洒泪怎欢——如果形容逝者仙去,那么“展翅鲲鹏”不太妥。
父母且扶阑,梦断云山,别儿容易见儿难,——这说的是父母痛失亲子的情愫,在形式上,表现较为淋漓。但是实在是缺乏宋词应有的含蓄。感情深藏不露,未免晦涩;然而感情尽露,不免浮于表面,读来味同爵蜡。一片丹心铭樵志,华誉人间。——这是结拍,太过随意了。
你前文已经把感情抒发尽了,为什么不在结拍扭转一下呢,化情入景多好?
《浪淘沙令》文/雪满山
怕听水声潺,秋色阑珊,开轩犹觉袖轻寒。
帘外花鸭觅食早,两两相欢。
雨后又凭栏,惆怅秋山,飞鸿渐远寄书难。
地上梧桐吹又冷,愁上眉间
点评如下:
雪满山这首词有两处出律,“鸭”、“觅”。这首词是拟深秋景物,言陈相思之情
怕听水声潺,秋色阑珊,开轩犹觉袖轻寒。——起三句很稳。这些连贯的描摹,很容易能把人带进作品中。一首好词,肯定是有个能让人引人入镜的开端的
帘外花鸭觅食早,两两相欢。——干嘛“花鸭”不换成“鸳鸯”呢?
换头虽然比较平实,但还算妥当。
地上梧桐吹又冷,愁上眉间——这个结拍接着前文还算顺畅,只是太过平庸了。
这首词没有你之前的写得好哈,得努力了
《浪淘沙令:岳麓书院》文/琴与剑
庭外水潺潺, 心亦阑珊,溯风来袭更天寒,
学府千年芳自品,莫道心欢!
无处可凭阑,身在名山,
岳麓书院梦圆难,唯楚有才于此盛,誉满人间!
点评如下:
这首的“麓”字出律,望谐。我是没去过岳麓书院,因此未能与词作共鸣。
庭外水潺潺, 心亦阑珊,溯风来袭更天寒——这样一段萧瑟的描写,我是否可以理解成,学府的形貌已经不似当年了?有些吊古伤今之感。
发端还是挺稳的,但是后文有些仓促了。学府千年芳自品,莫道心欢!——明明是孤芳自品,为何不让它心欢呢?再者,“莫道心欢”的主语如果是“学府”的话,那么这两者在形式上应该不存在关联。你可以以怀古的形式来写,比如说曾经怎么样。你这就一下子千年之后了。你可以根据我的落笔走向,再斟酌改改。
无处可凭阑,身在名山——这两句非常出彩。身在名山,却无处可凭栏,这是一种世易时移的淋漓感叹。但是相对来说,你的结拍就太过随意了,好比唱高调,却没有一点实质。
可以
“岳麓书院梦圆难,唯楚有才于此盛,誉满人间!无处可凭阑,身在名山,谁道千年梦圆难?应看楚才兴国志,尚在人间”
这样似乎要积极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