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浪风诗校第七期综合班词作业兼期末考核点评
14.【踏莎行.赏荷】 文/和悦
曲岸香浮,回塘影舞。碧云涌起薰风处。翠盘擎出软珍珠,胭脂点雪娇无数。
蝴蝶低徊,蜻蜓闲伫。芳心只共骄阳语。水波潋滟黛山长,逍遥何必东君主?
评:
上片“软珍珠”三字稍直白,比兴新奇有余,淳雅不足。歇拍“胭脂点雪”用的好。
过片“蝴蝶”、“蜻蜓”两句的意向重复,用其一即可。
这首通篇写景,所幸结拍有所寄,否则即成咏荷。可惜所寄偏于泛意,余味差强。
整体看,叙意流畅,遣词较精准,起拍转结颇见法度,亦有好句,还算一篇不错的习作。
要说不足,成篇的化用痕迹犹嫌太重,遣词蕴意有较大精进空间。
15.【踏莎行.赏荷】 文/袖底风
碧染池塘,香笼烟渚。罗裳巧缀珍珠露。由来意态最风流。凌波镜里频回顾。
几度云飞,数番雨暮。芳华一展青阳渡。胭脂临水自清凉,轻歌人在花深处。
评:
起拍对仗不错,惟“风流”二字读来泛意,“由来”还可再酌。
过片对仗欠工且生硬,“青阳”乃四气之首主春,而以后文”花深处”看应是夏季,故时序与题旨有隔。“轻歌人”亦显可疑与突兀,使得收篇前后不搭,若“采莲人在花深处”,不仅关照前意,又可多些隽永与品咂。
这首依然通篇写景,但未能依主旨铺展,叙意上有些跑题。结构尚可,遣词也较流畅,能再多些寄寓和抒发就最好。
16.【踏莎行.赏荷】 文/岩羽
风过萦香,雨来凝露,嫣然一笑驱炎暑。垂杨哪识水中仙,清姿对月惟心愫。
濯濯沧浪,依依洛浦,红情绿意凭谁赋?问君今夜又如何,濂溪梦里长相住。
评:
起拍的对仗稍见刻意,“嫣然一笑”熟词成赘笔,这两拍犹可细酌。
过片对仗工整,“问君”一句则无端费墨,而结拍用典虽平添了些蕴藉,但全篇无所寄寓,只能算一首咏荷之作。看来扣不住“赏”字是这期作业的通病了。
17.【踏莎行.赏荷】 文/青心
碧叶凌波,青枝踏雾。红衣隐约潇湘处。凝眸只怪不清风,无缘寻个通天路。
水转光晕,身沾云絮。一池恍若随人去。眼前拂过梦中花,心头埋下昆山玉。
评:
“晕”字应平,出律;结拍“玉”字为入声屋沃韵,落韵了。
起句被“青枝踏雾”对坏了,已属凑对。
立意上似用的拟人路子,却强凑意象,叙意更无章法。青心不是这种水平,应该是为了急着交作业乱凑而成。。。你既“欲写全无兴致”,我亦“要评那得功夫”,这首略过。。。
18.【踏莎行.赏荷】 文/太极图
翠盖吹凉,红裙自舞。风裳水佩疑瑶圃。含羞稚蕊惹蜻蜓,悠悠雅合骚人句。
摇影亭亭,浥香缕缕。横塘微步翩翩去。淤泥不染绽清华,花之君子怜千古。
评:
起拍对仗虽欠工,“翠盖吹凉”却是好句,点赞!但“红裙”以荷花之红为裙,似有不妥。
下片写荷之情态,语境幽婉,写意沉稳,却无深切之情志抒发,故仍难扣住一个“赏”,未脱本期通病。
19.【踏莎行.赏荷】 文/蘭
千顷凌波,含香微步。碧云深处霓裳女。楚腰细细楚裙飞,平湖如鉴和烟舞。
心系何方,梦为谁主?真情可在并头处?淤泥浊水又何如,初衷抱定无甘苦。
评:
“和”读huò乃上声,配合交融之意,虽古字平仄两音,但各具不同赋意,不可通用,此处为出律。
这首起拍对仗欠工,但整个上片的拟人与意象描摹都很好,可惜下片开始以大白话凑句凑意,结句更是难知其妙。
如果是场考试,这首的下片就是交卷前三分钟才开始写,凑得着实惨烈。。。这不应该是写作业的态度哈,更何况是期末考核。
20.【踏莎行.赏荷】 文/幽谷居士
绿叶凌波,红花捧露。金风吹落星无数。澄塘碧玉半含羞,相思更对谁人诉。
一缕新愁,三秋老树。回眸不忍销魂处。今宵一别梦来年,来年可识今生路。
评:
上片起拍对仗稳健,惟“金风”这个意象是主秋意之肃杀,那么与前句“红花捧露”和后句“澄塘碧玉”就完全不搭调了,明显的凑句凑意。
过片亦有强凑,结拍虽用了一个互文的句式,却不明所谓,犹似造了个哑谜,令收篇读来怪诞。
全篇依旧保持闺怨路子,虽叙意上发散较多,却无线索情节之谋划,一言不合便开始伤春悲秋,各种离人苦、相思恨纷至沓来,读完了也没见个由来。这种执著于单一情境的凑意方式,其实不自觉地代表了一种创作上的消极状态,有的人能意识到,会很快突破过去,也有人慢慢习惯了这种状态,可能一生都会误在里面跨不过去。所以学习诗词创作,心量与眼界能否打开,是提高的前提与基础。
21.【踏莎行.赏荷】 文/水外沙边
绿野粘天,翠湖映日。重重叠叠无穷碧。老荷叶下出新荷,尖尖细萼红蜻立。
不趁春熙,偏依暑寂。一朝吐蕊人人识。细闻都道好花株,山英毕竟多甜实。
评:
这首的遣词虽不够老到,叙意也尚有生涩,但其命意与表达思路却颇具真性。尤其“老荷叶下出新荷,尖尖细萼红蜻立”这一拍,描摹细腻鲜明,读来颇为写意。
结拍遣句虽朴实,但蕴藉尤多,且能从义理上对所赏之物进行了一些阐发,殊为难得,只是以“山英”喻荷,或有欠妥。
整体看还是不错的,能以有限的笔力写到这样的水平,赞一个!
22.【踏莎行.赏荷】 文/芦荻
潭影摇红,风帘垂雾。凌波香染横塘路。何由碧水浣芳心,芳心只在不知处。
梦底三生,人间一顾。天姿不与红尘渡。前缘此去莫重逢,重逢恐被前缘误。
评:
下片的“不”字应平,出律。
这首其实也是走的相思闺怨路线,跟前面居士那首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相似的问题,不过叙意逻辑与结构更见条理,似乎以贺铸那首青玉案的词意为蓝本作了一些发散,也承继过来一部分可读性。
全篇章法架构都不错,个别句子的遣词叙意有待圆熟,如“何由碧水浣芳心,芳心只在不知处”等,凑痕尤重。
总的说来还是见功底,虽无甚可写,犹能借鉴一些成篇来拟情设景,并在叙意上作相应发散,加上合理的章法布局,写出来也能撑得住。
其实习作而言,多数时候都会是这种情形,这也是很正常的练笔状态。
23.【踏莎行.赏荷】 文/云知鱼
荷递薰风,风斜细雨。横塘浅酌消残暑。叠圆纤手更传杯,杯杯微带莲心苦。
试问何愁,愁悰不语。频频只把清樽举。放怀天地一身轻,恁凭春老秋几许。
评:
结拍中“几”jǐ 为上声纸尾韵,此处应平,出律。另外词牌正格的过片是有对仗要求的,而这首过片没有对仗。
另外人称也感觉不稳,视角来回切换,有些突兀。句意逻辑也较散乱,多不见条理。个别遣词有生造的情形,意象选择与前后关联也存在不少问题,跳跃的厉害。至于整体情怀的营造,不仅有失鲜明,一些用于抒发的句子甚至读来晦涩。
看来整篇还须再斟酌。
24.【踏莎行.赏荷】 文/小依
翠擦蟾光,红擎芳炬。绡衣剪剪承新露。明波暖水润双鸳,声声窃语君归误。
逗影行裙,横塘旧路。天涯咫尺相思距。凭栏犹自怨南风,萍踪吹断谁人补。
评:
起拍“擦”字用得偏险怪。学词须稳健,古人作品虽偶有涉险,但前篇后意必少不了铺衍承接,绝非一味突兀冒失,“逗”字亦如此情形。再则“天涯咫尺相思距”这种奇怪句式,也不是一个倒装用法就能说得过去的,而“怨南风”、“谁人补”之类就更见生造了。
整首词谋篇上缺少新意。荷之意象本属灵动,那么习惯端愁词的尤其需要特别小心,除非立意独到,否则闺怨路子用在这里必定牵强。
所以,这首“赏荷”一旦写成“怨荷”,风格思路已与题旨相去甚远。总的说来,这首词写的离预期实在有点远。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