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01|回复: 0

[讲义资料] 沧浪风诗校第六期词班第二课:词家语与词味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074

回帖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7-10-1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风诗校第六期词班第二课:词家语与词味

                                                              文/ 高天流云

    最近有不少咱们诗校的诗友问我,到底什么是词家语?什么是词味?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诗校早期班的理论课中有过专门讲述,但时过境迁,现在大多数诗友都是后来的,我们今天还是得老生常谈讲一讲。

    在讲“词家语”之前,我们先说一说“诗家语”。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用语方式,与当今小说、散文等现代文体是完全不同的,有着其独有的一套修辞方式和风格感受,后人总结为三个字——“诗家语”。“诗家语”往往具有悖论特性,有时并不符合客观物象,但却符合主观情怀,即所谓合情不合理,这一点,大多见于诗的比兴手法中。由于诗家语只沿着诗人情感逻辑来进行表达与铺衍,因而常常超越理性逻辑的静态范畴,出现很多看似不符合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若运用常规逻辑来分析显得有些荒诞,但从情感逻辑上看,恰恰因为这种荒诞,才能鲜明反衬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这是遵从静态与理性的常规逻辑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表述效果,古人所谓“无理而妙”的理论正源于此。

    悖理而能合情的例子在历代佳作中比比皆是,古人一直把它作为诗趣的重要因素。苏轼有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反常合道”即悖理合情。诗词的魅力常常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诗家语的悖论性正是“反常”的表现,它令人警觉、发人深省,在依从情感逻辑的同时不失约束,使其在“合道”的范畴中运用,不至走向荒谬。

    我们再回来说词家语。词家语也具有悖理合情的逻辑特征,但又同时遵循“词言情”的普遍表述特性。从欣赏角度看,词在拓展底蕴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语感的曲折与新奇,在形成警醒鲜明的表达效果同时,又费人揣度,从而引发人的兴致,催人索解,直到最后对词意次第破译,才实现对整首词的全盘领悟,这正是“词之言长”的深刻体验。

    词家语使用的手法通常是跳跃意象、语序重组、通感等等。

    先说跳跃意象。从词的整体语境上看,每个单词的意义并不是独立和固定的,词义的变迁与内涵的深浅都会根据使用环境发生较大范围变化。这就好比我们平时都有过的帮人改词难的体验,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词句都与其他词句,甚至是整篇词意都有着语义上的关联,不容随意更换。那么各个词汇之间的这种语义关联,又常常使单词产生一种更为广泛的意象外延,不仅能使语义在一定空间幅度的跳跃下保持关联,更能带来一种疏阔的美感。如老晏的【喜迁莺】:“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上句“觥”、“船”两种意象同列而不作叙意上的主从分置,使得感受在两个意象之间来回跳跃但又逐渐趋近,这很明显不符合常规的语法。不过从表达效果看,这短短七个字,不仅能把将船买酒、饮棹五湖,忘却世间烦恼的意思极深刻的表达出来,又有着浓浓的词味,读之难忘。

    再讲讲语序重组。语序重组是为了达意的需要,常常把语句中正常排列的单词错位倒装,排列成全新的语法结构,来获得某种新奇的叙意感受。如小宴的【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正常的语序排列应该是“杨柳舞低楼心月,桃花歌尽扇底风。”但是这样一来,这两句也就没有了新奇处,与佳句无缘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两种语序的排列,其表达效果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最后说一下通感。“通感”又称“联觉通感”,即人体的五种感官(即五觉)往往有着内在关联,并能交互感应,一种感官的刺激常常会映射到其它感官并形成应激反应,从而达到色可听、音可见,味可触的全方位感受效果。如冯延己【南乡子】中“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细雨湿流光”就是运用的通感叙意方式,它迎合了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将流光这种非具象的感受,以被细雨打湿的叙意方式来营造为成一种真实的存在,读来虚实相生,余味绵长,这种语义效果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这一句里,“湿”就是不同感官之间的沟通桥梁,它充分调动读者想象力,完成了虚实之间的转化与统一,从而使读者获得了美妙的通感体验。

    以上就是词家语的几种组成结构。那么说完“词家语”,我们再接着说“词味”。

    其实“词家语”本身就是在“词味”的规范下催生出来的,而将味觉作为审美感官,以“味”而论作品,则是中华国学传统的审美方式之一。只不过自古以来的诗词理论对“诗味”论述较多,而“词味”的论述则明显偏少。在传统文艺训诂领域里,一直有着各种关于“艺味”论(涵盖诗词、书画、音乐等)的阐述,直到今天,“味”这一概念仍被广泛运用于文艺作品评论中。在历代众多词学训诂理论里,与“词味论”有所交集的观点也不在少数,且各有渊源,如清代周济和陈廷焯的“词味”论,明显是受晚唐司空图所谓“味外之旨”的影响。当前主流观点认为,词虽“别是一家”,然异体同源,诗论中“味”的概念往往对“词味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某些部分可以直接“移植”。在传统文艺作品的理论阐发上,“词味论”并不比“诗味论”更见深度与广度,但却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词味论”的产生,是以词的“尊体”观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为基础的,这些都是“词味论”重要的理论来源。

    自从易安的“别是一家”论以及胡寅、王灼等的“诗余”之说问世以来,虽然在词的本体观上分歧很大,但各自都在学术界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认可,也对后世的各种词学观点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理论在争论中也不断发生着相互借鉴与融合,宋、元、明时期的“词味”观点就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如张炎在《词源》中提到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石【暗香】、【疏影】等作品,“皆清空中有意趣”。又称赞秦少游的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这些品词的观点皆可视为李清照《词论》中理论的发展。总之,玉田是以“清空”、“蕴藉”而又不乏“意趣”和“雅正”的词谓之有“味”(馀味之意),其观点对后世特别是清代早期的的浙西词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明时期还有不少其他的“词味论”观点,如沈义父《乐府指迷》中提出:“词之作难于诗。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陆辅之《词旨》中也提到:“凡观词须先识古今体制雅俗。脱出宿生尘腐气,然后知此语,咀嚼有味。”其他相似理论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枚举。

    以上这些论述对词味的概念虽有所涉及,但鲜有深入拓展与阐发的,而真正词味之说则是滥觞于元好问,其在《遗山自题乐府引》中有着这样的论述:“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闲。惟具慧眼者乃能赏之。古有之: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譬之羸牸老羝,千煮百炼,椒桂之香逆于人鼻,然一吮之后,败絮满口,或厌而吐之矣。必若金头大鹅,盐养之再宿,使一老奚知火侯者烹之,肤黄肪白,愈嚼而味愈出,乃可言其隽永耳。”此论可谓精彩至极!

    自古谈及词,一般都有“意味”之说,主要还是以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而言的,而“气味”则有所不同,它是词的整体风格使人产生的一种内在的直觉感受。沈义父所谓“太露”则无“深长之味”,与杨慎所谓“蕴藉之味”如出一辙,都是强调词的委婉含蓄,让人读了能有所“回味”、得到咀嚼不尽的美学感受。这种结合词的谋篇、遣词、铺叙、抒发等各个环节进行细部批评的方式,可谓整合了抽象与具象的品评标准,更将强调作品带给人的主观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词概》中载:“严沧浪云:‘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此皆论诗也,词以得词境为超诣。”由是而观之,词之“味”源于词“境”,得其境而知其味矣。

    “味”的审美理论范畴,涵盖了文艺这一抒情美学的特点,将抒情艺术那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主观感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特点完全揭示出来。概而言之,艺术之味是通感与联想审美方式结合的一种潜意识体验,这种体验往往会产生更加新奇鲜明的感受效果。从此,诗词音画等艺术领域,都开始运用“味”的感受方式来拓展各自理论,但于词而言,各种相关理论基本上都在苏轼的“味外味”论的范畴内旁生蔓衍,并无太大突破。

    文学创作中,感性的东西必须要经过心灵化才能产生深层的感染力,而反过来,形而上的东西也需要借助感性化来方便读者接受,并最终通过读者的直觉加工,回归于心灵感受,这恰好符合黑格尔对美学概念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对于中华传统诗词领域,则更加肯定和强调了这种直觉审美所具有的创造性,但要达成这种直觉式审美体验,则需要借助联想、通感等等感受方式。

    前面我们讲了通感的在遣词达意上的运用,这里我们再讲一下通感在作品审美上的运用,这与词味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的“五觉”虽依托于各自感官,却又是相互沟通、妙不可言的有机整体。正如《文心雕龙》所云:“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在艺术作品的美学鉴赏中,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各司其用,在用各自方式去感受作品的同时,五种感观之间又往往会发生奇妙的关联,并且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联觉(即通感)”的感受倾向,于是“五觉”的界线渐渐模糊,从而最终形成直接以心灵感受来意会的方式。那么在古诗词欣赏中运用超感官体验所得到的“味”,正是诗词之“境”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在我们直觉中投进的一道映射。老子《道德经》有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实诗词之道亦是如此,正因为能带来这种美妙而超觉的体验与感受,中华诗词才会魅力恒久,千年不衰。

    讲了这么多,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词家语和词味是紧密关连、互为表里的两个概念,宏观上看,它们是一体为用的。我们在阅读古人作品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去发掘和感受词家语和词味这两种概念的真实体验,这对增强作品的理解深度、把握作品的意境都将产生很大帮助。


    关于词家语和词味的问题,今天就先讲这么多。因本月词赏析作业为大家布置了李清照的作品赏析,所以我选取了易安不同时期的三首作品,今天留出一点时间提前为大家热热身,来一起分析下易安词的风格特点。

    众所周知,易安词的语言风格一直都以平白凝练、写照传神著称,纪昀在《四库全书提要》中誉其为“词格乃抗佚周柳”、“为词家一大宗”。易安为词,不仅重本色、崇庄雅,更重体制、工声律,始终强调词的音乐特性。这些在易安青年时期所著之《词论》中已经有了一个体系完备的论述,尤其在《词论》开篇就高调提出的“别是一家”理论,更是易安词学思想的核心与焦点,同时将词调发展中期出现的以诗入词、以文入词的变革新风作了鲜明的批判与定性,并完善了她词学理论的两大体系:情致论与声律论。

    她这些闪着学术光辉的词学思想,对后世词学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千百年词调发展的格局来看,易安的词理论和词作品始终维护了词的音乐性与抒情性,足可谓词之正声。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易安最著名的一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以情节营造出强烈的即视感一直是易安的强项,就无须多说了。单从遣词造意来看,“慵整”所表达的舒心惬意,“纤纤手”的叠字效果所带来的鲜明美感,“透”“溜”“和羞”描述的娇憨姿态,以及倚门回首嗅青梅所暗喻的情犊初开,尤其是收篇用个“却”字,巧如四两拨千斤,一刹将满篇情味撩拨到极致,更使余味一直荡漾到篇外。这些灵动细腻的笔触所带来的表达效果,比之男词人的揣度作品何止动人十倍。虽说自古诗词作品中代人赋者也不在少,但若以男子发闺音,总觉有些尴尬,而写得投入就更让人有怪怪的感觉,似乎不是轻佻就是变态。易安却没有这种障碍,词中二八花季的各种娇憨少女情态,会令读者思绪很自然的向易安少女时期尽情联想与延伸,直至这些传神处依附为一种真实存在,其美也就读如亲见了。易安青年时期的作品中,这种欣喜欢悦的风格是很常见的,可惜生命中的快乐也似灯消影灭、蒂落梅熟,消逝得也是那样的快。

    再看易安的这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应该是写于易安的丈夫赵明诚远游之后,词中将相思别绪表达的清远婉丽,读来全无凄厉之音,只于幽雅中觉出一丝淡淡的愁意。愁而不苦、哀而不怨,这正是易安小令的风骨所在。

    词上片以情节叙意,自是易安驾轻就熟的手法。而下片却在遣词上有着更为鲜明的特色,如“花自”“水自”、“一种”“两处”、“才下”“却上”、“眉头”“心头”等等。这种或叠字或互文或对偶的绵密运用,有在一句中出现的,也有前后句使用的,而且连续贯穿整个下片,如此紧凑复杂的语法句式组合,笔力稍有不济就会流于形式,甚至伤辞害意,但易安用来却是举重若轻,驾驭得极为从容,词意在这种句势节奏的错落变化中起伏荡漾,似一唱三叹,又生出些许盈跃之意,再加上“轻解”“锦书”“月满”“闲愁”等幽淡意象的融洽代入,很自然地避免了相思词的一味凄苦,这也是易安词在造语与造意上的高妙之处。

    最后,我们再看易安另一首风格迥异的词: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首【蝶恋花】写于南渡之后,读来隐隐有家国之恨。作为一首中调词牌,易安却用了大开阖的手法起笔:“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这就直接确立了全篇写抛家去国之恨的悲怆基调。上片用“永夜”“空梦”“长安”“认取”等词汇,营造出了时空上的远阔与虚实交织的迷茫,读来沉郁而苍凉。尤其“为报今年春色好”中“为报”二字和“花光月影宜相照”的“宜”字用的非常微妙,使得一种强颜欢笑却内心苦闷的意味油然而生。下片转入眼前作议论,用“酒美梅酸”的心情隐喻,以及“虽”“恰称”“莫笑”“可怜”这一系列情绪指向鲜明的虚词和状词,渐渐将心中之沉郁委婉道来,直到最后一句“春似人将老”的感伤,才最终把客老他乡、国事衰亡的愁苦心境一霎宣发出来。易安于遣词上蕴藉之深,读来不禁令人惊叹。

    三首词赏完,我们对易安词的整体脉络风格也大致有了一些了解,希望这些能帮助大家在指定作品的赏析中把握好切入点,阐幽发微,运用不同视角和情感主线去解读作者情怀与作品写作技巧。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11-21 19: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