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怀古诗》
怀古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分类,这类题材现在我们的创作中也经常出现。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时代,但他那会儿能咏的“史”和能怀的“古”都实在太有限了,所以屈老师只是露了点意,不能算真正的咏史怀古(他自己却始终在被咏的史和被怀的古里);真正的“咏史”作品出现在汉朝,班固先生所作《咏史》(这也是被认可的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写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诗本身写成了有韵的史书,恰与司马迁写“无韵之离骚”相反,诗本身实无可观之处。倒是后来略晚些的左思写的《咏史八首》把诗与史结合得很好,应该算是真正的咏史诗祖宗;此类作品的大兴在于中唐之后,南北朝的混乱、兴衰、成败为大唐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刚刚结束的安史之乱则为诗人们提供了情感的培养基,那种劫后余生的感慨,结合乱后满目疮痍的河山,中晚唐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怀古诗。
顾名思义,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愚贤而已(方若虚语)。怀古诗的切入点,无非此三:古迹、古人、古事(史),那么咱们就从这三个切入点来说说怀古诗的写法。
1、古迹——对于诗家来说,能入诗的古迹是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宫殿、战场、城廓)。当我们有幸亲临这些古人遗迹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些历史事件。看着眼前被岁月“做旧”了的古迹,想想这里曾经的繁荣、朝代的更叠、人事的兴衰,就会产生感慨,便来了诗兴。
以古迹入手写怀古诗,大体不外乎“盛衰对比”“物是人非”,我个人感觉古迹入诗率排行的话,南京应该能排第一,南京以及南京相关的“金陵怀古”非常非常的多,佳作多名作多;而且曾经把南京当作都城的六个王朝,都曾经有过相当的物质繁荣,所以被“怀”的次数那是相当的多(有人说金陵怀古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了)。咱们就以几首金陵怀古作品来学习一下这类作品的写法: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走的是“物是人非”的路子,山是旧时山,水是旧时水,月是旧时月,墙是旧时墙,只是国不再是那个国,城不再是那个城,墙虽在,却不见了卫戍的人,连潮水,都只能寂寞的来来回回。无需多解,诗人心中的那份失落、怅然,淋漓尽致。
《金陵图》——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此作用情最深处,便在“无情”二字。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作是李白留下的七律作品中名气最大的一首,其实作为律诗而言并不规范,颔联与首联失粘,颈联又与颔联再度失粘,于是只能说颔联的平仄错了。细琢磨我觉得大概是李白实在是喜欢颔联这两句,“吴宫”“晋代”一是有顺序,二是不好替代,所以宁可让平仄错,不能让诗意错了。这个拧了的颔联,实是此作“怀古”之精髓所在,吴宫花草、晋代衣冠,这是指曾经在南京定都的“六朝”中最牛的两朝:东吴和东晋,那时的繁华皆成过往,现在有的,只有荒芜与苍凉。所以这首作品是“盛衰对比”的典范。
2、古人——由古人入手,或者由其陵墓、故居等相关地点引起,或者由其作品、传记等相关资料引起,写古人之事的终极目的都是写今人之情,不然就不是好作品了。写古人,可以赞叹,可以批评,可以同情,可以自比,总之一定要把自己的情写出来。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此作是典型的同病相怜,李商隐以贾谊自比,才高八斗却难遇明主,好容易遇上个单独召见的机会,却是不问治国而问鬼神。小李觉得自己跟贾谊一样的怀才不遇,从而借古人之名,发今人的牢骚。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一首情感比较复杂的作品,有同病相怜之意,亦有对明妃的赞许之情,末句的“分明怨恨”写出的实是作者的心声。此作是个典型的因人怀古作品,起笔以明妃故里入手,由古迹,入古人;颔联与颈联写昭君的生平故事,一实一虚;结句婉转的表达了作者对昭君的理解与同情。
见古迹,思古人,叙古事,发议论,这是怀古诗常见的结构,老杜这首诗可以作范本,供我们借鉴学习。
3、古事——由史入手,可以是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为的必定要是与现实相关的目的。或者借古讽今,引以为鉴;或者反思历史,见解独到。
《咏史》——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龚自珍此作在清诗中意义重大,作品中借“史”之名,说现实之事,明确批判了文字狱,批判了小人猖獗、文人畏避的文化现状,结句中大声喝问“田横五百人安在”,呼唤烈士、呼唤风骨,呼唤真理与正义。。。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两首是反思历史的路子,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这同一件事,却是截然相反的观点:杜牧劝项羽忍辱负重、力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胜负未可知,不应该自刎;王安石则说天下已定,胜败已分,项羽不自刎也没路走了,就算再回江东,人家也未必肯跟他出来打江山了(还是死了算了)。杜牧说的是一将成败,王安石说的是天下民心,思维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杜牧笔下的是项羽是有个人魅力的,有激情有血性;而王安石笔下则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再无性情可言。
总的来说,要写怀古诗并不难,从古迹、古人、古事这三点任何一点入手都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有三点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1、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用典就一定要精准才能准确的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
2、 接下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之“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
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与出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求新而走入异路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