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中散客 于 2013-9-1 18:28 编辑
上次课我讲了近体诗的简易格律以及近体诗各种体对格律的宽严程度 最后谈了学诗途径,应该从哪方面开始入门 我说了,入门从五律,七绝入手;首选五律,次选七绝。 五律熟手后可进入七绝领域。 而五律里边三宗师是:王维李白杜甫 也说了王维五律章法明显,用字没这么着力,最容易上手;
杜甫用字着力,选字更严谨,而且面目最多,有一定基础后才能从其入手; 而李白的五律不必学,但多读,王杜五律严谨,李白的较洒脱,读多了诗感会有很多的提高。 五律里面孟浩然也是一大家,只是他的作品大多数格律上为严谨,平仄宽泛,而且在用字选句上比较入古味,这个对于学五律并不是很好。 杜甫之后,中唐刘长卿工五律,但没多少出新。
基本上中唐后攻七言成主流,五律逐渐地少了。 在诗人集子里数量都不突出,质量也不是占优。 所以读五律首读王李杜三家 今天开始一段时间内将以王维五律为主,从章法用句选字进摩诘五律进行解读。 而章法句法字法中,章法最重要,章法通了,字句差些尚可以称诗 章法不通,只有好句好字就好比龙头猪肚凤尾,什么都不是的动物。
那么章法是什么? 很通俗的说法就是写诗的顺序
我们小的时候刚学作文的时候,说的什么时间顺序啊,空间顺序啊,逻辑顺序啊。。 这些东西到了诗里,就有它不一样的地方了,我们叫它章法。 一句话:怎么用句子来写出你的想法你的感受出来,就是章法。 古人对律诗早总结出了四个字作为章法统领:起承转合。 律诗不是有四联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就对应起句,承句,转句,合句。 我们一般说转句的时候通常就是指颈联,说承句的时候就是指颔联。 那么是不是起承转合都一样重要呢?? 你们应该知道颈是脖子的意思 颔是人体哪呢?下巴。
恭喜你。。 说明你是短脖子或者没脖子的。。 古人叫第三联叫颈联,颈字就告诉你:这联很重要。 你要写不好颈联就相当于给人安上了细脖子,喘气都喘死你。 颈重要都知道了。 那么除了颈联之外,次重要的是谁。。 嗯!就是首联。 所以古人经常谈及起句起句应该如何如何。。你很少见过说承接如何如何 起句起好了,读下去的愿望才强烈
所以我们学习五律,首先就是要学好起承两联。
学好这两联那么五律便算入门了。 然后承结两联不要太差都OK了。 当然并不是许多律诗都按照起承转合而来,有可能只有“起承承合” 没有转。 说明什么?什么二三联是并列结构,多为写景时候用。 二三联同为写景。 我上次课也讲了颈联格律要严,其他联可以宽。 但我们开始学诗,还是先起承转合都用上。 这种章法就明显。不会犯大毛病。 如果是“起承承合”有可能就会在二三联上头重脚轻,不知道怎么安排了。 现在进入第二节:举例
五律.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首应该看过没? 先看题目哈,不看题目你不知道人家要说啥子 酬张少府,少府是官名,姓张的一个官老爷子。 酬大概就是酬谢酬答的意思啦。。 为什么要酬呢?读了诗你就知道了。 起句: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说什么呢?就是说我老了,想清静清静,不想关心什么国家大事了。 我们就可以大概猜测了,哦!原来是王老头子归隐终南山了,张大官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归隐,所以就去拜访王老头子,说:王大诗人,你为什么好端端的官不做了,跑来这山里当“野人”呢?
所以王老头子开头就直说了,我为什么要归隐,这得就叫破题 上来起句就点明我写这首诗的原因,为什么酬谢,为什么我会在终南山,而不是在长安。。 当然人家这破题也破得委婉,只说我喜欢清静,所以归隐了,而不是说我看哪个哪个鸟人不爽,或者那个皇帝不拾抬举不给我升官之类的。 就像孟大诗人写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不是皇帝不给我官做,是我才能不够啊。。 其实心眼里骂着皇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