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日归省,口占
楼屋依然矗,情怀老已迁。开元归梓里,苍狗吠华颠。
元日子夜不寐,口占
老家床似认人生,夜已阑时睡未平。接岁灯前山远近,间闻村犬两三声。
跋:接岁灯,也叫“年灯”,老家风俗。除夕之夜灯长明,谓之“守岁”,元日之夜灯长明,谓之“接岁”。
元日归省,步韵陈公寅恪<壬辰春日作>
盘桓午后抵柴门,岁首殷勤返小村。残雪犹余松上白,春阳已润掌中温。
久疏庭院欢如叠,浅醉萱堂笑落痕。家犬不怜游子意,中宵几度吠惊魂。
与大姊祖屋重逢
姐弟情亲五十年,睽违十载奈何天。依稀记得深凉夜,为我抱寒求母前。
跋:余年少失恃,赖大姐协助寡母带领一家九口艰难度日。先严辞世那年,我七周岁多,上小学二年级。看到别的同学都用上钢笔(那时叫“自来水笔”),而自己只有铅笔可用,颇觉委屈。于是好奇之余不告而取,将家父生前珍藏的一支金笔带到了学校。孰知这支金笔只陪了我半个下午的课时,就如泥牛入海杳然无迹。此事后来终究被家母知悉,于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母亲将我从熟睡中拖出被窝一顿暴打并赶出门外。任由幼小的我在风雪中不停地啼泣。大姐怜我受冻,遂抱凉跪求家母饶恕。余因得免受长夜寒冻之折磨。
及今想来,仍唏嘘不已。那支不见了的金笔许是先父心爱之物吧,也是家父留给家母的念想吧。要不娘亲绝不会恼怒到那步田地。
丙申人日偶拾
穷通不必问君平,自是红尘太瘦生。人日寻诗杨柳岸,可怜春信杳无声。
临江仙~独饮
把盏消闲还小酌,更忘羁泊酸辛。三樽过后最精神。若非妻劝止,想必醉成真。
料峭春寒催酒醒,倚栏凝望孤云。西斜日影抵蘅门。枯条犹瑟瑟,兀自舞年新。
自慰
人情不改较高低,世事无常马失蹄。向使心平如水镜,能从物外识端倪。
读子佩君诗,有感于“何须自叹贫”,遂作
一稿
贫亦士之常,超然可以忘。一春天下绿,九冻草凝霜。
竹下欣知己,樽前醉不妨。天心何必问?自在立苍茫。
二稿
贫亦士之常,超然尽可忘。春风如化雨,曲水自流觞。
苦乐元生趣,衰荣只过场。天机何必问?一笑立苍茫。
午后
春阳容饱沐,执卷临川读。浅水自清清,枯条仍郁郁。
徒崇靖节操,偶叹杨朱哭。世事久纷纭,何人为击筑。
蝶恋花~步韵“华子中年”,题曰“贫居吟”
昼锦长安天不许。夜作归来,几处听萧鼓。欲访喧喧门却拒,人情冷热分寒暑。
一样风尘今亦古。陋巷凄清,华屋车犹堵。百结缁衣谁与补?菜根投水和盐煮。
也题双鹅惜别图
此去分襟势不回。料知重遇到泉台。盘中脍炙肠中爽,尽是临歧别后哀。
步韵和“眠月楼”先生之“早春”
可怜尘世即迷津,料峭风回不见春。上帝无言箝众口,公媒有意惑群人。
随时作计夸同步,趋利忘形薄隐沦。绝笔当年嗟孔圣,伤心鲁殿获麒麟。
丙申上元,雨中口占
上元新雨润风婆,客里孤盅剩几何?青眼无缘乡草绿,为谁负手立东坡。
上元寻月不遇
上元寻月月迷踪,却问今宵底处逢?我在江东思皖北,忽然心绪失从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