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楹联讲义] 2014楹联班亚伯阳老师第三讲

查看: 1782|回复: 2

[楹联讲义] 2014楹联班亚伯阳老师第三讲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2126

帖子

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3217

端午节纪念奖首届舞会纪念章最佳情侣(铜)哨蜜舞会魅力舞者最佳写手(初)主哨首届风云纪念章唱着进论坛

发表于 2014-11-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来讲讲对联的禁忌。

对联的禁忌有人归纳了“六忌四弊”

还有人从动机、句式、音韵、字词、结构、内容、其他等方面归纳了三十六忌

六忌分别是分别是
1.忌同声落脚
2.忌同声收尾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6.忌同义相对
四弊就是隔、重、俗、造
临屏对联中常有人说绿了,就是出律
平仄交替和上下互对是最基本的

今天我们先谈谈“隔”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作上下联之间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

作为一个正常人说的话,首先是具有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比如以下两句话:
中午吃什么 
明天要考试

这两句话给我们明显的感觉就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以,没有毛病起码也是喝多了的人才会同时说的话。

假如我们把这两句话看作是一副对联,抛开对联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论,从关联方面来看,那第二句话就是“隔”,因为它们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再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无情对除外)有人会说,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这算是成联了。
=
曾有人说过:“纵是对句,也要把出句当成是“我”写的!”对句还是要以出句者的角度立场去完成未说完的话。
=
而一个人说话,是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语气的,这就要求语言风格及语气上的融合统一。比如出句风格上俏皮可人,对句古板平稳,便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就造成了风格语气上的“隔”。
=
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副长联只用了4个字,下联当然还要用4个字,而且位置还要对应。
=
比较好的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却有人对:“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
请问,这位对得好不好?

嗯,是不好


虽然“男女生”下联,对的格律合要求,都是四个字重复表达一种意思,但是在内容上,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上联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说是好的下联。

而原来的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和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连起来让人想到商业的繁盛。
关于“隔”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道理上都是一样,在此不作一一列举。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形成协调统一,圆融而相得益彰,始终象是一个正常人同时说的两句话。


好,那就接着说说“合掌”


前面我们说过,对联可以简单得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话,前后不搭就是“隔”。
那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两句话:
今天是周末 
昨日为周六


对,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个意思,作为平时说话,人家只会说你罗嗦。

在对联里,就是“合掌”。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载体,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有惜字如金之说,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这种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这是比较明显的合掌了,还有些合掌是比较隐蔽性的,比如下面这组对句:
一抖诗囊成半阙
浅掏笔管又三车

大家说说看,这联有什么问题

看似比较成功的流水对,然“掏笔管”,跟“抖诗囊”合掌。

因为都是比喻搜刮心中的积累,喻体不同,本体毫无二致。

这就是属于比较隐蔽的合掌了。

前面我们只是浅谈一下关于“隔”和“合掌”两个关联上的问题,给我们划出了两条平行线,在“合掌”与“隔”两个极端的禁忌区间,虽然是一种拘束,但是在这个区间内,我们的思维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隔”和“合掌”要谨慎把握,不能越雷池半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1-6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发表于 2014-12-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5-3 19: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