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8|回复: 1

[三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三期基础班第七讲(说说拗救)---讲师:山野茶客

[复制链接]

34

主题

68

帖子

5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7
发表于 2014-1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说说拗救。
要是严格按标准格式定平仄写诗,确实难度很大,恐怕也就没有那么多好诗了。以为框框太拘束,即使诗词大家也不想动辄得咎是吧。为了解决难度问题,不至于使一些好诗荒废掉,同时又要保证音律、韵律的谐和,除了上一一讲讲提到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如此的,再提醒一遍)外,古人们还鼓捣出了一个叫“拗救”的东东,作为近体诗格式的灵活使用原则。 所谓拗救,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了,然后想办法去救。注意,“拗救”原则只适用于近体诗。古体诗平仄本来就自由,谈不上什么拗救不拗救的;词,平仄都是固定的,出律了就是出律了,也没有拗救一说。再说三仄尾、三平尾,还是古体的一个特点呢。那什么又是“拗”呢?“拗”就是不顺,用于诗中,简单说来就是以常格看句子的某个字出律,平仄不合常规。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前面说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就是拗句的一种。只是因为这种格式被常用到很高的频率,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于是乎就成了一种特定的合律句式了。 这就像平常有人说:我差一点没绊倒。按照字面看是这人绊倒了,而大家都能理解的意思,则是这人没有绊倒。也算是一种约定俗成吧。拗句在近体诗中是经常出现和存在的,但应注意:若出现了拗,通常是需要跟上“救”(也有可以不救的情况)。前面一字用了拗,后面就要在适当位置进行“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也可以说是调整、找平衡。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救,一般只能救前面的拗,不能救后面的拗,即救前不救后。甚至说,前面可以双救,救两处。但后面的拗句不能救。另外,若前面该用仄声的地方而用了平声,就一般情形来说,是没办法救的,即只能平救仄而不能仄救平(特拗律体除外)。
下列三种拗救情况相对也比较常见:
     一是本句自救:在仄平脚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没用平声,那么就会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大忌,要不得的。但为了不影响意境和诗的整体形象,或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平声字替代,那个地方非得用个仄声字,怎么办呢?若遇这种情况,可以在句子的倒数第三字,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补偿一个平声字来救。具体来说就是: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则在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如此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也叫“孤平自救”。 也有的说,这叫本句救。就是说在一个句子里出现的问题,在这个句子里解决好。关于“孤平自救”,目前有一种说法,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若用了仄声,而第一字用了平声,就不算是孤平,或者说是用第一字的平声救了。
诗词界好多人不太赞成这种说法,原因有:
     1、音律是前轻后重、前松后严的,即后面的音节比前面的音节重要。从声律上,前面的救不起后面的拗。拗救只能是后救前。
    2、七言的第一字原本就是可平可仄、平仄任意的,只所以“任意”,就是因为这个字在声律上作用最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其平仄对于声律构成几乎没什么影响。
     3、虽然首字用了平声字,避免了除韵脚外只一个平声的情况,但第四字依旧为“夹平”拗,声律依旧不够谐和。
前面提到的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也属于本句自救的一种,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了仄声,分别在第四字和第六字换用平声字作为补偿,即“救”。二是对句相救:本句没办法救,那就在对句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倒数第二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倒数第二、三字)都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五言诗本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下,五言对句第一字、七言对句第三字,允许为仄声字。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或“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三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倒数第二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倒数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在该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五字(倒数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第六字(倒数第二字)依旧保持平声。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这种情况可救可不救,可用“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来救,不救也行。诗词实践中,还有一例就是一箭双雕,即本句救又对句救的。
    举出几个拗救的例子:
  本句自救(孤平自救):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自救,首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一个平声字“天”救)
本句自救(特定格式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
     现在许多写诗的人,把它作为特定格式,甚至不以为这是拗救问题了。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字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
     这句若正常似乎可以:野火燃无尽。   
下面还有本句救又对句救的例子: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对句的“相”字既救了本句的“莫”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有”字)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李白《自遣》
  (对句的“盈”字既救了本句的“落”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不觉”二字)
为何学拗救,肯定是将来有用的。最少大家知道了有这样变通的方法。一旦用上,可以解除困扰的。而且,若写排律,这也算是一种变化吧。本群新学员比较多 讲多了怕消化不了 今天就讲到这吧. 春天到了 现在又正值清明时节 相信爱好诗词的朋友 此时诗意正浓.所以 今天留的作业就是 作五言或七言绝句一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1-6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29 05: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