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09|回复: 1

[四期班讲义] 四期班第一课 走近诗词 讲师----亚伯阳

[复制链接]

18

主题

393

帖子

1253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3
发表于 2014-11-5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课  走近诗词
各位诗友、同学:有缘千里来相会。是诗词这个缘让我们走到了一起。首先感谢牡丹和读柳二位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交流的平台,再感谢原乡老师和茶客老师以及莫大老师对四期班的大力支持,还要多谢三郎和深蓝两位班长以及所有班委的。
声明一下,我是讲师不是老师,我也是星光诗校的一名学员。所以,我是大家的讲解员,我们是同学,是诗友。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一起研讨,共同提高。
我们这个班的学员一般都没什么基础,有的是对诗词的爱好和热情。因为我和大家水平相近容易沟通,所以校领导让我带领大家一起从基础开始走近诗词。
    从今天起,我们将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习诗词的概念、格律诗的用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律诗的句式及变通、格律诗的对仗等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关于诗词的基本概念

一、        诗
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诗的国度。有文字记载就有诗。

《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或云:“情动於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盖诗兼有言志抒情之用焉。夫人固有修齐治平之志缠绵恻隐之情,充塞胸臆不得而伸,是必形诸于言,言有未通达明彻之处,尚需藉诗饰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人皆可言,非人皆能言,非言之咸为诗,诚然斯理也哉。    文乃道之余,诗乃文之余;文以载道,诗亦载道也;文有四部,诗有六义,大旨概要于政制有所风刺,于纲常有所匡修,于世道有所洞悉,于人心有所劝勉,于教化有所裨补,于美善有所歌咏,故而有“兴观群怨”之谓,至于诲淫导欲、娈亵狎盗,则非诗耳。作文首重立德,“期明明德”,然后方显识高气雄,堂庑开阔。作诗首要立心,“温柔敦厚”,然后可称“思无邪”也。

古人云:“文有声韵,可以吟咏者谓之诗”。
《诗学概要》的作者林正三先生说:“以最简洁之文字篇幅,表达最丰富之情感者”谓之诗。
现代汉语解释为:诗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真正的,科学的诗的定义。乐府、歌、行、词、曲都可以说是诗。诗又称为韵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韵文就是诗。其实诗的定义可以从三方面定义:
第一,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认为,文学体裁有四种,诗词、散文、小说、戏剧。诗词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是文体之一,它必然具有一般文体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讲究谋篇布局。在诗词创作里,我们称之为章法。在谋篇布局里,诗词应有的波澜、线索、脉络等等,都和其它文体一样,是需要处理好的关键。
    第二,它是有韵的文体。这一点,就使诗词一下子与其它文体形式区别了开来。因此,我以为,没有韵或者压韵不正确的,不能划归诗词这个范畴。当然,在诗词产生的初期一些未成型的文字、现代的新诗(尤其某些探索中的东西)以及由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作品,因为有着根本的文化差异,不能同日而语,不去争辩,也没必要讨论。基于这一点,为了体现诗词的音乐美、节凑美,就要讲究格律。因此,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第三,它是最含蓄凝练的。诗词、散文都是直接抒发情感的文体。但诗词是最凝练最含蓄的。这一点,就把散文(包括杂文类)区别开来。含蓄与凝练,是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表达的技巧,文字的生动准确,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到唐代,逐步形成了有严格的具体的规矩的一种新形式的诗。就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有了这种新形式的诗,人们为了加以区别,就把原来的诗叫做古体诗,把新形式的诗叫作近体诗(今体诗)。
可见,近体诗与古体诗是从诗体上区分,并非时代概念。因为,直到现在亦有人写古体诗。
    近体诗发端于南齐永明年间,史称“永明体”。近体诗大兴于唐,对于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讲究格律,故又称格律诗。

二、词
词最早产生于隋代的民歌,中唐以后,民间歌曲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影响和吸引了文人们来参加曲调、曲辞的创作,产生了文人词。晚唐五代,文人词进一步确立,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至李清照提出“词别为一家”,在理论上确定了词是个单独的文学体裁。
词这种文体的命名历尽曲折。许多词人的词作专著,标以不同的名称,如柳永《乐章集》,辛弃疾《稼轩长短句》,范仲淹《范文正公诗馀》,吴文英《梦窗词》等等,对于词的称呼的差异,反映出人们对词的认识之变化。
  
诗馀:诗歌的馀绪剩意。把词作为诗的附属。
乐府:把词和乐府诗混淆了。乐府诗是拿词来谱曲,词却是先有曲子才填词,词人是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的(所以叫做填词、倚声),和写乐府诗不一样。
长短句:一来,杂言诗也是长短句,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二来,词不一定是长短不一的,比如【玉楼春】是整齐的七言。所以“长短句”也不准确。
曲子词:这是最确切的称呼。曲子词,简称“词”,就是歌词的意思,曲是指音乐部分,词是指文辞部分。

三、诗词
我们所说的诗词,就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诗词,是个特指,就是我们以上所说的古体诗、格律诗和词。诗词的诗不同于诗歌的诗,诗词的词也不同于歌词的词。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这个诗词。
(顺便说一下,我所搜集整理的这个讲义,只说诗,不说词。)
有诗友问,我得学多长时间能写诗?我认为对于初学者,语言最重要,也最难把握。这里大致要分三步。最初由于不适应格律的约束,要努力地写出符合格律要求的句子。这一步,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第二步,等格律渐渐掌握了,熟练了,就要要求自己写出顺畅准确的句子,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凝练、含蓄地表达出来。这一步因人而异,大致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第三步,等到句子基本没有问题了,就要再进一层,逐渐地熟悉技巧,使自己的句子更加生动、含蓄、精警,有味道。语言的含蓄、凝炼是要比格律更难的问题。首先与作者自身的古文功底和读书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有人的语感好,可以进步很快。有人的悟性高,语言天生出彩。
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使用了诗词的语言,才有可能写出不错的诗词来。吟安一个字,需下十年功。其实不是确定一个字需要考虑十年,而是说,没有数十年的努力,是达不到一定的高度的。说到最后,语言的问题,不仅是功夫的问题,还是境界的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及至的艺术,进入这个艺术的盛殿,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第二节 诗的种类
一、按音律分
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也有少量的六言绝句和六言律诗。正是因为其少,所以我们就暂时忽略不讲。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二、按内容分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⑴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⑵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于谦的《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⑶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⑷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⑸羁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⑹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也有人把诗的种类概括为:1讽刺 2爱情 3哲理 4送别 5风景 6抱负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518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69

表演奖(铜)2表演奖(铜)最佳情侣(铜)最佳情侣(铜)2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最佳杀手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1-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soso_e160:}蓝蓝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29 04: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