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1|回复: 0

[讲义资料] 2016年律诗班第十五讲《诗之五忌》

[复制链接]

441

主题

4712

帖子

3万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497

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最佳写手(初)端午节纪念奖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1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面咱们大致讲了律诗常见的题材,写景、咏物、抒情、怀古,上次又讲了押韵的注意事项,那么大家也差不多能按照要求创作律诗了。但要写好诗,除了符合格律、对偶、押韵等方面的要求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写诗的禁忌与戒律,并避免在创作中出现这些问题。接下来我想先跟大家聊聊学诗五忌。

  这五忌都是我们学诗的人经常可能碰到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犯忌,咱们一个一个的说说看:



  一、格弱——格,格调也!诗歌讲究格调,我们作诗,应该追求高尚古雅之格调,而避免低俗轻薄之格。格调低弱,诗若无骨,再雕琢也成不了大器。
  有关格调的段子,古人有本《李希声诗话》中,使劲挤兑了唐末诗人薛能一回。薛能也算晚唐有名的诗人了,李希声说他就是“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除杜甫之外,刘禹锡、白居易这些人都不入薛能之眼。他曾作《柳枝词》五首,最后一首说: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他自己作注说: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李希声说薛能直接就是“大言不惭”。而且事实上薛能的柳枝词,与刘白的,确实没法比。
  咱们再来看看刘禹锡的: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老刘此作一共写了九首,这是最出名的一首。“惟有垂杨管别离”一句写入诗册,凡提到杨柳,无不思及别离意。这是一个简单而深情的送别场面,酒尽日斜,各奔东西,陌上无穷的树,都不及那杨柳,牵绊到天涯。风流洒脱中,带着些许的小忧伤,打动文人的心。
  白居易的: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老白此作则清浅精致,意境优美,柳如人,景如画。顺便说一句,很多人动不动说要学老白,写诗必写得“翁媪能懂”——然后就纳闷,为什么白居易写得能流传千古,自己写的就是不入流呢?差别在哪里?不在文字,老白的文字真的老浅白了,差就差在格调上!老白立足高远、胸怀天下,有这种情怀铺垫,他的浅显的文字便有了深邃有内涵,诗便有了格调。如同气质美人,粗服乱发不掩其美,就是格调所至!

  二、字俗——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尽量以文言语句为诗的主体,可以间以现代文字,甚至可以夹杂口语,但要尽量避免“俗”字。不过古来诗人,也有的会在诗中放进一些俗字,但我们却并不觉得俗,比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里面的“个”字,便不属于书面语言。可是老杜的本事在于他用得让你觉得无比顺畅而并不觉得俗,甚至换无可换,这两处都不好换,不信你试试。
  老杜还有“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朱老吃”,这两句诗中的“吃”字,也是俗字,但我们也不觉得俗,这就是老杜厉害的地方啦!
 学老杜,千万别学他这个,一学准死——因为咱们功力达不到老杜的水准,对字句的把握还没到火候,所以最好别用这些字眼为妙。

  三、才浮——诗贵含意不尽,深藏不露,要读者去品味去赞叹,否则就是才浮。说得明白些,就是诗贵曲不贵直,诗要写得含蓄蕴藉才好,像穿衣服一样,不要太露。
  王昌龄有首著名的《宫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此作深情幽怨、意旨微茫,测之无端,玩之无尽。。。就这四句诗能编出个电视剧来!
    《七律——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已经含蓄到了没有正解的地步,除李义山之外,已经再没人知道他到底想写什么,但这种朦胧的、蕴藉的、隐约的、抽象的美,却格外的打动人心,传唱不衰。
  我曾经与诗友讨论过诗意的明与隐,从明白到含蓄我给它分了四等:明白的明白,含蓄的明白,明白的含蓄,含蓄的含蓄——老李此作属于含蓄的含蓄。。。我觉得诗意来说,中间两等最好,含蓄的明白或者明白的含蓄,就是费点劲还是能看明白的,正好。太明白了,自然不行;太含蓄了,像李义山这个,我觉得也不大好,毕竟绝大多数的作者写不到这种美学层次,诗作变成了一锅糊涂。这是我个人之见,大家在含蓄与明白之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点就好了,总之能含一点的话,尽量含一点。

  四、理短——诗贵理由充足,不可牵强,否则即为理短。古人批评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峨眉山下少人行”这句,说唐玄宗幸蜀的时候并未到过峨眉山,这句就明显的牵强了。还有人批评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诗好是好,但哪里有半夜撞钟的呢?又不是大年初一。。。其实这里涉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差别,生活真实是寒山寺半夜还真撞钟,这在《南史》中有载;但张继这天晚上有没有真的听到钟声了,就不得而知了,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种意象被张继深深的镌入我们心中。寒山寺真半夜敲钟也好,假撞钟也罢,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悠悠钟声撞入客船,撞入诗句,撞进人心里。

  当然,我们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艺术真实还是尽量与生活真实保持一致比较好,以避免别人无法理解,甚至造成“千树万树莲花开”这样的笑话。
  我在网上见诗友写的爱国题材作品“盼征岁岁望金鸣”这句,古代“鸣金收兵”是定例,那么他写“盼征”却是“望金鸣”,那么到底是想出征还是不想出征啊。更不说现在清平世界,实在用不着“岁岁”盼打仗啊。

  五、意杂——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这就是我反复说过的:元素宜少不宜多,与主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素材一律砍掉!简约不简单!

  来个反面例子:《七律——杂感》      
  落月停云百尺楼,大同世界乐悠悠。殷殷飞梦冲天鹤,瑟瑟依风露地牛。
  伤古因怜生不易,作新敢叫死无休。横推五岳填江海,万里平川拓壮猷。
      
  作者自注的创作说明:这是从感慨本地強推殡葬改革而衍生有感于圈地建厂、填湖造楼、毁山开矿等过度开发的社会现象,等等。有直笔、曲笔,正笔,反笔互为穿插。
      
  我的点评:
      
  落月停云百尺楼,大同世界乐悠悠。——起句似是说造高楼,社会一片和谐。这个“乐”字是全篇仅见的情绪字眼(我不确定是不是反笔),仅此字便可能会把人完全带入理解的误区。
      
  殷殷飞梦冲天鹤,瑟瑟依风露地牛。——对仗是没说的,但实在没看懂
      
  伤古因怜生不易,作新敢叫死无休。——此联亦然。。。
      
  横推五岳填江海,万里平川拓壮猷。——现在填湖或者填海都不是用土石了,而是人造的混凝土块,更厉害;结句的“万里平川”似有赞美意。
      
  总结:
      
  实话说此作从昨天晚上看到现在,即使是对照着创作说明再看,也还是十分难懂。
      
  1、全诗似乎在用置身事外的眼光在冷静描述一些现象,完全不带情绪,那么也就看不出来态度,也就没有办法判断情感倾向(赞同还是不反对)——写诗的首要功能应该是抒情,所以无论以什么笔法来写,情感一定要出来;
      
  2、一个七律能表达的内容应该是有限的、集中的,你想写的殡葬改革和圈地建厂、毁山开矿以及过度开发,这是几件不同的事情,想用一个七律说明白实在太难。此作依稀能看出殡葬改革的影响(生不易死无休),但其它的真的没看明白。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此作应该集中笔力写你对殡葬改革方面的观点、态度、情感,把这一件事写明白就会很不错!一苇浅见,博您一笑!

  今天的内容大致就这些,谢谢大家!
   
   
安得更催眉,换俗世、零星青眼。长笑归来,重将春色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3-29 22: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