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4|回复: 2

星光诗校二期班2014第廿五讲:季节诗 讲师:一苇

[复制链接]

441

主题

4712

帖子

3万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497

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最佳写手(初)端午节纪念奖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1-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1027第廿五:季节诗


  中国是个四季分明的国度,自古诗中就有很多有关季节描写的诗歌。同时,因为古典诗词讲究“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是相当常见的抒情方式,而景物描写中,不同季节的景色寄托着不一样的情感,通过四时景色之异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也是诗人必备的手法。

  先来说说四季的时序与划分:春夏秋冬,这是四季,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四季的准确划分则是有些含糊,通常中国按照古代的物候特点,以中原地区为代表,农历(阴历)的一、二、三月为春,公历(阳历)则是二、三、四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暮春);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公历五、六、七月),依次为孟夏、仲夏和季夏;农历七、八、九月为秋,依次是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为冬,依次是孟冬、仲冬、季冬,完成一个轮回。我们在诗中写“三月春风暖”的时候,请注意一下,写的应该是农历的月份,一般来说这个也不用确查,现在是公历几月总归知道的,那么减去一,作为农历的月份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气候特点、习俗特点和情绪特点,咱们按照季节分别来说吧。


  春季:
  春天物候更新,气候特点来看:万物复苏、乍暖还寒、和风细雨、桃红柳绿、百花盛开、莺飞燕回、蜂蝶初见;习俗上说要辞旧迎新、踏青扫墓,郊野游春,赏花斗草,放纸鸢荡秋千;情绪上早春时通常比较昂扬、兴奋、愉悦,一年之始也。到暮春则慨叹流光易逝、感时伤怀。这些是笼统来说的,不是定论,当是给大家的建议吧。
  我们来看看老杜的一首: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这里第二句“来时”在有的版本里作“采诗”,古有争论,见仁见智,且自由它。老杜的作品是喜欢“透”的,与晚唐李商隐的“含而不露”相差很大。“春”字透出来好处是明了清晰,坏处是下面不好写了,你得准确的把“早春”写到位,不然作品就瞎了。老杜用颔联承“悲”字,一个“愁”一个“老”,你说悲不悲吧,把情绪先压下来,写足;接着颈联一转,由情写景,无比鲜亮活泼的“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桃红柳青本不稀奇,大家都会写,但“入”“归”二字就见高下了,桃花仔细看花瓣根部比边缘颜色更深些,这个入字越想越真;而“归”是走了再回来的意思,柳叶的新绿可不是走了又回来么?如此美好的春天,还要“悲”什么悲?老杜是作男么?怎么这么矫情?疑问出来了。引出结句——“望乡”“风尘”,由眼前之春想到故乡之春,想到自己身在客地,悲从中来,就顺了;想家了回去嘛,又回不去,因为“四海尚风尘”,这里风尘是兵戈不定之意。这个尾巴这样一挽,不仅回应了悲从何来的问题,更把全诗的格调境界提升起来,由一己之悲放大到了家国之伤。遂成名作!
  这里我们不一定要学他啥都往大了写、往家国大事上靠的调调,你思想没到那个高度,硬往上够会很勉强。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严谨圆融的诗法,起承转合的思路,首尾呼应的结构,还有观察入微、炼字措辞的精妙。


  
  夏季:
  夏天的气候特点主要是骄阳酷热、疾风暴雨、浓荫避暑、荷花绽放、梅子初黄、蛙鸣蝉噪、蚊虫飞舞;民间习俗上夏季的芒种女儿节、端午赛龙舟、饮冰吃瓜;夏天由于比较燥热,所以写诗中的情绪往往以消暑、解忧、去燥等自我开解的情绪为多。
    《幽居初夏雨霁》作者:陆游
    楸花楝花照眼明,幽人浴罢葛衣轻。
    燕低去地不盈尺,鹊喜傍檐时数声。
    对弈轩窗消永昼,晒丝院落喜新晴。
    忽惊重五无多日,采缕缠筒吊屈平。


  此作清新流畅,圆融纯熟——但放翁的诗却往往因为太“熟”而被后人批评,他差不多天天写,写得熟了便失了真情只剩下文字,显得油了。不过此作在夏天的诗里算是不错的啦。扣题紧,楸花楝花写开花节令,应该是准确的;“葛衣轻”也是说夏天,尾句的“重五”是端午节,更是直说时节。而燕低飞是夏天下雨前后的状态,再加上第六句的“新晴”,则扣“雨霁”意十分周备。但宋诗,总是少了点风采。


  
  秋季:
  秋天百谷皆熟、金风送爽、天高云远、桂浓菊淡、枫红露白、品肥蟹、观雁阵、酿菊花、插茱萸,五色斑斓,五味俱全;最主要习俗有中秋团圆、赏月思乡、登高望远、簪菊品蟹;秋天是个忧伤的季节,大部分与秋相关的作品都是伤感的、忧郁的、肃杀的、悲凉的,其实也可以学学老刘,写写秋天特有的清丽开阔、高远豁达。

  说到写秋天的诗,相信大家都瞬间想到了老杜的“风疾天高猿啸哀”,咳咳,我也是。。。不过此作已经被我引用太多次了,这里换一首:
    《秋夜》作者:杜甫(抱歉啊,《律髓》里那么多的作品我也还是觉得老杜的好)
    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老杜此作应该与《秋兴八首》作于同一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间应该比《秋兴》早一点,有人考证是先有此作又写了《秋兴》。作品又是开笔见秋,扣题紧密。首句明写秋,次句明写夜。颔联紧承次句写夜,大家注意一下老杜笔下的旅夜见闻:空山、独夜、疏灯、孤帆、新月、双杵,写得清峻空逸却又字字实情,这个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必硬学(文字功夫要过硬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巧妙的是,这里“双杵”暗含秋天之意,为下联张目。果然,颈联紧扣“秋”而来,菊、雁,这是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景象,与之相应的,是人卧病,书未至。看到此,诗人的心情我们大抵可以想见了:羁旅逢秋,空山新月,人病着又没个家信。。。于是怎么样?诗人拄着拐杖蹓跶到檐下,看着天上的牛斗星就在银河边上,继而由银河想到国都,想到故国,想到家乡。。。

  学老杜的诗学什么?诗法!上句为下句铺垫,下句紧承上句,每句皆不离题,但又不是死扣。后人评价老杜此篇:句句清拔,而意境又极远阔(纪昀语)。这个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吧。。。


  冬季:
  冬天朔风寒冰、树木凋零、瑞雪纷飞、梅花怒放。大家可以围炉夜话、踏雪赏梅、冬至吃饺子、腊八喝粥什么的。由于在秋季的时候,情绪已经达到最低点,所以冬天的情绪往往比较淡然,忍耐等待,把握当下,充满希望反倒比较多些。

    《冬夕寄清龙寺源公》作者:僧无可
    敛履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无可是唐时著名诗僧,俗姓贾,是贾岛的堂弟,在唐朝诗僧的排名里很靠前,大抵也就是皎然在他之上了。此作写冬天寺院景物,清逸空灵,确是出家人语,毫无烟火俗气。所以虽然有的集子里把此作作者写成郎士元,但《全唐诗》《瀛奎律髓》等大汇编还是认为是僧人无可所作。
  此作开笔以寒竹造境,首联两句皆写声音,却于有声中营造出一个极其安静的场所,诸位细品;颔联很出名,冬意尽出;颈联则是典型的僧侣生活场景,“悬灯雪屋明”一句我很喜欢,清冷的僧舍中一位诗人在灯下。。。最后写对龙源寺的向往,“乘月”又是仙气四溢啦。
  这里写景最出名的是颔联,这两句其实褒贬皆有。褒的说“极天下之清苦”“三四句警拔”之类,贬的则指出“深井冻痕”不妥,因为北方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深井是不会冻的,顶多井沿上洒出来的水会结冰,但深井中的水是永远不会结冰的。可是也不能排除特例,假使那年冬天格外冷,深井也真的结冰了,又当如何呢?所以,我想说,咱们写诗时要尽量不悖物理,不要搞出“千树万树莲花开”的妙句来,但读诗时不可死抠物理,品味诗句中的味道和意象,取其合理处为我所用,方为正理。



作业:
请结合今天所讲,写季节诗一首,春夏秋冬皆可,律诗绝句皆可,限韵【二萧】。

2014-10-27

安得更催眉,换俗世、零星青眼。长笑归来,重将春色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518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69

表演奖(铜)2表演奖(铜)最佳情侣(铜)最佳情侣(铜)2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最佳杀手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1-2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苇师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4712

帖子

3万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497

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最佳写手(初)端午节纪念奖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你顶贴真是不含糊!
安得更催眉,换俗世、零星青眼。长笑归来,重将春色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29 12: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