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 赏析杜甫诗作: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首先,我们看看杜甫简单的的个人简历: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i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 我们的这篇《蜀相》便写于此时。 接着,我们再做个字词注解: 垂:流传。宇宙:兼指天下古今。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纡:屈,指不得施展。筹策:谋略。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伊吕:指伊尹、吕尚。萧曹:指萧何、曹参。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其母居于伊水之上,故以伊为姓,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河南杞县)人。为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伊尹历事商朝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 伊尹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伊尹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尹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 一一《毛泽东早期文稿》 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1]。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下面是后世对萧何曹参的评价 《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籥,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曲裔,盛矣哉! 运:运数。祚:帝位。复:恢复,挽回。志决:志向坚定。身歼:身死。 接着我们逐句释义: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割据纡(yū)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运移汉祚(zuò)终难复,志决身歼(jiān)军务劳。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然而,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屡有微暇:①伊尹②萧曹 ① 张辅乐葛优劣论,孔明将与伊、吕争俦,岂与乐毅为伍 ② 崔浩典论云:诸葛亮不能与萧、曹匹亚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让蜀大败于吴,从此走向下坡路,此时,诸葛亮无所作为,待命守城,只能叹若法正在世,定能制主东上,势不倾危矣。法正以公义相取,而亮每奇智术。 另一决定性的战役,荆州之战,亦是诸葛亮拜关羽为守将,大意而失之,可见诸葛用人失查。 孔明死后,部下争帅印,叛的叛,争的争,死的死导致蜀中大将几无人可用,极大的加速汉的灭亡不能不说其军事统领在格局与部署上的失败。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这就是三国志比较客观的评价啊,尽管陈寿对于诸葛亮,还是很推崇的。 由此可见,人没完人,而在杜甫的笔下,诸葛亮已经完美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其在世之长短,子美并非不知也,何故如此? 从前面的简历可看出,此时诗人应处于人生的第四个阶段,历经了读书漫游,困居京城,历经战乱之后,旅居成都,在成都度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之后的作品,此时,家国破碎,河山待整,杜甫之前目睹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即便自身暂且安稳,亦难浇心头孤愤,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不被朝廷重用,几经贬斥,此时,作者内心,多么想如诸葛孔明一样,展宏图,抒大志,外救黎民于水火,内感朝庭之盛恩,成为辅佐之宗臣,彪柄千秋,仗剑疆场,励精图治,躹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可以想见,乱世之时,杜甫感受之切肤,尊崇之深切,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小节隐大节,以期仿效诸葛孔明的忠臣大义,爱民如子,且以匡扶时世为己责,以拯救元元为立身之本的决心与气魄。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由此可感受到作者一腔热血,化作文字,喷薄而出,奔涌倾泄,直至笔尽而意未尽也,最末句的最强音,如生命中的鼓点,强劲而激越,音虽止而于胸中连绵不绝,以至于才有后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千古绝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