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5|回复: 2

2017-12-10 心语《品宋斋前贤作品研习》主题:朱淑真的词境、心境、情境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387

帖子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7-12-1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12-10 心语《品宋斋前贤作品研习》主题:朱淑真的词境、心境、情境


    她,独倚栏杆,幽怨低吟:“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她,痴痴瞩目于“满院落花不卷,断肠芳草远。”

    今天,我主持品宋斋本周前贤词作研习,师兄弟姐妹能来主持的正好手头都有事忙,本次虽然是“眼下蜀中无大将,暂时廖化作先锋”,但我也看做是老师、师兄们给我的一个锻炼的机会吧,也是谨慎且很小心的码字了,下面和大家一起做研习。

    这次把研习课题定做——朱淑真的词境、心境、情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淑真的生平。

    朱淑真:宋代女词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约1135~约1180)时在世。早年因父母无识,使嫁夫婿为文法小吏,淑真与其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抱恚([huì,恨、怨)而早逝。又因自伤身世,词作多含幽怨,流于感伤,故以“断肠”名之。词人能画,通音律,也能诗。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相传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现两本均佚亡)。

    朱淑真生平虽多不可考,然其是一位自幼警惠、才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的才女,是错不了的,这点从她流传于世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断定。记得早年间(八十年代)曾读过一本类似于传记文学的书,其中记叙了朱淑真婚前恋爱、婚姻不幸、婚后丈夫娶妾不能相容、虽不忘旧情、然重逢时初恋之人早已另娶等等,最后自溺于与恋人初识的湖中。当时,(即便是到现在也还)有很深的印象。文学类的传记,其真假自也无人考究,但不管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可信,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她所嫁非偶,婚后很不幸福。因此,她的词作名谓《断肠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我们来看研习作品之一——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翻译成现代文字来看一下:

    上阕:行也我一个人,坐也我一个人,临笺吟咏(乃至于)晨起昏宿都是我一个人。在独自久久的站立、痴痴地凝望中,只有早春的寒意围绕在身边,且挥之不去。让人倍加伤神和无奈。

    下阕:此时此地我的心情,又有谁能知道。只有自己的眼泪,把妆容冲残。在这愁病缠绵的夜晚,我把寒夜里的孤灯剔了又剔,这份孤寂凄凉,让人始终难以成眠。

    赏析:“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两句,连用五个“独”字,充分表现出词人的孤独与寂寞,“独”字的贯穿使用,使得这份“孤独与寂寞”表述到极致、无以复加;“伫立伤神”等两句,紧承上句,描述词人怀着“孤独寂寞”,空自神幽寄远,却又寄无所寄,只能任其在这恼人的春寒中缠绕、绵延。特别是“无奈轻寒著摸人”一句,更加透露出词人由“轻寒”招致的发自感情失落期间女性内心的感受,和对外界自然事物的细腻、敏感的心思。“轻寒”二字,语不及春,却扣准词题“春怨”,从字面的“轻寒”透露出词人内心深处一种不抵周围(情感)环境凉薄的信息。(当然了,这种凉薄并不一定仅是“轻寒”强加与词人感情世界中的,但“轻寒”却是生发某些感触的引子,并使此感触在其氛围里更为加剧、缠人,且挥之不去)。“著摸”一词,意即撩拨、招惹,宋人诗词中常见,如孔平仲《怀蓬莱阁》诗:“深林鸟语流连客,野径花香着莫人。”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诗:“无那春愁着莫人,风颠雨急更黄昏”。然而孔仲平的“著摸”,是来自“深林的鸟语和野径花香”,使人流连忘返的一种“著摸”,意义是积极向上的;而朱淑真词与杨万里诗用“著摸”有相同之处,都是春愁的“引子”。轻寒为什么撩惹春愁,这一点(情感)失意的女词人有深切感触,这是一种不抵却又无可奈何,是一旦走进,就走不出来的心境长廊。于此,李清照也曾有“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词句描述,陷入婚姻爱情无望之中的女词人在“轻寒”之时,“伫立伤神”之际,有着同样的感受,发出同样的感叹,可见“轻寒”对于两位女词人而言,都是“病与愁”的发端。

    过片“此情谁见”四字,承上启下,一语双兼,“此情”,既是上片的孤独伤感之情,又兼指下文的“泪洗残妆无一半”的情境,继续递进女词人愁怨,描述女词人以泪洗面的愁苦。结拍处的两句,描绘词人因愁而病,因病添愁,愁病相因、续续而生,以至夜不成眠的痛苦。泪流满面、粉乱妆残及独对寒夜孤灯、一次又一次剪挑烛花的词人,把“烛光摇曳、淌尽胭脂泪”的凄凉画境展现在读者眼前。有赏析说“剔尽寒灯”的落脚点不在“剔”字(剪剔灯心的动作),而在“尽”字,我颇有同感。“尽”字在这里所体现的不仅时间,也是红烛之泪,更是词人(今夜)为情而流尽的心泪。所谓“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玉楼春》),想来也是如此。至于“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通过这一泪、这一愁的描述,词人的感情世界和词境画面便完全可以在读者心中通过想象建立起来。更何况又是一个“此情谁见”,没有谁能知道、了解,更不可能销兑、解脱!此情此境,确非真情实感之闺中失意之人笔墨所能及的。

    我们对此篇作品研习,通过朱淑真所造“词境”,窥探到其时作者的“词心”,而自然而然的被词中所抒发的“词情”感染、感动。这是作者作品的成功之处。

    我们再来看作品其二——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再翻译成现代文字来领略一下词境:

    上阕:春日里温暖、柔和的阳光,洒落在杨柳柔嫩的枝条上,花间小径,涌动着浓浓的香气。过了清明节天气却阴沉起来,云雾笼罩着红楼(这里应该是词人所住的闺房),(那些曾经)美好的天气(人情)再也没有了,(可每次想起却)叫人不堪回首。

    下阕:莺鹊儿美妙的鸣叫声,翻破窗户,把人从午睡中叫醒,也唤起了人的春愁。凭窗望去,盈满眼帘的是绿杨影里,是海棠亭畔,是红杏梢头。

    赏析:“春日迟迟”,指春天日长而暖。“弄轻柔”三字,(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嫩的枝条。“弄”字下得很妙,把一幅春光明媚图画生动鲜明的送进读者眼帘,即:温暖的阳光下,词人穿行于花丛小径之间,缕缕暗香扑面而来,多么令人心醉又美好的春天啊。“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清明过后的天气,却总是阴气沉沉的,云雾笼罩了楼阁闺房(一如愁雾笼罩了那颗曾经和春天一样明媚的心),那些曾经的种种美好,如今却都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往事,想来令人倍觉伤心。“云锁朱楼”的“锁”字,是这两句之词眼,它除了告诉读者天气的阴沉之外,更把一位深闺女子失意而心事重重、陷入痛苦的深渊而又不能自拔内心状态,呈现给读者。

    下篇承转一句“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唐诗也曾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之句,大凡怀愁之人,是最易闻鸟啼而惊心的,词者此间情怀、可见一斑。我们且分析一下莺鹊儿的啼叫是怎样唤起词人春愁的,试想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之时,午睡,又怎么会睡得沉稳?与其说听到窗外莺声巧啭惊醒闺中午睡之人,倒不如说是莺鹊儿的啼叫,勾起了词人对那段美好往事的怀恋和情愁更为贴切。而这惊起闺中人午睡的莺鹊儿又在哪里呢?凭窗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词人的自问自答,引人寻味的应非是莺鹊儿在哪里,而是词人眼前之景,处处留下了春天的痕迹、往事的影子、词人的怀恋。字面景语,字里却蕴含了无限的人情于其中,这即是引申读者遐思续续生出的“余味”,使读者不得不被词人的情怀感染、从而深入其感情世界,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词人用春日迟迟、鸟语花香来衬托恋情的美好,反衬此时内心的惆怅,手法自然,细腻的感情波澜于景语之间半隐半露,妥帖蕴藉。下篇的自问自答,更是别有机杼。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一声声的莺鹊儿巧啭,使画面静中有动、寂中有声,使得鸟啼之声流动于“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流动于读者耳中。不得不说这是非常美而成功的诗词造境。而由莺鹊儿唤起的春愁也随着莺鹊儿的啼声充斥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以致无处不在。这就是词人由“心境”布置了“词境”,而作为读者,我们又从这“词境”之中,进入到词人的“情境”世界。

    再来看词作其三——菩萨蛮•咏梅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我们来翻译成现代文字:

    上阙:在朦胧的月色里,溪水画桥之畔,一树梅花正散发出阵阵冷香,幽幽的香气和着桥下潺湲不断的溪水,把春天的气息弥漫进人的心脾(这种情境,涤人魂魄,使人不能自己。。。。。。)。

    下阙:我爱梅花的心情,一如既往、始终没有改变过,花每每竟自开放依然,却怎么知道爱花人的心情呢。在这春寒料峭的夜晚,我独自倚栏凝望着、凝望着。。。。。。

    赏析:“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在冬末春初的某一个夜晚,词人漫步溪水之畔、画桥之间,桥下潺湲不断的流水,和着穿破淡云薄雾的朦胧月色更给人增添些许轻寒之意。词作仅用开拍两句十四字,即为“梅花”的出现,成功造境。按理说“蛾寒”之“蛾”在此通“俄”,为俄顷、不久之意,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倢伃”。是以,“蛾寒”犹轻寒、嫩寒之意,别本于此即作“嫩寒”。但也另有学者认为“蛾”可指蛾眉,用以比喻弯月,此言一弯新月刚刚破云而出。我的理解更倾向于后者,是因为词境与后者之说更为融通,造境氛围也更为合乎情理。“蛾寒”,我觉得就是说清冷、朦胧的月色中给人的一种轻轻地寒意。“蛾寒初破东风影”,即说虽然身处月夜薄寒之中,还是若有似无的感觉一些东风气息。而这“东风气息”,又是从何而来呢?我们往下看,“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桥下的溪流之声延绵不断,月色中,一树梅花把幽幽的香气沁入人心。东风气息,源自俏绽的梅花所散发的幽幽暗香之中。首先,我们知道此词题为咏梅,但却正如人们所赞赏的一样,词作精彩之处是全篇不言“梅”字,而着意挑出幽柔之“香”以涵概梅花的独特气韵,把梅花的清姿逸韵、高洁脱俗、艳幽香冷、卓异风标展露无遗。诚如宋人沈义父《乐府指迷》所言“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此作深得其妙。妙就妙在这一“香”字既突现了梅花,还“和月”一起给人以嗅觉、视觉、味觉、触觉并生的通感通觉,这正是词人词笔的卓越造境之功。“一枝和月香”,亦如林和靖说梅“众芳摇落独暄妍”的高妙,展现了梅树凌寒傲骨“东风第一枝”的幽姿逸韵,而这“东风影”,仅仅是说“春的气息”么?我的理解是“不尽然”,而我们通过“东风影”里(这个“影”字,下的何其妙哉),或许应该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人和事的影子,这就与词作下片“人怜花似旧、独自倚栏杆”的所抒发的情感暗相扣合而发人深思。

    下片,词笔由梅花转至词人,着重写词人对梅花(借以对人情)的执着情怀和幽怨心绪,我们且看词人于词境中,流露出的心境。“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我”在春寒料峭里,面对疏枝花影触景生情:梅花啊,我对你深深的眷念,一如既往始终未曾改变过,可是你却不知道(这种眷念)对人的是怎样的一种身心折磨,不知道对你的相思,使我腰肢日渐消减、面容日渐憔悴!词人的心境通过寥寥数字传递给我们一种信息:这个聪慧多情的女词人在婚恋生活上是何其不幸!说到人花比瘦,和本词作者同时齐名的李清照,也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名句相传至今而不绝于流响。从修辞学上评析,它是一般的比喻句,是个明比修辞格。朱淑真这“花不知人瘦”则是别出心裁的拟人句,在赋予“花”以人性的同时,又巧妙地渗透了词人对花(应该更是对人)的情愫,此句透过“花自无情,人自多感”的字面意义展现形态,实际抒发的是词人寄意于花、寄思于人的幽怨心、情。而我们在品读词作中,领略不尽的正是词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词情”。透过字面“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我们看到词人的幽怨和对人、情的执着,一个女人的心潮犹如“溪下水声长”在字里行间流淌不息。“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夜深了,我独自依着栏杆,此时不畏苦寒的梅花尚且感受到(几欲难抵的)寒气,(而本已被相思苦苦折磨到)瘦弱伶仃的女词人还在“独自倚栏杆”,其境、其情又何以堪言。结合词人另外一些咏梅佳句,如“明窗莹几净无尘,月映幽窗夜色新。唯有梅花无限意,对人先放一枝春”;“病在眼前俱不喜,可人唯有一枝梅。未容明月横疏影,且自清香寄酒杯”,词人对“梅”用情其深以致“人怜花似旧”,实非虚语,而读者真正领悟和备受感染的却又不仅是词人咏梅的艺术体现,更应是人情的阐述。“夜深花正寒”,不正是词人对读者叙述着一个用情深切的女子,用怎样的情态去消解和寄托自己那份执着而又无望的情感么。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史上曾被无数诗词作者作为人性坚贞、品格高洁的象征之花,付诸笔端、寄与情感渲染,大家详熟的佳作名句诗词人物,数来颇多。朱淑真这首《咏梅》词,是体现其“清新婉丽、蓄思含情”(宋代魏端礼评语)之词笔风格的代表作品。在这首作品里,词人成功把自身的幽婉情愫,溶于赏花、怜花的词境之中,抒发着自己为爱折磨的心境,寄托着“花不知人瘦”的幽怨情境。

    朱淑真的文字、才情应该都不输于史上任何一个女性作家。我们通过对其以上三首词作的品读,走近词人那一串情感的失落、婚姻的不幸、和刻骨的相思穿缀的日子里一个多情、美丽才女的寂寞生活,了解词人敏感心思下那些发自女性内心的感受。这三首作品非常具有女性诗词作品独到的特色,又不流于辞藻的堆砌,词人以女性的心境于婉转蕴藉的笔墨里构建出一个幽、静、深、远的感情世界,似露非露的呈现了自己的感情轨迹(我们看到自然时序、周围环境,乃至每天晨昏阴晴些许变化,都在词人心灵世界留下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痕迹,这些痕迹每每因时序物候激发起词人感情的波澜而引动其心潮)。我们通过品读这些清丽婉转、蓄思含情的文字,感受她笔下呈现的词境、词心、词情,还原词人一颦一笑间的气质仪态,理解一颗多情的宋代红颜之心,体味她深入骨髓的断肠之痛。

    朱淑真对宋词、对中国文化的可贵贡献也使之赢得了在宋词史上与李清照齐名的崇高地位,令人敬仰。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2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7
发表于 2017-12-1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主题

3387

帖子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欢迎交流!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3-28 21: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