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讲义资料] 2016年律诗班第八讲《咏物诗》

查看: 2138|回复: 0

[讲义资料] 2016年律诗班第八讲《咏物诗》

[复制链接]

441

主题

4712

帖子

3万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497

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最佳写手(初)端午节纪念奖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5-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咏物诗,是我们平时写得最多的了。“物”的涵盖很广,可大可小,可虚可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鸟鱼虫、笔墨纸砚、亭台楼阁都可能成为我们吟咏的对象。自古以来,咏物诗也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作品在诗歌宝库中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咏物诗,大体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人之咏,写诗就为了咏物;一类是有人之咏,写诗是为了借物言它。咱们来分别说说看:

一、无人之咏——就是我常说的“照相机”似的描摹,通常没有更深层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表达对某物的欣赏或者喜爱。这类作品描写务求精准灵动,栩栩如生;唯美雅致,清新如画。通常来说,初学写作者比较喜欢写此类作品,因为有“模特”而使得创作较为容易。但实在来说是易写而难精,要写出层次和深度方为上品。

1、形重于神:
作品以描摹事物的形态为主,或动或静,或声或色,总之要写得真、写得像、写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写什么,务求出奇出新出层次。代表作品: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此作的知名度在所有诗歌里排名第一,差不多是我们人生中会背的第一首诗吧。它之所以流传这么广,短小上口是一方面,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也必不可少。
  《鹭鸶》——杜牧
  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此作清雅灵动,描摹得法,层次丰富。特别是尾句“一树梨花落晚风”的描写,形象而新颖,美不胜收。
  《黑鹰》——杜甫
  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正翮抟风超紫塞,玄冬几夜宿阳台。
  虞罗自觉虚施巧,春雁同归必见猜。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此作可作为以形为主、正面描写事物的典范,通篇都没离开那个“黑”字。起手点明是“黑鹰”,写其世间罕见、来自北极;颔联中“紫”“玄”都是黑色相关;颈联宕开一笔,虞网与春雁,一虚一实以为反衬;尾联则说它飞得快飞得远,最后再以“金眸玉爪”作为特写,想想一身黑羽的鹰,配上金眸玉爪,多漂亮,多精神!确实不是凡材。
2、神重于形:
作品以描摹事物的神态、精神为主,而并不比附于人(这是与“有人之物”区别之处)。就是说这种写法写的物还是物,只是抽离了物体的外形而描摹它的内在特质,如果说前面“形重于神”的是工笔,则这种写法是写意,写的是作者在某一特定时刻对事物的感觉或者印象。如果说写形用赋法,那么这种写神的,则以比兴之法为多。
  《梨花》——汪洙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此作就是反用“梨花一枝春带雨”之意,写出梨花带雨之态,但并没有真正的去描摹具体细节,而只是用“泪湿贵妃妆”来作比。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老苏此作便是咏神之作,几乎没有写红梅的外形颜色什么的,而是由“独开迟”入手,写其时;“不入时”为承,写其骨;“故作”“尚余”两个虚词深入的写出梅花孤瘦的风姿;“寒心”“玉肌”也是虚泛之词写其颜色;尾联点出“梅格”二字,讽刺那些只会呆板描摹绿叶青枝的“诗老”。此作如果入画,则只能是一片白的冰雪天地里,斜一黑枝,上有三五红点,我们感受到的,是梅花冰容寒心之态,清冷孤瘦之神。但这里并没有再深一步以梅喻人或者喻己,所以说它还是在单纯的写梅花,是无人之物也。
3、形神兼备
这当然是咏物诗中比较理想的状态了——单纯的写形,容易搞成素描,画得再像也就是那样了,不如看实物;单纯的写神,如泼墨写意,搞得不好就容易让人不明所以,看不明白你画的是什么;而形神兼备的写法,则是一幅在写实基础上的创作作品,或山水、或花鸟,读者(观者)既能明白你在画什么,又能从中看到你的审美意趣和水准,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个就要拿捏得当,若即若离。钱咏《履园谭诗》亦云:“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能做到这点,基本来说是达到咏物诗的高级境界了。
看看这首陈亮的《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此作与东坡的比较一下就能看明白了,它前四句写梅花之形,由枝到花,由点到面,有形有态甚至有味道;后四句则写梅之神韵、风骨,迎春报春,迎东风之起,占百花之先。此作比东坡的,多了对梅花的具体描绘,同时兼顾了对梅花精神的颂扬。此作就如同王成喜先生的梅花图,描花描色描风骨,画雪画春画韵神。
  《崔少府池鹭》——雍陶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
  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此作前六句都在描写鹭鸶之形、声,精细如画,像鹭鸶头顶的那两根丝羽,一足拳立等标志性特点;后两句则说此二鸟为池塘增价,暗写其美;并以与诗家相宜作结,把审美意象上升到精神层面,这幅画中的那两只小鸟便成了形美神美的神鸟了。

二、有人之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托物言志”啦!咏物,已经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抒情、言志、讽刺或者发牢骚,总之其创作目的已经超出了被描绘的事物本身而转到了人。或者写人情,或者写事件,或者写道理,只不过是通过咏物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类诗往往以赋法为根本,比兴为枝叶,点睛则在寄情表意上。这种写法历来备受推崇,被认为是咏物诗的上乘之作,因为蕴藉深厚、含蓄隽永而更有内涵,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更深层的精神享受。
1、借物抒情:
通过对物体的描绘,婉转含蕴的表达某种情感。这种表达轻而隐,点到即止,读者要细细品味,如同橄榄,历久弥新。
  《柳絮》——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此作既没写柳絮之形,也没写伤春惜时之叹,写它轻写它白,“莫近鬓毛生”近乎玩笑却写出了诗人的惆怅,这个人和他的感情,就悄然在此了。
  《鹧鸪》——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唤湘江曲,苦竹丛深春日西。
此作是暗咏之典范,诗以鹧鸪为题,全诗却并未透出一字,如同一首诗谜。首联写鹧鸪的外形与品流,大体与山鸡差不多;颔联写其生活习性,但已略带凄凉;颈联紧承“啼”字,游子闻之落泪,佳人唱时低眉,情绪已经很明显;尾联以“湘江曲”“苦竹丛”作结,苦涩尽在不言中。不着一字而鹧鸪之形、性、声、情却无一不在,高手!
2、借物喻人:
这种写法也是非常常见的,喻人,无非喻人之德,喻人之志,不能或者不可以明说的,就找一个有共同点的物品来写、来说。这种写法的鼻祖是屈原,“香草美人”与“烂草小人”的比法延用至今。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作名声极大,在咏蝉诗中绝对是第一。句句说蝉,又句句说的不仅仅是蝉;无一字不合物理(蝉的生活习性),又无一句不入人情。尾联以“高洁”说破作结,剖白自我。
  《鹦鹉》——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这首小诗以鹦鹉自喻,起手说“莫恨”,其实还是恨的;二句自我劝慰要随遇而安;三四句紧紧抓住鹦鹉学舌的特点,让它别老说那些太直白的话,话太直白了,一旦出口则难以挽转。这里以鹦鹉为题有影射三国狂士祢衡之意,他曾经写过《鹦鹉赋》,后来祸从口出而横遭不测。
3、借物言事:
这种写法可以说古事可以说今事,但凡这么说的事,肯定是不能直说的,多半用于讽世、或者劝上什么的,这个难度在于要写的事与要咏的物一定要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让人能联想到一起,不然人家看不明白,岂不就白写了?
杜牧在黄州任上曾经写过一首《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此作则是借物言事的代表,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早秋南飞之雁作比,暗指受胡兵侵扰,如惊雁般流离失所的边民。起句实写,实实在在的,时间、地点、事件,四散哀的有雁更有边民;颔联以宫中视角入笔,写雁影雁声,意境孤苦凄凉;颈联“须知”二字有劝警之意,劝雁也劝人,下句的春风则是想象,虚一笔,把时空拉开;尾联中多少无奈、多少庆幸,能活着,比什么都好!这里对早雁的同情便是对流民的同情,暗含着的,则是对当局的不满与提醒。含蓄蕴藉,当个小官写点正事,还得费那么大劲,那个朝廷到了什么样子,便令人叹息了。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张谓
  铜柱珠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徒劳獬豸(xièzhì)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此作下笔极深,有些难懂。起笔的“铜柱”“珠崖”都在当时的南方边境,是当初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远征收伏而来。他们为国征战,而杜大人你却是媚上敛财,这个对比是十分明显的。南越的人民真的臣服,就会自己奉上了他们的至宝珊瑚树,何必你那么远的“出使”呢?而且一路山高水远的,就算你弄了来,大家都说“难得难得”,恐怕君王也不忍多看呢!这时的“恐”字极妙,既讽了杜大人,更讽了君王。此中深意,深不可测。后世视此作为“讽颂”佳作,字婉意却严,句宽斥极苛。
4、借物说理:
这类作品的目的在于说理,与物相关之道理,当然也是比兴为主,关键是这个道理要说得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而不能生搬硬套的强加进去,现在许多作品写是写了道理了,一看就是人为的拔高,勉强成理,就失败了。
  《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这是老杜跟人家玩分韵的作品,前六句都是真的在咏竹,嫩绿新竹,色清阴凉,在风雨中成长。力道全在尾联上,“但令”就是假设没有人来剪伐它,它能长到拂云的高度呢!言外之意呢?劝人要爱护幼苗,同时引申到爱护新人,多鼓励,少打压。含蓄自然,理在物中。
  《聚蚊谣》——刘禹锡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此作虽不是律诗,但这是一首特别有代表性的借物喻理诗——前面八句写蚊子,这是大家都司空见惯的害虫,写得像不像?绝对像!但是不是也很像那种恶语中伤别人的肖小之辈呢?第九到十二句极写蚊子之小、为害之大,君子怎么办?只能弄蚊帐防备。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写你蚊子别得意,秋天(时机)一到,马上就有厉害的红鸟来,一口一个吃掉你,还要嫌你小呢!句句写蚊子,其实又都是在影射当时的政敌们,最后以他们终归只有身败名裂的下场戛然而止,警醒有力。

【作业】咏物诗一首,题目自拟,要求律诗,七言五言不限,韵部不限,新韵请注明。时限:2016年6月底之前发到论坛上。



安得更催眉,换俗世、零星青眼。长笑归来,重将春色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23 23:05

返回顶部